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市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研究

2019-01-23张榆琴

关键词:生计农户资本

李 鑫,张榆琴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同时也要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大理市展开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助力脱贫建设美好乡村。但是,从以往的经验得知,要想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减少农户在补助期后的复耕行为,就一定要考虑参与退耕政策农户的利益,生态补偿只能对农户的发展起到过度的作用,想要长久保证退耕还林的成果,减少农户复耕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把落脚点放在关注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研究上[1]。只有保障农户在退耕后有足够的能力去生存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乡村振兴。所以,本文将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依据退耕前后生计资本变化情况去评价大理市退耕还林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一、 可持续生计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生计”一词的概念界定中,受大家普遍认可的生计定义是:生计作为谋生的方式,是一种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动态变化过程[2]。生计能力与贫困、福利等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少学者将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到对农户生计方面的研究,如刘璞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分析出,退耕后农户整体能力有所下降,其中家庭收入水平和地理条件对其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研究农户生计问题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该框架的核心是生计资本,生计资本被分为五大类: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3]。该框架关注在脆弱环境中的农户如何通过利用资本和能力去维持生计的发展。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农户生计问题,但是很少有学者把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森的可行能力理论相结合去分析评价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从可持续生计角度看,为了应对生计脆弱性,主体就需要拥有一定水平的消费平滑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他们持有可持续性消费的资金水平[4]。从可行能力的角度看,生计能力的缺失主要来自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和防护性保障等方面。基于以往文献的研究,综合两者,将可持续生计能力分为资本获取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因此,本文将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对比分析农户退耕前后生计资本的状况,从资本获取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风险应对能力三个方面去讨论退耕农户的生计能力,从而为提高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建议及对策。

二、 计量研究

(一)数据来源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在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通过减少坡耕地面积,增加森林植被的种植来完成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据了解,大理市2002—2016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6 242.6 hm2,截止2018年1月底,大理市又高质、高效提前完成了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666.7 hm2的造林任务。根据调查了解,大理市的退耕还林户主要集中在凤仪镇和双廊镇,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从凤仪镇、双廊镇两镇中随机抽取了个4行政村共150户农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

(二)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及测量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问卷调查中的原始数据,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数量级、变化幅度及量纲,所以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6]。为了便于各生计资本之间的比较,特定的标准化方法处理后的数值都处于(0-1)区间。

1.自然资本指标及选取

对农户而言,最重要的自然资本是可自行支配的土地面积,所以本文将选取家庭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和家庭耕地质量两指标来衡量农户的自然资本情况。对人均耕地面积的数据处理方式为以云南省人均耕地面积0.137 hm2为准,若该调查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为0.033 hm2,则标准化得分为0.137/0.033=0.24。具体形式见表1。

表1 退耕农户自然资本指标

2.物质资本指标选取及测量

物质资本是农户在生产生活中所用到的设备和基础设施。结合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将选取家庭住房、拥有的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三个之间进行衡量农户物质资本的情况。具体测量方式见表2。

表2 退耕农户物质资本指标

3.人力资本指标及选取

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直观的反映一个家庭人力资本情况。所以,本文将选取家庭劳动力能力和成人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两个指标衡量农户的人力资本情况。家庭劳动力能力由劳动力的年龄、数量和健康情况所决定,所以本文计量家庭劳动力能力=Σ家庭成员类别×健康情况,具体赋值情况如表3。家庭整体劳动能力指标的标准化值=家庭劳动能力/4.0,其中,4.0表示被调查区域家庭人口平均数。

由该两名医师基于肿瘤分割计算每例患者初次PET/CT显像时1个典型病灶的体积、SUV最大值、SUV平均值、SUV阈值、SUV峰值、总葡萄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上述指标由两名医师分析同一病灶后获得一致性结果。

表3 退耕农户人力资本指标

4.社会资本指标选取及测量

社会资本是人们为实现生计可持续性而用到的社会资源,包括制度、组织和关系。结合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农户家中是否有人担任干部(是=1,否=0)、是否参与社会活动、组织情况(是=1,否=0)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强度(非常愿意=1,愿意=0.75,一般=0.5,不愿意=0.25,非常不愿意=0)三个指标反映农户社会资本状况。

