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战略路径研究①
2019-01-22姜长云姜江张义博邱灵
姜长云 姜江 张义博 邱灵
党的十九大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方向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圳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在培育创新驱动和质量引领能力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打下了扎实基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部分领域,深圳市已经实现了对全球先进水平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飞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深圳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增强对全球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并跑”和“领跑”的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深圳的神圣使命。但在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方面,深圳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对标国际一流的高质量创新经济体,深圳仍存在较大差距。展望2035年,推进深圳市跨入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正视机遇挑战,有效化解痛点难点,以富有智慧和前瞻的战略思路,科学谋划切实有效的战略路径。
一、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基本特征
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普遍具有“四高一好一强”的特征,即经济体系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质量高、创新主体活跃度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创新环境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强。创新主体活跃度高,具体表现为创新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高度集聚,企业等创新主体活力强。创新环境好,主要表现为区域开放度高,收入、股权等创新激励机制有效,金融体系发达且创新友好型特征显著,创新服务体系发达,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加速器”,是集聚创新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引力棒”,也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活性酶”。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抢占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制高点的“制胜法宝”,也是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胜窍门”。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往往打下了所处时代的深刻烙印,有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具有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发展潮头的创新能力。进入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劳永逸的。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也是不同阶段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之间兴衰交替、迭代更新的历史。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一流的大都市和美国硅谷、欧洲比荷德高科技铁三角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等跨区域产业集聚区,都是所处时代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典范。综合分析这些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特征。
1.经济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密度达到全球或全国领先水平
与后发的新兴经济体相比,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各项制度逐渐完备,要素价格位居高位,很难再现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这些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大多更加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加重视创新环境建设,更加重视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均进入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新阶段。2016年,洛杉矶、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都市GDP增速均在3%以内,纽约更是低于1%;但人均GDP均位居世界城市前列,地均GDP普遍在2万美元/平方公里以上。东京和新加坡地均GDP甚至超过了4万美元/平方公里,土地集约利用效率高,产业结构也多以第三产业为主,纽约、中国香港、东京、洛杉矶等城市服务业占比均在85%以上,经济发展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2.拥有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价值链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高
许多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竞争能力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同其建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密切相关。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提升产业价值链提供了雄厚底蕴,也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发展能级提供了强劲支撑。如纽约和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金融中心,洛杉矶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美第一,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服务和航运中心,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业等发达程度位居全球城市前列。班加罗尔不仅是印度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
3.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城市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区域特色化明显
现代化经济体系和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收入消费群体规模的扩大,不仅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日益旺盛的动力源,为打造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区域特色化的品质消费之都提供了坚实的本地化消费支撑,也为广聚全球中高端人才提供了强大的“磁场”。以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区域特色化有机结合为指向打造品质消费之都,不仅为增进经济体系内部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关系、丰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提供了引擎,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全球消费对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而且为高端人口、人才和高端消费者的集聚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机制。伦敦被选为2011年全球时尚之都,纽约拥有世界知名的文化艺术中心和第五大道等时尚走廊,洛杉矶在娱乐产业和体育运动方面全球闻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香港,曾是全球最安全、最富裕、最繁荣、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和购物天堂等美誉。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硅谷涌现了大量的造富神话,许多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富翁都有在硅谷创新创业的历史,硅谷的高技术职位的平均年薪均居美国之首,2013年高级软件工程师的最低年薪就达到了16.5万美元。
4.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级高,位居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前沿
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级高,是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本质特征。这些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往往是新理念、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的密集发生地。无论是从纵向的历史比较,还是从横向的国际比较来看,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往往都居于跨区域甚至全球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前沿,甚至在优势领域处于世界创新策源地的位置。这些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创新,往往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级高,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如美国硅谷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一流大学以及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等世界顶尖科研机构,新加坡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纽约、伦敦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市场驱动型特征显著,许多创新型企业和服务平台成为产业发展和资源、要素流动的领航者。如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脸书、惠普、英特尔、苹果、思科、特斯拉等大型创新型企业。三是科技创新链与产业创新链深度良性互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市场化、产业化能力强。如美国旧金山湾区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全球科技创新发动机的作用,前沿科技创新和学术自由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火种和助燃器,也畅通了前沿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产业、产业依托前沿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许多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拥有较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性、全球性总部或研发、销售、采购、财务等功能性总部,也是与其相关的高端服务业网络化、集群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整合优质资源、集成高端要素和凝聚高端市场的能力较强,对外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纽约是跨国公司总部最为集中之地,伦敦拥有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总部,新加坡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跨国公司总部基地,拥有4200家跨国公司区域总部。
