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夏菜娃娃菜—青花菜二种二收高效栽培技术
2019-01-22梁顺有丁明元杨桂玲蒋卫杰
梁顺有 丁明元 杨桂玲 李 强 蒋卫杰*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甘肃省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临泽 734200)
娃娃菜、青花菜是甘肃张掖夏菜主要外销的蔬菜品种,当地利用拱棚、露地栽培实现了娃娃菜—青花菜二种二收高效种植,延长了产品的供应周期。该模式利于土壤熟化,技术成熟度高,在张掖推广近1 333.3 hm2(2万亩),每667 m2效益近1.1万元。
甘肃省张掖市素有“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企业齐心打造“金张掖夏菜”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包括娃娃菜、青花菜、西芹、松花菜、莴苣、甘蓝等20余种蔬菜品种,201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3万hm2(64万亩),产量226.7万t。当地利用钢架拱棚、露地栽培实现了娃娃菜—青花菜二种二收高效种植。利用拱棚进行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可延长娃娃菜、青花菜的市场供应期和产业链,利于市场竞争。二种二收种植模式在张掖推广近1 333.3 hm2(2万亩),娃娃菜每667 m2产量5 500 kg以上,青花菜每667 m2产量1 300 kg以上,每667 m2总收益近1.1万元。该种植模式利用娃娃菜收获后的高温天气进行短暂休耕,利于土壤熟化,技术成熟度高,经济效益好,还能减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种植面积占全市夏菜生产的14%左右。
1 茬口安排
1.1 钢架拱棚栽培 早春茬娃娃菜1月底、2月初在日光温室育苗,苗龄35~40 d(天),3月中下旬适时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下旬收获;接茬青花菜6月中上旬开始育苗,苗龄35 d(天)左右,7月下旬、8月初定植,10月上旬至11月初收获。
1.2 露地生产 春茬娃娃菜于3月中旬在日光温室育苗,苗龄35~40 d(天),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初收获;接茬青花菜于6月初育苗,苗龄35 d(天)左右,7月中下旬定植,9月底至10月中旬收获。
2 品种选择
娃娃菜选择早熟、叶球美观、抗逆性强、耐密植品种,如春玉黄、盛世金童等。
青花菜选择株型直立、大小适中、侧枝少、花球圆润均一、蕾粒大小均匀、耐热性强的中早熟品种,如炎秀、青秀、中青10号等。
3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穴盘规格为72穴或105穴。育苗温室的夜温稳定在8~10 ℃以上时为育苗适期,夜温过低娃娃菜易通过春化。娃娃菜早春育苗时,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短,苗龄相对长一些;青花菜夏季育苗时,由于昼夜温差小、光照时间长,则苗龄相对短一些,但要加强通风炼苗,育苗温室白天温度保持在24~26 ℃,夜间15~18℃,相对湿度70%左右,防止幼苗徒长。
3.1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 d(天),然后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0.3%的比例拌种。包衣种子不需要拌种,可直接播种。
3.2 基质消毒 选用商品育苗基质。配制75%百菌清(达科宁)800倍液,在对基质加水拌湿时,边喷雾边搅拌,使基质含水量达70%左右(手握成团,但指缝不出水为宜),堆闷8~10 h(小时)后装盘。装盘前先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穴盘30 min(分)消毒。
3.3 播种 采用育苗播种一体机装盘播种。人工装盘时要施加外力保证基质紧实、穴格清晰。每穴播种1粒,播后用珍珠岩或基质覆盖,并用竹板轻轻刮平盘面。
3.4 催芽 播种后及时洒水,使基质持水量达饱和状态(穴盘底部有水溢出),放入催芽室催芽,催芽温度(26±2)℃,催芽期间自上而下洒水1~2次,保证催芽室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催芽36~48 h(小时)后即可移入温室正常管理。室温白天保持在26~28 ℃,夜间12 ℃以上,每天洒水2~3次保持基质湿润,切不可让基质表面发白,造成“晒芽”,一般3~4 d(天)后即可出全苗。
3.5 苗期管理 出齐苗后适当控制水分,保持苗盘半干半湿、见水不积水,晴天每天洒水2~3次,阴天1~2次。温度白天保持在24~26 ℃,夜间10 ℃以上,每天光照时间在8 h(小时)以上。若育苗期间温度偏低,可在温室内夜间加盖小拱棚或采取室内补温的措施。中后期还应进行“倒盘”,即把穴盘北端转向南端摆放、北面的穴盘和南面的穴盘互换位置,以达到光温条件一致、长势均匀。移栽前7 d(天)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促根控苗。出苗前可用1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蘸根,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叶面喷雾,对病虫害早防早控,确保安全生产。
壮苗标准:苗龄适中,三叶一心,叶柄健壮,叶色正常,根系生长旺盛、根尖色白有活力。
4 娃娃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4.1 整地施肥 旋耕前彻底清洁田园,每667 m2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20 kg、尿素10 kg、过磷酸钙(P含量14%)30 kg、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2亿个·g-1、有机质≥45%)200 kg、硼肥(B≥95%)1 kg作基肥,旋耕15~20 cm,耱平地面,按70 cm划线起垄,垄面宽30~35 cm,垄高10~12 cm,用宽70 cm、厚0.01 mm的地膜覆盖。
4.2 定植 每垄双行定植,株距22~25 cm,行距30~35 cm,每667 m2保苗7 000~8 000株。移栽深度以盖住苗坨为宜,不可过深。
4.3 田间管理 利用拱棚进行娃娃菜早春生产时,前期夜间温度低,应利用晴天中午通风排湿,棚内相对湿度以70%为宜,温度不宜超过30 ℃。后期随外界气温回升,逐渐加大通风,直至幼苗适应外部气温条件后再进入正常管理。
4.3.1 缓苗期 移栽后及时灌水促进缓苗,灌水量以不淹没垄顶为宜,至莲座期不再浇水。温度可适当高一些,白天保持在26~28 ℃,夜间14 ℃以上。
4.3.2 莲座期 从缓苗期到莲座期需20~25 d(天)。此期具有10~12片叶,是娃娃菜肥水需求旺盛期,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4-16-15)20 kg,或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K2O≥50%)10 kg。
