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资源黔东南苗族“芦笙舞”的实验研究*
2019-01-23何文涛
何文涛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1984年国家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提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总则第十五条规定:“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国家民委、文化部2007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切实做好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古籍对发展民族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苗族芦笙舞作为少数民族(苗族)舞蹈中最熟悉的一种民族舞蹈,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苗族先民们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1],并广泛流传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尤其在四川、贵州、云南苗族人民心中,芦笙舞是一种神圣、纯洁、欢乐的象征,它既能反映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还能反映当代人们豪放、欢乐的情绪。因此,对芦笙舞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意义重大。
关于芦笙舞是否能作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为止,只有黄平波和彭丽英等少数几位学者从芦笙舞的健身性及人文性进行了阐释,实验研究少有涉及。为因地制宜、合理挖掘适合本民族本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并有效利用,论文从实证研究出发,在2016年10月27日苗年(苗族同胞的春节)芦笙节这天,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苗寨进行实地考察,对苗族芦笙舞追本溯源,为 “芦笙舞”纳入体育课程资源找到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黔东南苗族“芦笙舞”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研究方法、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和苗族芦笙舞文献及典籍,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为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石开忠教授、体育学院夏五四教授,凯里民族学院刘宗碧教授、黄平波教授等专家进行了访谈,为芦笙舞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特征,健身功能,以及问卷的指标设计等提供信息和资料。
(3)田野调查法
深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选取50人进行追踪观察、访问和记录,掌握芦笙舞从起步的走踢到最终的别、钩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同时,在“芦笙节”这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200位青年男女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4)实验测试法
为进一步检验芦笙舞对于个体在不同时间段心率变化和运动负荷是否符合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在2016年芦笙节这天随机抽取50人进行测试,测试仪器采用芬兰(Sport Tester)PE3000心率遥控仪观察记录跳舞过程即起跳的初期、高峰期、结束部分,跳舞前3min佩戴发射器和心率遥测表,并启动测定仪器,整套动作开始时确定一次,直到跳舞的最后一个动作完成停止恢复3min后确定一次取下,每一次过程中的心率就会被记录并存储下来,该数据录入电脑并打印,作为测试全过程的心率数据。
2 黔东南苗族“芦笙舞”聚居地区概况及发展渊源
作为中国最大的苗族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居住着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少数民族同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民族风情浓郁。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节日十分丰富,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如姊妹节、芦笙节、龙船节、萨玛节、苗年、鼓藏节、吃新节等等。西江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一个保存完整的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村落,是了解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唯一之地。全西江镇共有5759户,总人口24147人,其中农业人口23583人,占总人口的97.66%,非农业人口564人,占总人口的2.34%;男12711人,占总人口的52.7%,女11436人,占人口总数的47.3%,男女比例接近1∶1;全镇共有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21585人,占总人口的89.4%,侗族、水族、彝族、壮族等2526人,占总人数的10.6%,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
关于“芦笙舞”的历史渊源,西江苗寨寨老这样说到:盘古开天地之时,苗族祖先依靠狩猎飞禽走兽为生,为了捕获更多鸟兽,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成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边吹边跳以吸引各类鸟兽,这样人们每次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为进一步佐证寨老说法,笔者查阅相关史料,《阿卯古史传说》记载,在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由北向南迁移途中唯恐后来者失散,就吹起芦笙燃起篝火将人们召集拢。为驱除寒气,人们伴随芦笙旋律,纷纷跳起了芦笙舞。芦笙跟笛子一样,是苗族青年男子亲密的伙伴。在苗家舞场上,常见青年男子身背芦笙口吹笛子,或是将笛子插于腰带上又吹响芦笙。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据《苗族简史》的记载:“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构造与现在苗族的芦笙相同。当时湖北苗族不少,看来有渊源关系”[1]。由此推论,苗族芦笙至少已有二至三千年的历史,足见芦笙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芦笙舞作为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具有娱乐、健身、教育等功能。