5.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发达,拥有健全的创新生态和制度环境
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不仅是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增强产业和城市的创新能力提供雄厚的底蕴和坚实的支撑,还可以为高收入居民的投资和理财活动提供有效的渠道和风险分散机制。如硅谷的风险投资约占全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1/3。求新求异、支持叛逆、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以人为本、协同合作和移民文化,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平等、宽松、自由的创新文化,与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制度环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硅谷产学互动的有效组织模式,与硅谷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制度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许多创新型经济体往往拥有创新友好型的法律、营商、宜居、社会信用、国际交往环境和职业教育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密集区。
6.区域开放度较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汇聚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
许多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凭借其现代化、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的竞争和合作中占据主动。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拓宽了提升产业价值链的空间,也为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集成要素、凝聚市场和更好地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些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往往区域开放度较高,同所在国家、区域乃至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金融、贸易联系密切,在金融或贸易、要素流动和高端服务方面往往居于枢纽或中心地位。如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集中了全世界最多的银行,其中绝大多数为外国银行。香港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经济自由度世界第一,在营商自由、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持续冠绝全球。纽约、东京等城市在迈向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进程中,都注重优化与周边区域的功能组合关系,在核心城市与作为其经济腹地且实力雄厚的大中城市之间构建全球城市—区域,成为全球化时代产业组织及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二、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现实基础
1.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日益彰显,高收入、高消费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迅速凸显。“十二五”时期,深圳市GDP年均增长9.6%,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领跑全国。2016年,全市GDP达到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经济总量接近香港、新加坡;人均GDP突破2.5万美元,位居全国地市之首,经济密度远超北上广等国内大城市,接近大纽约都会区(见表1);科技进步贡献率6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42亿元,均居全国前列。深圳市经济开放程度高,进出口总额超过北京、东京,比肩上海、香港,出口额连续24年居内地城市之首。2017年,全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6家,多于广州、新加坡,与香港持平。
表1 2016年部分一线城市与香港、新加坡、纽约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居民收入高水平特征不断强化。深圳发达活跃的产业体系和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成就了许多人的致富梦想。据调研,深圳上市公司高管年薪长期领跑全国一线城市,2016年华为员工人均薪酬接近60万元,2017年仅上半年腾讯员工的人均薪酬就接近40万元。2016年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95元,分别高出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的44.9%和29.2%。如果扣除大量外来人口汇款导致负值的转移净收入,深圳市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越北上广,人均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均远超北上津(见表2)。2016年深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89757元,折算月薪为7480元,在全国仅次于北京。
表2 2016年深圳与其他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来源比较
以时尚化、品质化、体验化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提速。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塑造了深圳时尚、外向的消费习惯,推动了市民消费发展型、外埠化特征的形成。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480.61元,恩格尔系数为30.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占比为27.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2016年“双十一”期间,深圳电商消费额位居全国城市第3位。在高档女装等精品、时尚消费方面,深圳引领潮流的特征日趋鲜明。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速,龙头引领作用迅速凸显
新兴产业加速扩张。从2012年到2016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3878.22亿元增加到7847.72亿元,年均递增25.6%,占GDP比重由29.9%提高到4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42.5%提高到约53%。迄今为止,深圳市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城市。从2013年开始,深圳市前瞻性地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2016年未来产业规模已经跨越5000亿元门槛。其中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和146%。
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2016年,深圳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1∶39.5∶60.5,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和服务经济时代。通过推进传统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市基本形成了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全国领先。全市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2012—2016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2016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到5274.7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4.2%。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高端化特征日益显著。2016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7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4.8%,再创历史新高,规模和占比均超过首尔、新加坡和旧金山,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金融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引领作用迅速凸显。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增加值分别占珠三角地区的20.6%和28.2%;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位居珠三角地区首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8个百分点,贡献了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38.8%和57.8%;深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在省内仅次于广州市,但经营状况更好,利润总额是广州市的1.7倍,超过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的一半(见表3)。
表3 2016年深圳规上工业和服务业在珠三角的地位
3.整体创新能力突出,各类创新主体活跃高效
