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9-01-23陈峰俞丽婷徐哲丰徐胜利徐庆康翁志梁
陈峰 俞丽婷 徐哲丰 徐胜利 徐庆康 翁志梁
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往往碾转于各大医院,反复接受抗生素治疗,但仍无法彻底治愈。长时间的病痛折磨,导致许多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因此,明确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具体原因,并根据病因予针对性的治疗十分重要。影像尿动力学(VUD)检查是目前国际上用于检查复杂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的主要技术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VUD检查结果,以探讨VUD检查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武警浙江总队医院行VUD检查的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不畅、尿线变细、下腹坠胀感等。年龄46(42,56)岁;患病时间2.5(1.5,4.5)年。纳入标准:(1)两次尿培养阳性;(2)使用抗生素治疗1年以上;(3)查体有盆腔脏器脱垂或尿道异常体征。排除上尿路梗阻、泌尿系畸形或功能异常、长期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妊娠期女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未留置导尿管。先行自由尿流率检测,要求排尿量>150ml,使用便携超声仪(BLADDERSCAN BVI 6100,美国VERATHON公司)测定残余尿量。使用影像尿动力仪(soral型,荷兰MMS公司)、影像检查床(Access Uroskop,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VUD检查(包括自由尿流率测定、膀胱充盈期、排尿期功能测定、同步影像显示等)。患者平卧位,消毒后经尿道插入双腔测压管(7F,张家港市华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肛门置入腹压测压管(10F,张家港市华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遵循国际尿控协会(ICS)尿动力学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按照ICS规定的大气压下耻骨联合平面压力调零标准[2]对体外传感器进行调零;再将灌注和测压管道系统的远端与测压导管进行连接,嘱患者咳嗽以检查压力传导的准确性。为减少环境和导管不适应导致的赝像,分两次测定。第1次膀胱灌注0.9%氯化钠溶液,记录膀胱初始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和容量,观察有无逼尿肌不稳定;达到患者排尿状态时,取45°斜坐位或立位排尿,同步测定膀胱压、腹压、逼尿肌压和尿流率。抽尽膀胱残余尿量,第2次膀胱灌注20%~30%的泛影葡胺0.9%氯化钠溶液,以20~50ml/min速度灌注,再次记录膀胱初始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和容量,观察有无逼尿肌不稳定;达到患者排尿状态时,即刻拔除尿道和直肠导管,留肌电贴,取45°左前斜位站立排尿。在同步储尿期、排尿期、静息期和应力期拍摄膀胱尿道实时影像,观察膀胱和尿道实时形态及位置变化、有无输尿管反流等。
1.3 相关定义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VUD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1)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尿动力学诊断标准:最大尿流率(Qmax)<12~15ml/s,达到Qmax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20~50cmH2O(1cmH2O=0.098kPa)[2]。(2)膀胱脱垂的尿动力学诊断标准:在膀胱充盈期,分别在静息期、应力期测量膀胱颈下缘与耻骨联合的位置,如果两者距离>2cm,结合患者体格检查可以确诊;(3)尿道憩室的尿动力学诊断标准:在排尿期,随着尿道被对比剂充盈,于尿道外侧可见小囊状对比剂充盈,其基底部与尿道相连。尿液排净后,囊状腔隙内仍可见对比剂。(4)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无反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初始感觉、顺应性等定义参考ICS关于下尿路功能与功能障碍分类名词标准化报告[3]。
2 结果
根据VUD检查结果,103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病因主要有 3类:(1)BOO 78例(75.7%);(2)膀胱脱垂15例(14.6%);(3)尿道憩室10例(9.7%)。
78例BOO患者中,梗阻位于膀胱颈25例(32.1%),其中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11例,单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右侧2例,左侧6例)。VUD检查示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肌电图检查示无明显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同步影像显示膀胱颈未开放或开放不全,见图1。梗阻位于远端尿道49例(62.8%),其中合并逼尿肌过度活动28例,左侧输尿管反流3例。VUD检查示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肌电图检查示无明显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同步影像显示膀胱颈及后尿道扩张,尿道远端有明显狭窄,见图2。梗阻位于括约肌4例(5.1%),无输尿管反流。VUD检查示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3例,逼尿肌无反射(排尿期无逼尿肌自主收缩,呈腹压排尿)1例,肌电图检查示外括约肌活动增强,同步影像显示膀胱颈及后尿道扩张至尿道外括约肌处,见图3。
图1 膀胱颈开放不全
图2 尿道远端狭窄
图3 逼尿肌无反射
15例膀胱脱垂均在前后位、静息期和诱发动作时进行诊断。VUD检查示排尿期逼尿肌收缩良好,同步影像显示压力性膀胱后壁降至耻骨联合下缘、最低点位置超过坐骨结节水平,尿道与膀胱后角消失,包括中央型11例、外侧型4例,见图4-5。