3 黔东南苗族“芦笙舞”的活动形式特点
芦笙舞的主要特点在于边吹边跳,舞姿大方奔放,把体育、音乐、舞蹈融为一体,是运用民族舞蹈的步伐结合现代体育器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2],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合作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1 娱乐性与艺术性共融
巴赫金认为,娱乐和狂欢的核心是民间文化,是由平民大众自发自愿,人人参与,人人是导演、演员和观众的喜剧盛宴。苗族芦笙舞正是这样的喜剧盛宴。每年的苗族过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这样的盛大节日,芦笙舞必是苗族先民们的集体狂欢节日。
调查得知,苗族青年男女对芦笙舞还可采用另外一种表演形式,即“滚山珠”,“滚山珠”的形成还得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苗族祖先在迁徙途中由于道路坎坷,荆棘遍地,苗族青年为开辟通道,用矫健的身躯在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后人为纪念英勇小伙,把其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滚山珠”。“滚山珠”是集豪放的风格、高难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体现当年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过程。“滚山珠”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步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汇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近年来,芦笙舞“滚山珠”的表演由单人表演发展成为多人同时表演。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吹奏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表演,时而以头为足、时而以人攀肩,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体现了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精神气质。其浓郁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深受苗族同胞们的喜爱。
在西江苗寨实地调研期间,寨老现场找来了几位苗族女孩和小伙为我们表演芦笙舞蹈,并作了现场讲解,通过对动作的分析,整个舞蹈动作大至分为以下八点:走即蹲走、跪走、立走;踢即走踢、蹲踢;跨即单腿跨、双腿跨;转:蹲转、旋转;立:扣肩倒立、肩臂倒立、倒挂;翻:前翻、后翻、单身翻、侧身翻;别:单脚左别右别、双脚交叉别:钩即前钩和后钩。在进行芦笙舞表演时芦笙随身体方向自由摆动,寨老还总结芦笙舞蹈的几大要领,即步要轻;踢要直;跨要弓;转要圆;立要稳;蹲要缓,起要快。是与芦笙二位一体共同出现,吹笙者身兼舞者,一人兼有双重身份。这种艺术形式是苗族歌舞的主要的艺术特征。
3.2 健身性与教育性共生
众所周知,根据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按照科学锻炼的原则, 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适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即11~18岁为121~151次/min。
在芦笙节这天,笔者对跳芦笙舞的持续时间、动作幅度的变化、节奏变化以及运动的间歇等进行了整体观察记录,并随机抽取了50名苗族男女青年为实验对象,从准备到结束芦笙舞的整套动作进行心率测试。测试分开始部分的15min、高峰部分即动作节奏最快和动作幅度最大时的15min以及运动恢复的5min,其心率变化曲线如图1。
图1 芦笙舞测试男女心率变化曲线
通过一场(曲)芦笙舞(通常为30min到1h/场)对男女青年测试,从运动幅度及节奏来看具有的一定的规律性,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全身周期性运动。图1 可看出,在测试时安静心率男青年平均为73次/min,女青年平均为71次/min。开始部分即开始后的15min进行测试,男子平均心率为96/min(最高110次/min,最低92/min) ,女子平均心率为91.55/min(最高98次/min,最低85次/min);高峰部分即开始后的30min进行测试发现心率上升明显,高峰时段男子平均心率达到136.5次/min,(最高146次/min,最低127次/min);女子平均心率达到125.7次/min(最高133次/min,最低115次/min);在最后的结束部分男子平均心率为118次/min(最高127次/min,最低110次/min),女子平均心率为93.5次/min(最高98次/min,最低86次/min)。图1表明,男子心率普遍高于女子,其原因是在跳芦笙舞中,男子运动强度大于女子运动强度,他们既要跳又要吹奏,另外,从个体的心率情况来看,各自的心率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其个体体能有关,同时也可能是有的人已经参加过一场或几场芦笙表演有关。
4 苗族“芦笙舞”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现实意义
4.1 对练习者机能有明显影响
苗族芦笙舞是周期性的全身性协调运动,整个舞蹈动作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八点:走——蹲走、跪走、立走;踢——走踢、蹲踢;夸——单腿跨、双腿跨;转——蹲转、旋转;立——扣肩倒立、肩臂倒立、倒挂;翻——前翻、后翻、单身翻、侧身翻;别——单脚左别右别、双脚交叉别,钩即前钩和后钩。表1可看出,通过一曲芦笙舞蹈,一半以上的人感受到身体各项机能有了明显的改变。因此,芦笙舞对于提高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发展各部位的肌肉力量,使练习者全身得到锻炼。
表1 苗族芦笙舞健身价值
在调查的200名青年男女中,有80.5%的练习者认为,练习苗族芦笙舞的能够“增强心肺功能”;79.4%表示可“增强身体协调性”;74.4%和70.5%分别选择“增强动作灵敏性”和“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增强腿步肌肉量”上有69%表示认同;在“提高身体柔韧性”和“改善身体姿态”这项指标上也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进一步说明芦笙舞对身体锻炼效果显著(见表1)。
4.2 对练习者身心产生积极效应