创新之城享誉国内外。全市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发展格局日益强化。4G和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沿。近年来,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2017年仲量联行发布的《全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中,凭借“拥有世界范围内增长最迅速的科技公司”,深圳市位居全球第22位,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接近全球领先的以色列(4.25%,全球第一)和韩国(4.23%,全球第二);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9647件,同比增长47.6%,占全国的46.6%(不含国外企业和个人在中国的申请),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位,全球排名仅次于东京,超过硅谷、首尔;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1件,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十二五”规划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项70余项,超过过去近30年总数近20项。
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驱动型创新特色鲜明。深圳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创新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创新生态种群,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不断强化高端化、细分化特征。“6个90%”确保企业成为了深圳研发创新的主引擎②,也让深圳的创新具有鲜明的市场驱动型特征。近年来,深圳市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能力,在国内外领先地位迅速凸显。2017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选的中国500强企业中,深圳上榜26家。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265.8万户,总量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其中企业占比超过50%。在这些企业中,3万多家是科技型企业,8037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疆科技、柔宇科技、北科生物、优必选、乐信控股等一批高成长的创新型企业正成为深圳企业的新名片,华为、腾讯、中兴通讯、比亚迪、迈瑞、华大基因等20多家龙头企业正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推动深圳产业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上游攀升。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推动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10家,累计达1493家,是2012年之前累计量的2.6倍。现已建成国家基因库和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了华大基因、光启研究院、深圳先进院等90家以上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大批高等教育机构,设立了4家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科学家实验室,积极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创新孵化器,建立了深圳—密歇根贸易、投资和创新合作中心。同时,深圳不断强化“创客之都”基础,创客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130家创客空间、62家创客服务平台和237家创业孵化载体,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和深圳国际创客周,高交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IT和BT领袖峰会等平台功能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4.移民城市的人口结构特征日益彰显,高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移民城市开放、包容、创新、活力等特征持续强化。长期以来,外来非户籍人口构成了深圳市人口结构的主体。2014—2016年全市人口年均增长3.9%,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1190.84万人,在一线城市严控人口增长的背景下,深圳对外来移民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四大一线城市中人口增速连续两年保持第一。其中,外来非户籍人口占比达67.7%,远超北上广。以青壮年为主的外来人口推动深圳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在QQ大数据发布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中,稳居大中城市榜首。以青壮年为主的外来人口快速增长,彰显了深圳的发展活力、魅力和潜力。
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为235家,在站博士后1060人,全职在深工作院士13人,留学人员6万余人,其中17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6249人,确认海外“孔雀计划”人才1996人;全市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5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44.1万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0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1.6万人。2016年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8.09万人,创历史新高。深圳还从国内外吸引了一大批市场意识强、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丰富了深圳创新创业的移民文化。
三、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面临的痛点难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往往需要注意培育完善蓬勃向上、活力彰显的创新生态,健全有能力者想创新、想创新者能创新的良好氛围;也需要注意为高收入者的投资或消费活动提供良好平台。对标硅谷、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深圳市要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过度依赖极少数企业,“引领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研发投入主体结构脆弱。虽然深圳市总体的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但主要集中在华为、中兴等少数企业。2016年华为、中兴等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94%。随着华为研发活动全球化布局的推进,特别是华为将部分研发机构外迁东莞,深圳市创新光环严重“借光”华为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城市研发活动过度依赖少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全市微观主体对研发活动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不足,严重影响创新底蕴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普惠性成长,也是全市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2016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比仅为0.92%,而OECD国家大部分基础研究占比在15%左右。
世界级企业偏少。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往往反映城市对外经济的辐射能力,是衡量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核心指标。目前,深圳市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只有60多家,不足香港的1/20、新加坡的1/70,新加坡还拥有300多家全球500强公司的亚太总部。迄今为止,深圳市本土培育的世界500强企业仅6家,虽然与香港持平,但远少于东京的38家、纽约的16家、伦敦的14家。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世界级企业偏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深圳市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也不利于增强其对全球创新网络的融入能力。
国家级院所偏少。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普遍拥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对标国际上较为著名的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缺少在创新能力方面富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大院大所是深圳的明显短板。优质高等教育和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发展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深圳市的源头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引领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迄今为止,深圳的创新主要以“追赶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真正原创性、首创性重大创新不多。华为、腾讯等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总体上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但与思科、苹果、谷歌等美国创新型企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生物医药领域差距更大,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整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与美国基因泰克等国际一流生物技术企业不能相提并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特斯拉已成为引领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的标杆,而深圳的比亚迪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2.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有待突破
发展空间非常紧缺。深圳市土地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的1/8、上海及广州的1/3,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基本饱和,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50%,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
高房价导致生活和创业成本持续攀升。2015年硅谷房产均价约为83万美元一套,相当于年人均收入的10.5倍,同期深圳的房价收入比达到50—70倍。这不仅不利于深圳继续吸引吸纳国内外移民及国际创新资源,还容易驱使现有创新创业人才“外流”,推动经济虚拟化、泡沫化。
