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调控和环境互作
——第二届“幼龄反刍动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9-01-22夏千童王礞礞

中国乳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乳犊牛月龄

文/本刊记者 夏千童 王 晶 王礞礞 高 然

编者按:我国是牛羊养殖大国,反刍动物养殖业是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产业,但生产效率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幼畜培育不到位是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幼畜生理及营养学科发展,提高幼畜培育技术,2018年10月22~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中国乳业》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幼龄反刍动物’国际研讨会—营养调控和环境互作”在北京举办。内容涉及奶牛、肉牛、牦牛、水牛、肉羊、毛绒羊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并分为区域性幼畜培育技术、母畜健康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消化道微生物、幼畜培育技术、幼畜营养调控、幼畜营养与环境控制等六大专题。本文将其中的精彩报告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屠焰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Otto Kaufmann

阿尔伯塔大学教授Leluo Guan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SatoshiKoike

英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Yan Tianhai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John Cone

美国新罕什尔大学副教授André F. Brito

我国幼龄反刍动物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刁其玉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少年强,国家强,培养下一代至关重要”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人,也可聚焦于动物的幼龄阶段。幼畜的培育决定成年阶段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中国牛羊产业体量大,是畜牧业重要支柱产业,羊存栏3.0 亿只,牛1.3 亿头,每年约1 亿只羔羊和6 000 万头犊牛出生。由于犊牛、羔羊培育理论和技术基础薄弱,生产中存在幼龄畜哺乳期长、成活率低、增重慢,优秀后备牛羊不足,饲养效益低于国际水平。幼龄畜(犊牛、羔羊)培育的关键技术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从非反刍到反刍阶段的胃肠道发育机理;幼畜饲养标准和营养调控技术以及早期断母乳技术配套饲养设施和管理规范;幼畜培育技术包括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科学培育技术的生产实践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团队在幼龄反刍动物培育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在幼畜培育技术理论方面,揭示了犊牛、羔羊从非反刍到反刍阶段的胃肠道发育机理,阐明了培育方式对肝脏及肠道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构建了胃肠道定向发育调控技术,创新了幼畜培育理论;在幼畜日粮的研发与配制技术方面,提出了以氨基酸平衡为核心的犊牛、羔羊营养推荐量,犊牛、羔羊植物性饲料原料利用的使用技术,以及系列营养调节剂;在早期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方面则以犊牛、羔羊早期断母乳技术、配套饲养设施和标准化管理规范为一体,发明了犊牛、羔羊早期培育关键产品—代乳品,并获得多项专利,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在早期培育技术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幼畜培育理论的建立,制定了我国的国家标准《犊牛代乳粉》和行业标准《羔羊代乳料》,断奶技术产品——代乳品,已经进行了产业化生产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等称号。“犊牛早期培育技术”和“羔羊早期断奶及人工哺乳技术”分别成为2016年和2017年原农业部主推技术。基于幼畜的研究,积极进行理论探索,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团队2016年成功召开了“第575次香山科学会议——幼龄反刍动物早期培育关键科学问题及实践应用”和“第一届幼龄反刍动物国际研讨会——生理和培育技术”会议。同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广泛开展长期合作与交流。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农业丰收奖、大北农动物营养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励。

幼畜培育技术对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犊牛早期断奶营养管理技术方面,与首农畜牧、现代牧业、中地牧业、天津嘉立荷牧业等牧场开展合作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制定了后备牛培育目标和科学的饲喂方案,制定培育标准和技术手册,进行养殖设施升级和初乳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在羊、肉牛、水牛和牦牛方面,也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随着规模化养羊大面积展开,羔羊早期培育技术效果显著,肉牛、牦牛和水牛早期培育技术也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通过幼龄反刍动物早期培育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犊牛成活率提高至95%以上,出生60 日龄时,日增重提高到790 克,生长指标合格率提高到96.5%,后备牛首配月龄提前到13.5 个月,泌乳牛产奶量逐年提升。

今后关于幼畜培育研究,主要还是聚焦于非反刍向反刍阶段转变的生理研究,瘤胃发育与微生物发展以及表观遗传学与幼畜培育等方面。

犊牛早期断奶营养管理技术进展

屠焰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犊牛阶段复胃发育较快,随着日龄的增长,瘤网胃占复胃的比例逐渐升高,皱胃占复胃的比例则逐渐下降。犊牛因外部生活环境变化、日粮形态变化以及犊牛自身消化道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免疫力未完全建立等原因,导致采食量不足和消化系统紊乱。因此在犊牛疾病而体况不佳时,应延长哺乳期,断奶前最后1 周逐渐减少奶液饲喂量和次数,需要用专业的眼光来正确判断断奶时机,体重在85 千克或精料日采食量达到1.0~1.5 千克进行断奶,断奶前应当让犊牛尽早适应固体日粮。关于犊牛固液饲料饲喂、粗饲料的来源等对犊牛早期培育至关重要。