表2 芦笙舞对练习者身心及社会影响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动态符号,这种动态符号能够减少民族纷争和隔阂,不易产生文化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因为体育动态符号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非符号性的成份,这些内容并非人类独有,如基本的跑、跳、投、攀等,人类赋予他们文化意义,使之产生价值,成为一种人类独有的健身符号[3]。从表2看来,苗族芦笙舞对身心发展有着积极效应,在调查的200名青年男女中,约94.5%认为可以“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了解”; 92.5 %人认为能“发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认为芦笙舞可以“提高合作能力”占91.5%;认为“改善身体机能和预防疾病”比例为90.5%;在“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愉悦身心产生流畅体验”、“ 增强朋友交流”上选择的人分别占“86.5%”、“82.5%”、“74%”。可见,芦笙舞对练习者身心产生积极效应。
4.3 促进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
狄尔泰的文化解释学认为,人的生命必须在精神科学领域中获得解释,人创造的各种文化和哲学都是生命的部分,而生命的本质也是释义的。人的生命表现不仅在文化典籍、法律制度、艺术活动中得以体现,而且还代表了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行为、活动以及他们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活动[4]。在苗族聚居地中, 芦笙是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性乐器,它是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芦笙不仅用来娱乐,还被当作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物和载体,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当然,在外来各种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个人幸福感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弱化,人们的精神领域面临着各种冲突和失衡。教育是完善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追求就是人的生命发展。教育惟一地属于人,教育和生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这表现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5]。芦笙舞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其舞蹈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变迁,使苗族传统文化以外显的、物态的形式得到展现和升华。因此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文化场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苗族“芦笙舞”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吹芦笙者兼舞者,一支芦笙可带动多数人共同参与,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一使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二可缓解当前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等现象。
4.4 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得到多元发展
目前,学校教育中单一文化一统天下,这与当下文化多元的教育选择和追求目标相悖[6]。
正如学者项贤明所言:“细致察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学科知识分类、课程设置、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到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思想,还有多少称得上是我们本土传统的东西”[7]?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厘清和选择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作为教育资源,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学校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为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发展 “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有必要对今天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进行再思考。芦笙舞具有歌曲,舞蹈,艺术等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民族风格文化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学生将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活动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和改善民族成员的生命成长。
5 结论与建议
苗族芦笙舞以走、踢、跨、转、立、翻、别、钩等经典动作为基础,在芦笙的伴奏下,根据音乐节奏编制而成,是集体育基本动作、音乐、舞蹈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提高练习者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发展各部位的肌肉力量,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等具有良好作用,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群众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为更好传承和保护苗族 “芦笙舞”,应做好挖掘和推广。一,成立苗族“芦笙舞”教材编写组,做好“芦笙舞”相关文献、文本的挖掘与整理,为苗族“芦笙舞”纳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找到源头活水和话语支撑;二,适当对苗族“芦笙舞”进行改编、创编、改造,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三,制作苗族“芦笙舞”宣传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浓郁氛围;四,举办苗族“芦笙舞”艺术节,并走进地、市、州各级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