为突破城市发展空间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深圳市加快推进不同区域层面的开发合作,但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仍有待突破。从粤港澳层面看,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生产要素的低成本跨境流动仍面临诸多体制障碍,香港政治生态的不确定性变化更会影响深港的深度合作。从广东省层面看,深圳的政治地位与其经济实力并不匹配,“广深之争”由来已久,深圳市与周边城市的创新资源整合互动相对不足,一些领域同质竞争、资源错配现象仍然存在。此外,中央与地方的改革事权联动机制也有待完善,如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具备“自贸试验区、深港合作区、保税港区”的政策叠加优势,但大部分改革事项涉及中央事权,推进难度很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深圳市如何全方位推进同周边区域的有效合作,并实现共赢发展仍面临极大困难。
3.新经济与旧规制冲突频现,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新经济与旧规制冲突频现。深圳市创新创业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许多创新创业活动已达到现有体制机制所能提供的“天花板”,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活动越来越需要突破旧规制的局限,越来越多的体制机制创新需要上级政府的“特批”或上位法律的突破。特别是深圳市一批企业已成为行业领头羊,需要自己“开天辟地”,不同于在“追赶”阶段前面有可以效仿的“榜样”,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如由于政府数据开放不够、共享不足,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缺失,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难以快速发展;由于低空空域开放滞后,大疆无人机在国内市场难以广泛推广应用;由于生物医药产品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长期没有根本解决,“细胞治疗”尚无明确的准入政策,北科生物不知去哪里买“门票”。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可以通过先行先试解决部分冲突,但在很多领域依然无法突破国家体制和政策束缚,可能会有一些极具潜力的好技术好产品好企业被扼杀在初创期,这会严重制约其创新发展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深圳市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激励自主创新等出台了不少政策,但相关政策指导性和规范性仍显不足。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例,有的改革力度不够,如对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申请门槛高、申办流程长、发放数量少,导致很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留在深圳就业;有的政策执行难到位,协调性和配套性差,如人才安居工程;有的监督检查不力,潜在效应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如人才奖励补贴等;有的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既降低工作效率,又影响政策落地,如项目资助经费从申报到发放长达一两年。以科研院所改革为例,仍面临“定位不清晰”“前景不明朗”“扶持政策不惠及”等瓶颈制约,存在财政经费支持不足、“体制内”编制及职称指标不够等普遍问题;新型科研机构还缺乏明晰定位,导致这类机构要么“迈不开步子”,要么“迈了步子、吃了螃蟹却惴惴不安”。
创业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虽然深圳市VC/PE机构的发展在全国领先,但在总体上仍明显逊色于硅谷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如2015年深圳市吸引风险投资额131.5亿元,占全国比重仅为10.17%;同期硅谷吸引风险投资额为111.3亿美元,占美国比重高达42%。此外,深圳市在金融衍生品、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创新能力,也落后于新加坡、纽约、伦敦、香港等全球性金融中心。
4.人口总体素质和国际化水平偏低,配套环境有待改善
人口总体素质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距甚远。作为迅速建成的移民型超大城市,深圳市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从人口学历结构看,2015年深圳市初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70%,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常住人口的22.7%,远低于硅谷、香港、新加坡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如硅谷该比例为48%。这说明深圳市虽然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总体较强,但对外来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仍是突出问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缺乏,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顶尖科学家和领军型人才稀缺,与此有密切关系。2015年深圳市院士和“千人计划”共166人,不及北京(1800人)的1/10、上海(691人)的1/4,与南京(258人)、苏州(约200人)相比也有差距,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数仅为北京(4000人)的12.7%。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源泉,深圳市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很容易导致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不足,制约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才国际化水平偏低。国际经验表明,在培育和建设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构建高级劳动力国际流动模式至关重要,目前深圳市在此方面的差距很大。从常住外国人比重来看,2015年深圳约为0.2%,低于北京的1%、上海的0.73%、广州的0.36%,更远低于硅谷(37.4%)、纽约(36%)、新加坡(33%)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从取得有效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专家数量看,深圳有仅3300人,低于上海的6240人、北京的4986人。从留学回国人员数量看,深圳仅6万人,远低于北京的15万人、上海的12万人。从海外教师占比看,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仅为0.6%,而2012年,牛津大学超过40%、斯坦福大学达到65%、香港主要大学均在40%—50%。跨境人员流动的障碍,是形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深圳市虽然出台了大量吸引外籍高素质人才的政策,但较为重要的便利性指标——外籍人士入境免签政策却与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2016年深圳市护照只对50个国家免签,与新加坡的173个、美国的174个差距甚大。
吸引高端人才的配套环境有待改善。多数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对全球高端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与其完善的生活配套环境密切相关。深圳市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甚至难以“引得来、留得住”中初级科技创新人才。如深圳市政府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5%和3.9%,同期新加坡政府这两项比重分别为23.3%和15.5%。在医疗方面,深圳市“三甲”医院仅有12家,远低于北上广(均在30家以上);深圳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5张,仅分别为北京和广州的3/5、上海的2/5。在教育方面,深圳市基础教育公办小学缺口比例达1/3,升入公办普高的比例仅为47%。在住房方面,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一些生活在深圳的外国人反映,深圳商业化气息太浓,文化艺术气息欠缺,国际化购物餐饮等生活环境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5.城市定位及发展路径不够清晰,跨越提升有待破题
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提升,但城市定位及发展路径尚不清晰。深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及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圳提出努力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正在编制的最新一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提出,深圳要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创新城市、宜居幸福城市;新一届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深圳城市定位过多过杂且发展路径不清晰,特别是关于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以及指标体系还需要探索和破题,从改革开放试验区跨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转型路径如何选择仍存在巨大困难。
6.居民高端消费外流严重,消费市场整合能力不足
时尚精品消费平台不足。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普遍形成与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相配备的商业业态和消费环境,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高端消费目的地和时尚品牌输出地,目前深圳市在此方面的差距较大。深圳市商贸流通企业竞争手段仍是以价格竞争为主,商业模式、商业业态、商业管理等领域创新滞后,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高端消费聚集区和特色鲜明的体验型消费目的地,国际品牌优势也未完全确立,由此导致深圳市居民的大量精品消费外流香港甚至广州。据第三方机构调查,2015年深圳市居民境外消费额超过1300亿元,约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高端消费外流呈现加速趋势。时尚精品消费平台不足,导致本地高收入群体高端消费外流,也不利于提升城市品质进而汇聚全球创新型人才。
消费市场整合能力不足。高端消费的对外吸引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在规模能级、区域协调、支撑体系、对外拓展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全市人均GDP已达高收入国家水平,但服务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60%,与伦敦、纽约、东京、香港等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深圳市支撑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有待完善,服务业部分领域的部门、行业垄断问题仍然较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引领指导和监管作用尚未充分体现,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配套措施亟需跟进,如保税消费和免税店建设严重不足。深圳市高附加值新兴服务贸易占比不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较少,面向全球的服务网络尚未形成,与业内一流跨国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深圳市对珠三角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整合能力。
