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

2019-01-22邓昭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鉴赏艺术品

邓昭宇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也从追求温饱、物质逐步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其中就包括对艺术品的鉴赏和收藏。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艺术品的种类及其鉴赏、收藏价值不同,根据艺术品的类型可以将艺术品价值分为审美价值、收藏价值、历史价值等。文章着重从审美价值的角度以美学视域对艺术品的鉴赏和收藏进行阐述分析。首先介绍了艺术品应该具备的条件,然后分析了鉴赏者的审美心理,最后提出了艺术品收藏应该具备的审美态度。

关键词:美学视域;艺术品;鉴赏;收藏

当代社会中,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尽相同。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进行艺术鉴赏的过程对鉴赏者而言也是一种追寻艺术创作者艺术心理的体验过程[1]。如何在美学视域下实现对艺术鉴赏者心理、精神的重新审视和提升,是艺术品鉴赏与收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中提出的美学理论体系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审美研究,从艺术品的鉴定范畴、艺术鉴赏者的审美心理及艺术品收藏的审美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促进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结果。

1 艺术品应该具备条件

鉴于对艺术品的鉴赏价值定义的多样性,传统美学对于艺术的鉴赏观念已经被全面更新,当前社会中多种不同的艺术品以形色各异的形式存在。但是艺术品制作要具有价值,值得被收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1 在行为中融入意图表达

艺术品是艺术家以表达某些意图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艺术创作活动的最终结果,代表着艺术家对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和认识,是艺术家一定意图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包含了艺术家自己的认知、情感及想象,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审美观。所以说,一件普通物品与一件艺术品之间的最根本区别是加入了人的主观意图。实际生活中很多街头艺术行为加入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及审美情趣等意图就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相反的,如果缺乏了表达意图,只剩下行为,便容易引发很多伦理上的争议[2],最常见的如公众场合哺乳来提倡母乳喂养的街头艺术行为等。这种大众对同一事情的不同理解和接收情况就源于行为是否表达某些意图。因此,一件“物品”想要成为“艺术品”,首先要加入人的主观意图。

1.2 远离功利性

当今艺术品的价值同时包含审美与非审美两个层次,非审美层又包含价值性、历史性等功利形式,但是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艺术品必须具有非功利性。功利的实现需要通过审美的形式来表现。而审美的过程中关注点并非对象的存在,而是对艺术品自身外在形象的观察和辨识,审美的过程不应该顾忌这件艺术品的价值,不掺杂任何功利心,是审美主体主观上的判断[3]。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也就是说在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品鉴赏是一种脱离功利性和实用性等物品性质的,对物品或者行为的外在形象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单纯的欣赏。但是这个评价过程不仅是肉眼可见的评价,可以是鉴赏人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及艺术底蕴来对物品、行为做出的情感判断,包含从物品外在来提炼艺术品内在审美的环节。所以说,能成为“艺术品”的物品或者行为不仅包含了创作者的意图表达,还可以给鉴赏者带来非功利性的审美愉悦,使其看到其外在的美感及内在的情感、认知等内容。

2 鉴赏者的审美心理

朱光潜先生认为“情趣”既是艺术审美的核心,又是人生审美的核心。所以,不论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还是人生每一次审美过程中,鉴赏过程都会带有几分鉴赏人的主观判断因素,鉴赏人的个人“情趣”不同,會对鉴赏过程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要实现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审美,必须把握鉴赏者自身的审美心理[4]。