犊牛阶段固液饲料消化方式不同,液体饲料通过食管沟直接进入皱胃,固体饲料通过瘤胃-网胃-瓣胃后进入皱胃,经过微生物发酵。前人研究发现,液体饲料饲喂量过高会导致犊牛固体饲料采食量、总营养物质采食量和体增重下降,而液体饲料饲喂量过低则会导致前期营养供应不足,未来生产性能降低。因此需要确定适宜的固液饲料饲喂比例,来实现生长潜力最大化,因此开展了固液比例饲喂模式对犊牛生长和胃肠道发育影响的研究。试验分为高液体组,对照组和高固体组,三组间总干物质采食量一致。结果发现,高比例固体饲料饲喂模式通过增加了断奶后犊牛的DMI,改善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体重和日增重。提高了犊牛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提高了瘤胃VFA浓度,促进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高液体组相比,高固体组犊牛的瘤胃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结果表明,哺乳期间,提高固体饲料采食量有利于犊牛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稳定;过高的固体饲料采食量,有影响肠道发育的可能性,适宜的采食量可促进犊牛断奶后对日粮类型转变的适应性。

犊牛饲喂中,粗饲料是影响犊牛生长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粗饲料中的NDF能够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有利于胃肠道发育,适宜的NDF/NFC水平能够促进犊牛的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但NDF也不宜过高,一般不应饲喂长草,容易损伤瘤胃,对生长不利。为此开展了饲粮中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来源对奶犊牛影响的研究。试验选用平均日龄为100 天的荷斯坦断奶犊牛30 头,分别饲喂大豆皮和苜蓿,每组15 头。结果发现,苜蓿组犊牛饲料转化率升高,但大豆皮组犊牛瘤胃VFA和氨态氮浓度提高,乙酸比例降低,丙酸和丁酸比例升高,乙丙比降低;研究还发现,NDF来源影响了犊牛复胃的发育,犊牛瘤胃液代谢物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在6 月龄前荷斯坦犊牛饲粮中以大豆皮代替苜蓿干草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犊牛瘤胃液pH值从饲喂苜蓿的6.71降低到了5.72,低peNDF含量饲粮会导致瘤胃发酵中VFA产量激增,同时降低反刍次数,也减少了唾液分泌对瘤胃液的中和作用,这是否会对犊牛产生其它影响,尚需要更多的观测。

总结以上两个试验研究,哺乳期犊牛需要较高的固体饲料,饲粮中的NDF作用不可忽视,幼畜阶段营养影响犊牛未来的机体发育。

从犊牛到高效奶牛——动物出生早期培育要点

Otto Kaufmann教授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犊牛断奶前这一时间长度只占一生的2.6%,在奶牛群占平均使用期限的3.8%。但断奶前犊牛的各项发育会影响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如内脏器官发育,早期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等。犊牛刚出生时,各器官占体重百分比很小,处于异速生长阶段,此阶段的培育对犊牛器官生长尤为重要。此外,由于犊牛抵抗力较弱,极易感染病菌,肺炎和腹泻是犊牛阶段患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两大疾病。此外,数据统计表明,不同农场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技术也导致犊牛的生长及发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综上,犊牛的早期培育应注意几个关键点:①促进主动免疫系统发育,加强初乳饲喂管理;②满足能量和蛋白需要;③发展对动物有利的饲养技术;④卫生生产;⑤对每头犊牛进行观察。

首先,促进主动免疫系统发育,加强初乳饲喂管理。初乳是预防犊牛感染疾病最重要因素。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犊牛出生时没有任何免疫力,为了弥补犊牛出生时的免疫空缺,犊牛需要摄入抗体。出生后4 小时内应立即饲喂初乳。饲喂犊牛前,应检查初乳质量好坏,将病原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保证出生和挤初乳时干净清洁,且至少含有50 克/升抗原。此外,应保证出生后立即饲喂,尽可能多喂,建议饲喂量为体重的8%~10%,保证3 天的母乳饲喂,然后喝混合母乳。初乳抗体能防御全身感染,其中初乳抗体(IgA)可保护犊牛免于局部肠道感染,这一功能只能通过母体免疫来加强,或者通过犊牛吮乳期多喂给首次挤出的初乳(存储的初乳)来实现。