四、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总体要求
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是深圳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构想。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应将贯彻这个战略构想有效融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的战略行动,科学把握深圳乃至全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突出提升深圳市在推进创新驱动方面的领导地位、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的样板地位、在培育创新生态方面的先行地位。
1.战略思路和战略取向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按照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战略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前瞻未来,以提升全球开放、合作、创新能级为总牵引,以提升同粤港澳城市群的开放合作为主依托,突出发挥领军企业的引擎作用、创新型企业的主角作用、行业组织的带动作用、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率先培育链接全球、引领发展、彰显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富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中心,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的品质消费之都,着力培育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国际领先且有利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体系、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努力打造新时代具有全球影响、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更好地发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头雁”的作用。
全球领先的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主攻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突出自主创新、源头创新和引领创新。积极吸引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全球领先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或借鉴其经验,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转移转化机构集聚地。推进企业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资源整合、要素集成、市场凝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世界级、领袖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商业模式新的行业隐形冠军。
亚洲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领航区。建设亚洲领先的创新设计、公共检测、科技信息和专业技术平台,推进众创空间向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创新高地,亚太地区科技金融中心,率先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事业聚人、环境聚人能力,集聚一批战略型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和行业领袖人才。营造全球领先、亚洲特色、蓬勃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富有魅力的宜创宜居宜业环境,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对标国际的收入增长和品质消费先锋区。打造全球顶级、特色鲜明的财富集聚中心。创新精英阶层的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汇聚一批年薪百万、能冠全球的创新从业者。居民收入增速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全球创新型经济体前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加快消费结构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消费国际化、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战略目标与战略愿景
力争通过十余年的努力,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深圳建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创新资源密集区、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先行区、高收入群体和高创新人才集聚区,形成全球先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品质化创新之都。
到2025年,一批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规模与影响力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国际产业标准和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和产业化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3。在信息通信技术、生命健康、绿色经济等领域建成一批世界级、领袖型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5%,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接近国际一流城市水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等协调互动。形成更加优越的适应创新型人才的生产生活环境。
到2030年,初步建成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世界潮流,信息网络、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位居全球产业链高端,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半壁江山”,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全社会研发强度保持世界顶级水平,人均GDP、居民收入和消费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标准,具有深圳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形成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建设“深圳方案”。建成产业化能力强、市场化环境优、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国硅谷”。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系发达,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安康,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跻身世界创新型城市前列(见表4)。
表4 深圳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发展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五、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战略路径
对标国际一流大都市以及美国硅谷等世界前沿创新高地,深圳既不具备百年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不具备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特殊制度优势,更缺乏百年名校、大院大所等科教创新基础。因此,深圳迈向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行列的道路充满艰辛曲折,需要弥补的短板很多,必须选择独具特色、富有成效和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核心是要扬长避短,在产业基础及配套、外来人力资源供给、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积累的优势;在产业核心竞争力、生产生活及消费品质、原创科技成果、科教创新平台基础等方面,着力弥补当前乃至未来的短板;直面前期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开始弱化、开放向纵深推进动力不足等问题,聚焦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从以下8个方面实施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现向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跨越,努力打造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头雁”,培育作为全球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排头兵”的功能。
1.培育链接全球、引领发展、包容多元、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紧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机遇,顺应粤港澳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历史潮流,促进区域内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打造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
打造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紧密跟踪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核心产业跨越发展,前瞻布局前沿高端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共生的信息产业集群。依托互联网龙头企业,鼓励移动社交、移动支付发展,发展壮大分享经济。超前谋划生命信息、高端医疗、航空电子、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前沿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加大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价值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聚化、智能化发展,壮大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学影像、基因技术、细胞治疗、新能源汽车、高端材料、数字内容、高效储能等领域,提升先进技术的创新与集成能力。培育壮大蓝色经济,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优先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水淡化等产业,打造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引领区。