2.1 感知与理解

艺术品的鉴赏过程就是对艺术品的感知和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鉴赏者融入自己的情感,并借助自身的艺术等综合底蕴来进行思考,是感知与理解相互统一的过程。艺术品的鉴赏必须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鉴赏者首先要通过视、听等感官来真切地感知艺术品的具体形象,然后针对感受到的形象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思考和想象,这样就是理解的过程,进而做出具体的审美判断[5]。由此可见,艺术鉴赏活动必须以最基础的形象感知为基础,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思维理解过程来揭示物品或行为的具体关系,进而得到最好的审美判断。而作为鉴赏者,艺术品感知审美的过程也是鉴赏者本人的思想、认识的提升与自身思想情感变化、结合的过程,这种思想、认知、情感的提升和结合能够有效推动鉴赏者去接近、揭示艺术品所要表达的意象,最终达到与物完整融合统一的状态。这个过程中,情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情感会影响鉴赏者对艺术品的选择,鉴赏者一般都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去欣赏。简而言之,就是说情感可以左右鉴赏者的喜好,在一堆价值不同的艺术品前,鉴赏者往往优先选择与自己喜好相近的物品加以欣赏。第二,情感对鉴赏者的最终审美判断具有引导作用。在鉴赏过程中,个人情感会对艺术品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现象,而个人情感可以对具体的想象进行肯定或者否定,促使鉴赏者做出最后的审美决定,进而决定艺术品的收藏价值[6]。

2.2 体验与共鸣

每一件艺术品都被赋予特定的表达意图,都是创作者的一个“孩子”,是创作者将具体表达意图以具体的形象、造型等形式灌注到了本来不具生命力的物品或者行为当中,再试图通过欣赏者的欣赏引发一定的共鸣,吸收转化成具体的审美体验。而在实际的艺术品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因为情感等自身因素的不同,会对艺术品的某一特点或者形象具有比较特别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对艺术品的形状、颜色、纹饰等不同方面的关注。而实践证明,这些具体的关注都与鉴赏者的自身体验有关。这种体验过程与鉴赏者的经历等有关,可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可以是某一次特定经历的影响,但是这种体验的作用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譬如鉴赏者对同类艺术品的颜色鉴赏有过失败或者较为典型的成功经历,都会促使其对艺术品的颜色进行深入研究,与其他人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而鉴赏者的鉴赏甚至人生体验过程又是多样的,这些体验会伴随鉴赏者的情感融入鉴赏过程中,对鉴赏者的最终审美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如果促使鉴赏者产生对艺术品意图的认同,则就是形成了一定的“共鸣”,反之则是缺乏“共鸣”。

3 艺术品收藏的审美态度

我国艺术品收藏的历史悠久。一个收藏家能有幸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收入到自己的麾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种幸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是又是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幸福感的幸福,使收藏家达到了精神享受的高度。精神享受的过程包括对艺术品鉴赏的过程,对艺术品表达意图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说艺术品收藏不是单靠收藏者的一腔热血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收藏者具有较为专业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纯粹雅致的审美态度[7]。“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描述的一样,艺术品鉴赏和收藏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将审美艺术与人生艺术相结合统一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收藏者,要具有鉴赏艺术品的能力,珍惜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懂得欣赏艺术品所表达出来的美感,将藏品的美感融入生活中,秉持了“人生艺术化”的宗旨,达到审美愉悦的目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品是一种融合了艺术家某种思想感悟的作品,艺术家是想通过艺术品来进行某种意图表达。作为一名鉴赏人或是艺术品收藏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到艺术品所要表达的美感,将这种美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达到审美愉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杨格.浅谈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J].艺术评鉴,2018(10):187-188.

[2]秦姣.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J].南方论刊,2016(3):80-81.

[3]王开贵.收藏家王开贵谈艺术品收藏与鉴赏[J].东方收藏,2015(2):114-115.

[4]李卓然.浅析艺术品鉴赏的人文特征与当代价值[J].大众文艺,2014(21):108.

[5]丁山.文物艺术品收藏与鉴赏导论 收藏的发生与发展[J].收藏家,2010(11):51-55.

[6]丁山.文物艺术品收藏与鉴赏导论[J].收藏家,2010(9):67-70.

[7]建真.见物见人 征史探源——史树青先生谈艺术品收藏与鉴赏[J].收藏界,2004(6):27-29.

猜你喜欢

鉴赏艺术品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食物也是艺术品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艺术品被盗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