图4 膀胱脱垂中央型
图5 膀胱脱垂外侧型
10例尿道憩室VUD同步影像显示尿道周围存在与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伴憩室结石1例,可见充盈缺损,远端尿道狭窄,见图6。
图6 尿道憩室
3 讨论
VUD检查结合了普通尿动力功能学数据与同步影像数据,可同时了解膀胱和尿道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例如BOO患者行普通尿动力检查,通过Blaivas-Groutz列线图分析进行判断,即Qmax与PdetQmax在列线图中对应点所落地位置可诊断有无梗阻、梗阻程度等[4]。相关研究表明,只要VUD检查发现排尿期逼尿肌压力持续升高,加上同步影像显示膀胱出口存在梗阻,就可以考虑BOO的诊断[5-6]。由于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Hoffman等[7]提出女性BOO应行VUD检查以帮助诊断与定位。VUD检查时,同步观察储尿期及排尿期膀胱、尿道、盆底的位置及形态,用于BOO定位;尤其对BOO、膀胱脱垂的评估有帮助,并可进一步证实有无尿道憩室、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VUD检查可为复杂性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随访提供依据[8]。本研究VUD采用两次膀胱灌注检查,重复性记录以验证检查的真实性,纠正患者因环境因素、留置测压管不适而出现的赝像。第2次膀胱灌注对比剂达到排尿状态时,拔除尿道及直肠内测压管,保留肛旁肌电贴,去除导管刺激、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使排尿更接近自然状态,记录括约肌真实活动情况。这种方法不能通过压力-流率的关系反映是否存在梗阻,但能通过排尿期时尿道尿流形态影像学判断是否存在BOO及梗阻部位[6]。该方法排除了4例因导管刺激或患者心理因素等影响而出现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赝像,也解决了6例带管患者无法排尿、尿道不能显示导致检查结果不全而影响诊断、鉴别诊断的问题。
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OO,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女性尿道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包括尿道短、直、宽,膀胱出口固有阻力低;当女性患者出现BOO时,由于腹压代偿性增加以及盆底肌松弛,仍可以排出尿液[9]。极少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症状,最早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对于此类患者,应予VUD检查以查明病因,设计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对于轻度膀胱颈梗阻患者,可予口服α-受体阻滞剂治疗,若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长期服药,选择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10]。远端尿道狭窄较膀胱颈梗阻更为多见,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原因多是雌激素缺乏导致尿道黏膜萎缩粘连,以尿道远端明显;也可见于年轻女性,一般因尿道外伤(性生活损伤)或导尿后的尿道炎性粘连所致(追问病史多数有导尿史),个别患者原因不明。对于轻度尿道狭窄患者,予尿道扩张,一般扩至30~40F,持续一段时间多可治愈。对于中重度性尿道狭窄患者,建议尿道扩张整形术。本研究1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者存在逼尿肌无反射,考虑是继发性尿道括约肌不松弛抑制了排尿反射;可予骨骼肌松弛剂(安定或巴氯芬)生物反馈或自家导尿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可选择骶神经电刺激(膀胱起搏器)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的VUD表现为膀胱储尿期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波,伴或不伴有尿道内尿液漏出,同步影像显示伴随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出现膀胱颈开放,尿道内对比剂充盈,尿道外口滴尿。输尿管反流患者均为单侧,且在排尿期出现,输尿管反流最高至骶髂关节,无肾积水。多数较低级别的膀胱脱垂(Ⅰ~Ⅱ级)是无症状的。若合并尿失禁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症状逐渐减轻,继而出现排尿困难,因此需予盆底修补以复位膀胱,加同期尿失禁手术治疗[11]。尿道憩室是由尿道黏膜覆盖的一个囊腔,位于尿道和尿道筋膜之间;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表现,诊断困难[12]。本组10例尿道憩室患者主诉为反复尿路感染、尿漏,无法完全排尽尿液,其中1例伴有憩室结石,1例误诊为尿失禁而行经耻骨后路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由于多数尿道憩室患者存在排尿功能紊乱;因此,需对其膀胱功能进行评估。而VUD检查是获得信息最全面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尿道憩室的诊断率,还能明确憩室位置及数量,为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VUD检查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设备精密、昂贵;(2)检查过程繁琐;(3)检查人员配备困难、学习曲线长;(4)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较高,需予必要的检查前辅导,并在检查过程中随时指导;(5)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查体情况。
总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病因多样,诊断困难,将VUD检查用于此类疾病的诊疗全过程中,能从功能和形态学两方面明确病因及病变部位,从而为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