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国际化、高端化、集群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品质化、品牌化发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服务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网络发展新格局,强化服务业整合资源、集成要素、凝聚市场的能力。促进服务业与文化、科技、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引领创新、支撑发展和辐射带动的能力。增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创新、国际物流枢纽和创意设计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国家推进“深港通”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专业性保险公司,培育再保险市场,鼓励保险资金探索和拓展在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运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风投创投中心,探索成立科技保险机构,鼓励VC/PE投向初创期及种子期公司,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担保增信、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提升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商贸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推动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市场化发展,积极增强信息资源交流和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中心。促进旅游服务多样化发展,体育、生命健康和教育服务产业化发展,家庭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精细化、便利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
打造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充分利用粤港澳地区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推进优势传统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提高产品价值含量,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以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率。以黄金珠宝、钟表、服装、眼镜、家具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改造,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加大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发展产业基金、创投基金、金融控股、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投资贷款联动、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资产证券化等服务产品,建立健全适应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
2.加快建设对标国际、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增长和品质消费先锋区
把握现代商贸模式变革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围绕提升品质消费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消费环境改善带动消费潜力释放,培育商贸流通新模式新业态,扩大商贸流通对内对外开放,以新标准、新产品及高质量促进新需求,加快建设展示时尚、引领潮流的国际商业中心和消费目的地,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的品质消费之都,为深圳加快建设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提供战略支撑。
强化高品质消费环境建设。以现代化便民化商贸流通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领域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实施代表高品质的“深圳标准”认证标识,塑造商贸流通发展新品质。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构建“国际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特色商业街区”有机衔接实体消费商业体系及“国际商贸功能区—市级商贸功能区”有序链接的商贸批发体系,形成以消费升级需求为中心的“多层级实体商业+互联网商业”的新型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建成罗湖“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强化福田中心商业区、南山后海商业中心、宝安中心商业区、龙城中心商业区、龙华新城商业中心等市级商业中心辐射功能。建立健全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机制,以本土优势行业领域为重点增强本地品牌产品供给,重点创建黄金珠宝、时装、钟表、机器人等知名品牌示范区,在家政、教育培训、婚纱摄影、医疗美容等服务领域培育知名服务品牌。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高端优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培育现代商贸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发展,引导大型业态体验化、中型业态专业化、小型业态功能化,增强实体店体验式、全程式服务能力。支持实体商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店铺数字化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推广面向购物、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推进发展消费者到制造商、社交式商业、媒介对消费者、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以罗湖“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福田中心商业区为重点,构建智慧商圈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商业中心区配套管理服务智能化。创新新兴消费供给方式,加强以“情景式、社交化”为特征的业态跨界融合,拓展体验性服务消费。鼓励发展买手制百货、体验型购物中心、主题概念店等新兴时尚业态,提升时尚消费有效供给水平。扩大互动媒体、网络阅读、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信息消费,培育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业态。强化体验式服务,推进商贸流通关联产业跨界融合,打造一批集休闲、旅游、购物、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特色鲜明的体验消费节点。
发展国际化高端商业。大力实施深圳时尚之都打造工程,通过搭建国际国内时尚发布平台、举办时尚相关主题活动、打造时尚集聚生活空间等,重点办好国际时装周、时尚家居设计周、工业设计大展等活动,推动深圳成为体验国际时尚的消费目的地。面向高收入人群个性化消费需求,以高端珠宝、时尚服饰、名牌汽车、高端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私人定制服务为重点,促进高端定制消费发展,打造深圳高端定制服务品牌。以罗湖“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太子湾国际滨海商业中心为引领,引入国际商业品牌,扩展高端商业空间,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先行区和新消费引领作用示范区。完善全球采购批发体系,依托电子信息及黄金珠宝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华强北—深业上城消费电子国际商贸区和水贝—布心黄金珠宝国际商贸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产品和黄金珠宝国际交易中心。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为核心,创新跨境消费服务模式,推广“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模式,打造集进口商品展示、保税仓储、分销配送于一体的展示交易平台,形成汇聚全球知名消费平台的国家级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逐步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3.打造重点突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高地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改革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促进政、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和高效互动,打通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率先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价值纽带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努力打造全球顶尖的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首选地。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结合华大基因、光启研究院、深圳先进院等成功建设案例,进一步总结已获得较好实践效果的“四位一体”“三无”(即无行政级别、无运行经费、无编制)“四不像”管理模式等经验,借鉴浙江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新模式,采取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打破常规、创新机制,鼓励社会各类机构再建设一批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制。加速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明确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加强市场化运营能力建设。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理事会等管理和运行制度,增强研发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科研院所的研发水平和整体创新效率。开展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模式改革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披露与管理制度,实行技术经理人市场化聘用制,建设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梳理科技成果资源,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和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允许协议确定科技成果交易和作价入股价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提高科技成果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重,落实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探索科研机构、高校领导干部正职任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股权的代持制度。