犊牛培育分为断奶前及断奶后两个阶段。断奶时应保证犊牛体况良好,体重达到初生重的2 倍(大约60日龄),内脏器官发育迅速健康,代谢良好。犊牛出生后前3 周主要采食液体饲料全乳(pH值5.3~5.5),早晨将奶桶装满8 升牛奶,傍晚再往奶桶加入8 升,每天清洗1 次奶桶(自由采食)。出生后4~10 周,主要采食代乳粉,伴有固体开食料(自由采食)。值得重视的是,犊牛出生后80 天内的日增重与其首次泌乳时的产奶量具有一定正相关作用,日增重越大,其首次泌乳时的产奶量越多。

第二,犊牛的培育应实行集约化饲养。集约化饲养可满足犊牛生理和行为需求,如社会交往、互相学习、体况锻炼;较早地采食较多的固体饲料;总体上节约劳动力和成本,可更有效的饲喂和观察动物,需要空间也更小;犊牛断奶前采用集约化饲养,自动饲喂器喂奶可控制牛奶摄入量,可分析评估动物不同行为,如喝奶频率、靠近奶瓶的次数以及喝奶速度;此外,可在电脑上进行行为特征和牛奶摄入量的计算,为奶农提供信息。

综上,犊牛培育的中心目标是培育出终生生产性能高的高效奶牛,而其前提是犊牛在不受外界干扰下进行集约饲养,内脏器官发育健康,患病率低。为实现这一目标,要进行恰当的初乳管理,在断奶前饲喂高质代乳粉和固体饲料,并保证犊牛饲养环境(圈舍、管理)适应幼龄犊牛的需求。

初乳饲喂方式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Leluo Guan教授 阿尔伯塔大学

养殖业中犊牛死亡率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造成犊牛死亡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关节问题、分娩问题、呼吸问题和腹泻等,其中腹泻致死的比例占到了50%以上,造成高比例腹泻的内在原因是犊牛肠道健康的受损,肠道健康主要包括正常稳定的肠道微生物、有效的免疫屏障和有效的营养物质吸收等。

多项研究表明,犊牛时期肠道微生物能够影响犊牛免疫力,因此清楚犊牛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肠道微生物菌群随犊牛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尤为重要。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使用粪中分离的微生物作为肠道微生物并加以研究,但近期有研究证明,饲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和胃肠道黏膜上的微生物存在差异,而不同肠道区域的微生物也存在着差异。所以使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去代表肠道微生物是不可取的。

在瘤胃上的研究已经证明,瘤胃中短链脂肪酸(SCFA)的浓度与瘤胃中微生物存在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犊牛断奶前后肠SCFA浓度随日龄递增,42日龄犊牛后肠道SCFA浓度显著高于7 日龄犊牛后肠道SCFA浓度,随后的研究证明,SCFA的增加与后肠黏膜上的细菌显著相关,而与食糜中的微生物无显著相关关系,这又一次证明了后肠黏膜微生物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初乳作为犊牛的营养来源不仅提供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还存在着生物活性因子,如生长激素、胰岛素,也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所以初乳的不同饲喂方式一定会对犊牛造成影响,包括初乳的饲喂时间、饲喂量、是否加热处理等。

研究不同初乳饲喂方式对犊牛结肠微生物的影响证明,热处理组与无初乳组以及饲喂无处理初乳组相比提高了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并降低了大肠杆菌的相对丰度,证明出生后12 小时内不同初乳饲喂方式会影响犊牛后肠道上微生物的形成,其中热处理初乳对促进犊牛后肠道健康具有优势。

在生产实践中饲喂初乳的时间会略有不相同,已经有研究证明,出生后12 小时饲喂初乳会减少小肠微生物相对丰度以及特定微生物的定植,但犊牛出生12小时内的回肠微生物对早期黏膜免疫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试验在犊牛出生后0、6和12 小时时饲喂初乳研究不同饲喂初乳时间对犊牛回肠微生物组成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乳饲喂时间在出生后12 小时会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的减少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数量的增多。