4.3.3 结球期 结球后浇水不可过多,防止贪青徒长。浇水一般以早晨或傍晚地温与水温相近时进行。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表土不干为宜,做到沟内不积水、垄面不见水、根基不缺水,收获前7~10 d(天)停止浇水。结球前期结合浇水,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0~25 kg、尿素10 kg,同时叶面喷施1~2次金正大宜生源叶面肥(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游离氨基酸≥ 100 g·L-1,Ca+Mg ≥ 100 g·L-1)。结球中期,根据蔬菜长势每667 m2冲施星硕牌大量元素水溶肥(甘肃星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N-P-K为18-12-20+TE)4~5 kg,以提高娃娃菜的成菜率。
5 青花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5.1 施肥起垄 娃娃菜收获后,及时捡拾清理废旧地膜,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0~40 kg、尿素10~15 kg、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2亿个·g-1,有机质≥45%)200 kg、秸秆腐烂菌剂(有效活菌数≥0.50亿个·g-1)2 kg,旋耕深翻20~25 cm,利用青花菜移栽前的高温时段加速土壤熟化。移栽前耱平地面,按100 cm划线起垄,垄高15 cm,垄面宽45~50 cm,保持垄面平整。用宽90 cm、厚0.01 mm规格的地膜覆盖,每667 m2用地膜5 kg。
5.2 移栽定植 青花菜每667 m2保苗2 800~3 300株,株距40~50 cm,行距45 cm。呈三角形定植,定植深度以盖住苗坨为宜,不可过深。
5.3 田间管理
5.3.1 追肥 接茬青花菜生产已进入8月高温时段,昼夜温差小、生长快,此时追肥应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即苗期攻叶肥,促进营养生长,中期控制施肥,后期攻球肥。定植后至叶簇直立期进行第1次追肥,此期外围有8~10片叶,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0 kg;莲座前期(叶片数16~18片)追第2次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5 kg、尿素10 kg。花球即将出花以前叶面喷施1~2次0.05%~0.10%的硼肥(B≥95%)溶液,花球形成以后喷施1次高美施(北海高美施活性液肥有限公司生产,N、P、K含量≥60 g·L-1)1 000倍液或喷施宝叶面肥(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质≥80 g·L-1;氮、磷、钾≥170 g·L-1)800倍液,以提高花球品相。
5.3.2 灌水 青花菜不耐涝,定植后宜小水漫灌,保证菜垄渗透但不淹没垄顶为好,至叶簇直立期前不再灌水,蹲苗促根。每次追肥后及时灌水,灌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灌水量与青花菜根部持平,灌水过多或田间长期积水易造成“沤根”。当花球直径达2~3 cm后及时灌水,定植后至采收一般浇4~5次水,采收前7 d(天)停止浇水。“晨看青花菜泪珠琏琏,扒开根部土壤手握成团、掉落散开”说明土壤持水量适中、通透性好,最适合青花菜生长。
5.3.3 清除腋芽 进入叶簇直立中期后腋芽陆续萌发会消耗养分,影响产量,要及时清除萌发的腋芽。
6 病虫害防治
在甘肃张掖危害娃娃菜、青花菜生产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干烧心、软腐病、霜霉病等。防治上坚持生态、绿色、安全的理念,在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生产各环节入手,树立系列化、一体化的防控思维,综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及时防控。在采收前10~15 d(天)禁止用药。
6.1 农业防治 培育壮苗,选择无病虫、长势健壮的种苗定植;严格实施轮作制度,清洁田园;科学施肥和灌溉,合理密植,促早封垄,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防止病害蔓延。
6.2 物理防治 田间架设频振式杀虫灯和悬挂黄、蓝色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鳞翅目害虫。每2~3 hm2(30~45亩)架设1盏频振式杀虫灯;每667 m2悬挂25~30张黄板,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15~20 cm;应用银灰膜或悬挂银灰条也可以起到趋避蚜虫的作用。
6.3 生物防治 苦参碱、香芹酚、农抗120等植物源农药和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农药对病虫害有良好的防效,并能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可每667 m2设置3~5粒诱芯,对小菜蛾、夜蛾类等害虫的诱杀效果较为明显。
6.4 化学防治
6.4.1 虫害防治 坚持早防早治,早晨或傍晚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500~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1 500~2 0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10 d(天)喷施1次,共防治2~3次。
6.4.2 病害防治 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800~1 500倍液喷雾1~2次。干烧心:在莲座前期即可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基础上,叶面喷施硝酸钙(含Ca 18%)2~3次,喷施浓度为0.5%~1.0%。软腐病:可在莲座期喷施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倍液,在结球期喷施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每隔5~7 d(天)喷施1次,连喷3次。霜霉病: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7~10 d(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
7 采收
娃娃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叶球过大或过于紧实易“冒顶”开花,降低商品价值。采收时,一般将整棵菜(俗称毛菜)运回冷库,剥除外叶入库预冷2~3 d(天)后按娃娃菜商品标准大小包装上市。
青花菜生长成熟、花蕾颗粒整齐且尚未开放时及时采收,以清晨带露水采收为佳。采收时连同主茎一并割下,主茎留3~4片小叶保护花球。采收后趁花球结露及时入库预冷,可提高一级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