5.金融资本指标选取及测量

金融资本是指农户可自行自配和可筹集的资金,包括家庭年现金收入、农户可以获得资金渠道(正式和非正式渠道=1,正式或非正式渠道=0.5,无=0)和政府救助、补贴(享有=1,不享有=0),因为本研究针对的是退耕农户,所以该项指标不包括农户享有的退耕补贴。家庭年现金收入是农户金融资本的主要来源,为了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以2016年大理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329元为标准衡量被调查对象的收入状况。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退耕农户金融资本指标

(三)研究方法

1.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权重是研究农户退耕前后生计资本变化情况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的分析方法。本文借助软件yaahp 0.5.3计算生计资本各指标权重,分析结果如表5。

表5 五大生计资本的指标权重

2.计量方法

其中,Wi表示某评价指标的权重,Ii表示该指标的标准化得分,WiIi表示该指标的综合得分,P表示综合指数。

3.计量结果

表6 生计资本测量综合得分情况

(四)小结

以上的计量结果(见表6、图1)反映出,云南省大理市农户退耕前后生计资本的状况。

自然资本:农户退耕前后的自然资本指数呈下降趋势,原因是由于执行退耕政策使得农户失去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自然资本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农户的经济来源。

物质资本:农户退耕前后的物质资本指数上升。原因在于部分农户受退耕政策的影响而进行异地搬迁,住所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部分农户因执行退耕政策而拥有退耕补贴,用于改善家庭基础设备、设施而使得物质资本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人力资本:农户退耕前后的人力资本指数上升,但不明显。虽然失去土地使得大部分劳动力向其他方向转移,但是由于当地退耕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掌握不充分等原因导致劳动力的转移不顺畅,大部分都是向附近城区转移且从事基础简单的工作。

金融资本:农户退耕前后的金融资本指数上升。原因在于参与退耕农户获得的政府的退耕补贴加上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非农收入大于以前农业收入,说明退耕补贴能够在农户过渡期起到积极作用。

社会资本:农户退耕前后的社会资本指数上升。生活周边有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农户普遍在退耕之后社会资本有了较大的变化,在退耕之后,农户参与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高。

三、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评价及对策

(一)可持续生计能力的评价

1.资本获取能力。资本获取能力是指通过前期投资而带来更多资金的能力,是可持续生计的外在保障。这项能力受农户的经济状况、筹资能力、经济决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7]。对于当地农户,土地(自然资本)是他们资本获取的主要来源,退耕政策使得自然资本大大减少,从而影响农户的资本获取能力。人力资本前后变化不大,说明该资本并不能推动农户资本获取能力的发展。但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的增加为农户资本获取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就业能力的评价。就业能力是指研究主体能够获得、保持和转换工作的能力,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意愿[4]。人力资本是就业能力的基础,从农户人力资本来看,退耕前后并没有较大变化,这给农户日后找工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劳动力转移并不是很顺畅。其次,社会资本可以为就业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就业能力还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退耕后,社会资本、物质资本明显有所改善,这为日后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

3.社会风险应对能力的评价。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是指来自家庭内部与外部(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性支持的能力。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措施(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养老)以及社会中间组织的帮扶都能够有效提升主体的社会风险应对能力[4]。政府对于退耕工程十分重视,对退耕后农户未来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根据金融资本的变化,退耕后的各项补贴对农户过渡期起个积极的作用,但是,要实现可持续生计,还得靠农户自身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提升人力资本也是十分关键的。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对退耕农户的教育投资和专业技能培训

退耕后,农户的农业收入减少,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但由于退耕农户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一技之长,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和非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到限制。所以,对退耕还林区的规划中,政府必须加大对当地人力资本的投资,普及义务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术培训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退耕农户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6]。

2.继续加强和完善对退耕农户的支持力度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初期,生态补偿款不仅加强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而且对他们金融资本的积累也有很大的帮助。劳动力适应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在这期间,生态补偿成为退耕户抵御社会风险、积累资本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政府一定要加强和落实这些退耕户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风险的应对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

3.加强信贷政策对退耕户优惠力度

贫困往往是限制退耕户生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的收入往往只够用于家庭和个人的消费,使得退耕户的物质资本匮乏,进而很难向正规机构获取贷款等帮助,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资本的积累。所以,在信贷政策中有必要加强对退耕户的优惠条件,提高他们的信贷水平,从而为提高资本获取能力和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生计农户资本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数字化家计”:韧性小农的生计策略再转型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