奶牛犊牛和青年母牛的氮利用

André F. Brito副教授 美国新罕什尔大学

蛋白质是日粮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对动物机体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粮蛋白部分被瘤胃降解为氨、氨基酸和肽,另一部分经过瘤胃(过瘤胃蛋白)在后肠道降解为氨基酸吸收利用。犊牛早期由于食管沟反射,蛋白不能进入瘤胃降解。瘤胃向后肠道排出的氮素有过瘤胃蛋白、微生物蛋白和内源性蛋(瘤胃壁脱落物)。由于机体吸收利用蛋白质的能力有限,若饲喂高蛋白日粮,会导致粪氮、尿氮增加,污染环境。氮的摄入量与尿氮呈显著正相关。

犊牛的培育非常重要,对其一生都会有影响,好的饲养方案至关重要。

常规化的犊牛饲喂方案:在断奶前,限制牛奶和代乳粉的摄入量,多饲喂固体饲料,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减少腹泻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推荐标准为:全奶按犊牛体重8%~10%饲喂(4~5 升/天)、代乳粉按体重1.0%~1.5%饲喂(454~567 克/天)+开食料;增重可达0.3~0.4 千克/天;断奶前增加开食料摄入量,可确保断奶后增重和采食量持续稳定。在8 周龄前,高蛋白开食料的摄入量低于低蛋白开食料。通过测定消化率,发现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的消化率高蛋白日粮显著低于低蛋白日粮。通过屠宰发现,“牛奶+精料”的饲喂模式更有利于瘤胃的发育,瘤胃重量、瘤胃乳头长度显著大于单奶牛饲喂模式,并且血液β-羟基丁酸、淀粉分解菌、丁酸、乳酸都显著增加。

集约化的犊牛饲喂方案:牛奶和代乳粉的提供量更符合犊牛实际摄入量,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减少疾病发生。推荐标准:全奶按犊牛体重的20%饲喂(8~16 升/天)、代乳粉按犊牛体重的2~3 倍饲喂。饲喂代乳粉的犊牛增重可达0.6~1.0 千克或者以上,饲喂全奶的犊牛增重为0.8~1.2 千克/天。

给公犊牛饲喂不同蛋白含量的代乳粉,高蛋白组的体重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高蛋白组的蛋摄入、尿氮、氮沉积、机体蛋白增加量均显著高于低蛋白组。机体脂肪增加量、开食料摄入量都与代乳粉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干物质摄入量与代乳粉蛋白含量无显著关系。高蛋白代乳粉组犊牛的腰角高、体高、血液β-羟基丁酸均高于低蛋白组。

给犊牛饲喂不同蛋白和脂肪含量的代乳粉,发现适当增加代乳粉中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氮沉积与代乳粉中蛋白和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于限饲青年母牛,增加日粮能量能促进氮的利用效率,但在集约化饲喂的青牛母牛,增加日粮能量不能促进其氮利用效率。

日粮对新生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发展的影响

SatoshiKoike教授 日本北海道大学

奶牛从犊牛阶段采食液体饲料到断奶后采食固体饲料及补饲干草的采食转变,瘤胃的发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瘤胃的酶活性和发酵能力的变化、细菌群落的发展,在日粮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犊牛出生7 天时,瘤胃占所有胃室的30%,90 天时占70%,成年后达到90%。

瘤胃pH值、NH3-N、VFA浓度在奶牛成长过程中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瘤胃pH值在10 日龄时趋于稳定;NH3-N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瘤胃内氧化还原电势在3 日龄时已达到成年动物水平;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出生后增加,在15 日龄时趋于稳定,乙酸和丙酸浓度表现一致,但丁酸浓度一直趋于稳定水平。瘤胃酶活主要表现为木聚糖酶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在36 日龄时趋于稳定;脲酶在29 日龄时趋于稳定;淀粉酶先增加至15 日龄时趋于稳定;蛋白酶先增加至19 日龄时趋于稳定。

在奶牛生长阶段,瘤胃细菌群落的变化非常大。哺乳期犊牛在21 日龄前瘤胃菌群处于不稳定状态,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其中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在21日龄时瘤胃菌群处于稳定状态,部分功能菌群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变化,这与日粮、应激等有关。此外,微生物的变化也导致瘤胃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及拟杆菌门是瘤胃微生物的三大主要类别,随着日龄的生长,其菌群数量发生了显著改变,但各区系微生物的功能仍保持稳定,并无显著变化。

日粮类型对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采食谷物饲料犊牛的体重及瘤胃乳头发育优于采食干草饲料的犊牛,瘤胃容积却相反。丁酸在瘤胃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促进犊牛的生长及刺激瘤胃乳头的发育。通过对两组哺乳期(1~3 月龄)犊牛分别饲喂低能量和高能量日粮,在不同月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10~14 月龄淀粉分解菌减少,14 月龄后增加;高能量处理组纤维分解菌一直在增加。