打造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包转化基地。新建科技成果中试载体,提供从实验研究、中试熟化到生产过程所需的仪器设备、中试生产线等资源,开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鼓励深圳高新区及各区(新区)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建设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产业需求进行转移转化,在新兴产业领域转化应用一批国家科技成果包技术,打造国家技术转移转化集聚区和跨国技术转移战略高地。加快将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建成区域性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重点提供技术转移全球交易、知识产权运营、技术项目中试熟化、国际并购等服务。
加大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力度。支持设立深圳知识产权法院,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并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故意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深圳中心,加快建设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进或培育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通国际知识产权引进高速通道,精准对接技术需求与供给。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高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投入,支持中介机构拓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增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建立预警、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
4.夯实产业引领、能力本位、适用为重的教育培训体系
把握中国由“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大趋势,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创新驱动能力建设的中高端人力资源队伍。
打造创新创业培训高地。围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服务链、政策链等“五链”融合,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众创空间,扶持一批服务完善的支撑平台,集聚一批创新活跃的高端创客,培育一批活力迸发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双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孵化器,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交空间。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加快构建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企业融资、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活动加速发展,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
健全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体系。顺应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借鉴德国、瑞士等国先进经验,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推进多元、多层次、广覆盖的基地化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推进高校和龙头企业联合筹办高级技师职业教育学院。全面引进德国巴伐利亚州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推动中职课程合作、职业院校教师赴德培训、职业教育研究和师生交流等。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设定年度计划建设若干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服务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创新创业服务业领军人才。
构建与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相呼应的高等院校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学院。推动现有高校加快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加快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省市共建,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学科专业,建设高水平大学。依托境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聚焦重点科技产业创新方向,推动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建设,积极推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名校深圳校区的办学筹备工作。加快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湖大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
进一步提升包容创新的移民文化。依托深圳国际创客周等双创活动,加强对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创新成就的宣传推介,树立一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团队典型,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支持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建设的良好氛围。借鉴国际经验,深化面向全球开放的制度创新和改革试验,拓展提升开放空间,促进开放、发展、增加市民可获得感的良性循环,巩固和升级包容创新的移民文化。
5.有效集聚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实干家和富有创业能力的创新思想家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方针,筑牢创新根基,着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机制,加快构建需求导向、适用为重、共享发展、开放包容的人才结构。加速集聚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集聚地,创新创业人才交流提升的“乐土”。促进一批战略型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和行业领袖人才脱颖而出,为形成居于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前沿的大学、研发机构和独角兽企业提供强劲支撑。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培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瞄准世界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前沿,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支持培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业家拓升国际视野,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和宜创宜业宜居的发展环境。以营造环境为先导,培育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企业培育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培育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积极稳健地提高国有企业经管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选择若干家市属中小企业开展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试点。
创新人才举荐和评价制度。完善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认定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积分制认定办法。加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双自”政策叠加与联动优势,率先在前海开展人才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推进国际人才吸引、服务、奖励、创业、宜居、评价等方面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探索建立具有国际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和技术移民积分制度等。
完善人才服务配套体系。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探索建立新型人才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加大人才住房供给,加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配租配售力度,给予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创新境外人才住房公积金政策,符合条件的在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强化人才医疗、子女入学保障,完善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待遇,鼓励符合条件的医院、诊疗中心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加入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网络系统。按照《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子女入学解决办法》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深圳高层次人才的非深户籍子女享受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加大国际学校建设力度,办好已开展国际课程实验的民办高中学校。
