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监管纪实
2019-01-22黄瑞发
文 黄瑞发
地理标志是产品行走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狗牯脑茶作为产业扶贫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出台《狗牯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筑牢狗牯脑茶产业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并采取多项监管举措,确保狗牯脑茶产业的精准扶贫实效。
吉安市、遂川县市场和质监部门积极创建狗牯脑茶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联合有关部门与农业专家制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狗牯脑茶》国家标准,逐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龙头,相关种苗标准、管理标准、采摘标准、加工标准等为配套的标准体系,有效指导狗牯脑茶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标准化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茶农进行培训,免费赠送编印的茶叶种苗、种植、茶园管理、施肥、采摘、加工等技术手册,提高茶农对标准和技术规程的认识,引导茶农按标准进行种植、管理、加工,茶叶的优质品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55%。
加强整顿不符合食品生产许可的小企业、小作坊,规范茶叶包装及标识,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推动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企业管理……吉安市、遂川县市场和质监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帮扶茶企提升质量。截至目前,已有14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获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同时,市场和质监部门还鼓励“公司+基地+茶农”“合作社+基地+茶农”等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开展送技术、送管理、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包装,先后开发出狗牯脑红茶、狗牯脑金桔茶等新产品。
为确保狗牯脑茶产品质量,吉安市、遂川县市场和质监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年组织对狗牯脑茶及其定量包装进行监督抽查,对不合格产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加大打假力度,严肃查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冒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等违法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截至2017年底,遂川县茶叶年产量由原来的800吨增长到7000吨,产值达18亿元,带动了全县近2万户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