综上,瘤胃酶活性和发酵能力的变化及细菌群落的发展决定着其消化能力,瘤胃功能在3~4 周龄建立,丁酸是犊牛瘤胃发育的关键发酵产物。尤其是在哺乳期或生长期,日粮类型可改变瘤胃微生物区系。

不同生长阶段后备牛甲烷排放规律

Yan Tianhai研究员 英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科学研究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温室气体增加使全球变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越来越大。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CO2、CH4、N2O的浓度比工业革命以前增加了约26%、148%、8%。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变暖,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全球资源的分布产生了影响。有资料显示,1961~2003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1.8 毫米/年。自1978年以来,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平均每10 年缩小2.7%。1906~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0.18)℃。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排出体外,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同时也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有数据显示,2%~12%的能量随CH4的排出而损失掉。奶牛6%~10%的饲料能量随CH4的排出而损失掉,肉羊8%~10%的能量转变为甲烷能排出体外。降低反刍动物CH4的排放量,既可以减轻全球变暖的压力,也可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研究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和能量代谢显得尤为重要。

后备牛的日增重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研究发现,6~22 月龄的后备牛随着月龄的增加,体重和采食量显著增加;但日增重在18 月龄前是显著增加的,18月龄以后显著减小。后备牛生长到18 月龄时,身体各部位的发育已到顶峰。

后备牛正是长身体的阶段,能量利用效率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6~22 月龄的后备牛随着月龄的增加,DE/GE、ME/GE均无显著差异。各月龄阶段代谢能和能量平衡之间、维持净能和维持代谢能之间均有显著线性关系。

6~22 月龄后备牛甲烷排放规律:随着月龄的增加,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甲烷排放量/代谢体重显著减小,甲烷排放量/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甲烷能/总能显著线性减小;采食量和总能摄入量与甲烷排放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不同月龄阶段母牛与公牛的甲烷排放量无显著差异。累积甲烷排放量(每头牛1 年的甲烷排放量)与月龄和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与总累积甲烷排放量有显著二次方关系。

综上所述,甲烷排放与月龄、体重、采食量、总能摄入都呈显著正相关;生长奶牛性别对甲烷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

用真菌来提高粗饲料利用价值

John Cone教授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奶牛出生、断奶到配种怀孕大约要经历22 个月,青年母牛1~10 月龄饲喂草料或苜蓿干草,随着年龄增加,奶牛对饲粮中NDF的消化率显著增加,10 月龄后只饲喂优质的牧草青贮,因此奶牛饲喂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粗饲料。随着乳制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和各联盟、国家政策的影响,欧盟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使用废弃物和副产品生产的粗饲料,这种粗饲料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碳氢元素,可以被有效使用,而木质素因为没有氧气不能降解,会影响瘤胃发酵过程,不能被使用。因此该饲料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导致饲料价值偏低。

降解粗饲料纤维的方法多种多样,真菌是唯一能降解木质素的有机体,由于真菌在营养生长过程中会定植到基质上,这个好氧过程可以有效打开基质细胞壁,实现木质素的降解和改变。

试验使用一些有效真菌对基质进行7 周的预处理,每周取部分处理后的基质干燥磨碎放到缓冲瘤胃中培养72 小时,整个厌氧微生物过程产生的发酵气体被收集测量用于计算降解度。结果显示,一些真菌能够特异性降解或改变细胞中的木质素,改善低质饲料,其中以香菇、杏鲍菇和虫拟蜡菌的处理结果最佳。

如何保存真菌处理后的有机体是试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试验分别将麦秸、高压麦秸、接种香菇的高压麦秸和接种虫拟蜡菌的高压麦秸厌氧处理80 天,观察0~80 天各处理组pH值变化,数据表明,真菌处理后的秸秆pH值低于3.6,因此,真菌处理的有机体只需排出空气便可长时间保存,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和真菌培养特点来看,使用真菌发酵粗饲料有很多优点,包括制作过程可控且清洁,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花费低、适宜小型农场,同时,真菌发酵后的粗饲料可以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产肉率和产乳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等。真菌处理的物质可用做反刍动物饲料,除此之外,也可用作生物能(甲烷,乙醇)和作为化工基础(葡萄糖、乙醇、乳酸、生物塑料等)。这说明真菌不仅能改善低质饲料,提升饲料的利用价值,还能开发多种生物和化工资源。

猜你喜欢

初乳犊牛月龄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