建设前海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出入境居留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实施公安部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并涉及外国人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永久居留证签发等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开展在粤外籍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试点,建立健全国际通行、开放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与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有效衔接,对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措施。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设立离岸金融、信息服务、物流等科技服务企业。简化来深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办理入境、居留及永久居留证办理程序,为外籍人才和专家提供居留和出入境便利。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联合港澳探索推进国际人才职业资格的有效互认或先认。试点外国专家在深就业分类管理,提供差异化管理和服务。
6.创新现代产业监管方式和新兴产业监管理念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依托深圳及香港产业发展基础,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探索顺应分享经济、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细胞治疗等新兴行业发展需求的监管模式。
积极探索信息经济领域新监管模式。争取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市,顺应分享经济、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等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创新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税收保险等思维方式,突破相关政策制约,探索促进信息经济发展的制度规则和管理机制,打造信息经济高地。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允许在现行政策、法规框架内,创新数据共享模式。
加快建设生命健康领域先行试验区。力争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区建设国家生命健康产业试验区,实施生命健康“大科学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学检测技术应用推广,支持人成体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先进生物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探索相关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支持制定深圳市创新医疗条例,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深圳市指定医院有条件地实施创新性医疗技术,推进有良好前期研究数据支持的技术在临床扩展应用。支持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快速审批,支持设立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深港分中心,建立深港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基地,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应用和审批试点。
大力开展金融领域服务模式和监管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加大金融领域服务模式和监管创新改革的试验力度。争取新设以服务科技创新为主的民营银行,建立灵活的运作、考核和分配机制,探索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银行信贷产品,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吸引富有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经验的海外股权投资机构参与试点,拓宽资金来源和使用渠道。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银合作信用贷款试点。
7.纵深构建开放包容、分工协作、互惠共赢的区域竞合关系
始终在全球坐标系下谋划开放布局,把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塑开放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积极谋划新时期新背景下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以区域协同联动为支撑,实现更高水平内外联动和双向开放。
拓展深港澳紧密合作新空间。利用良好的市场化和企业创新基础,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向知识创新延伸,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拓展,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继续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发挥排头兵作用,率先建成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国际化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全方位加强与香港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打造深港基金小镇,探索深港VC/PE通。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开展产学研深度对外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吸引香港乃至世界一流大学与深圳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加强与澳门在文化创意、特色金融、旅游等领域合作,联手开拓葡语国家市场。
开创与内陆腹地经济合作新局面。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通战略通道,全面加强产业经贸与能源资源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协作配套,进一步提升与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战略合作层级。推进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建设,建设若干跨区域共建的低碳发展合作试验区和产业园区。深化深圳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其他战略区域的合作,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拓展发展空间。
建设“一带一路”重要开放枢纽。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深圳地缘、商缘、人缘优势,以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夯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撑。加强与沿线节点城市的合作,积极参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携手开拓中亚、南亚市场。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产业的创新合作,加快与沿线国家产业融合和互补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数据中心和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海上丝绸之路科技合作与转化中心,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进海港、空港、信息港等多港联动,打造设施先进、水平一流的国际空港。推进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经贸合作区、招商局中白商贸物流园区等重点中外合作园区建设。
8.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高质量的创新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支持深圳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争取国际、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在深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完善先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基因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药物研发、产业化、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超前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争取国家信息、生物等国家实验室落户深圳,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创新攻关。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规划建设未来网络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和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建设,加快建设深圳综合细胞库、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聚焦产业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载体落户深圳。
建设全域覆盖的高速网络设施。实施“宽带深圳”行动计划,构建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加快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推动城域网向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方向升级。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和演进升级,加快5G试验网建设并启动商用,强化公共区域免费无线局域网高速和广域连续覆盖。全面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超前布局和商用。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推动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国际互联互通合作,建设前海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深度参与国家多轨道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探索气球、飞艇等高空覆盖新方式,推动空天地网络一体化发展。
注释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郭怀英副研究员也参与了本项目研究。②“6个90%”即90%的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职务发明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以及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