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
2019-01-21许三润
摘 要:人才问题是事关治国理政的大问题,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但由于识才辨才没有可准确量化的标准,因此,对于什么是人才,至今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本文拟从人才的基本特征方面,论述人才所具有的一般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相比而言,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越全面,越也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二、人才,是能安邦兴业的人。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最主要的就是看其社会业绩,一个在社会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就是人才。三、人才,是有着爱的自觉的人。衡量一个人能不能称得上人才,首先要看其是不是一个获得较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不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人。而一个人如果想成才,必须是一个胸怀大爱的人。在论述人才基本特征的同时,本文也对做好当下的人才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人才;教育;需要;自觉
在影响人类社会前行的诸多问题中,最为重要而又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对人才的造就和对人才的选拔。这两个问题既有根本性,又有恒久性,对其回应和解决的成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低曲线甚至是国祚的绵延。相对于育才而言,识才辨才更为困难,难就难在人有复杂的主观世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量化,以作为选才辨才的客观依据。古往今来的中外贤哲,虽不乏诸多关于人才问题的深入思考,但还没有人能给人才以科学定义和称衡人才的标准砝码,而只能予以人才以基本的标识。“德才兼备”者为人之才俊,是中国社会关于人才的最大共识,也是现今社会选才用才的基本依据。但在对时下的人才工作所作反思后,我不能不说,“德才兼备”是个有缺憾的共识。仅拿党的“十八大”后落马的“大人物”来说,他们不乏才能,亦不乏凡俗的道德,根本问题在于,他们身处不凡的岗位,却抱持庸俗的人生信条。习近平主席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缺“钙”之人难堪大任,难称大才。因而,真正的人才,不仅在于道德,在于才能,更在于有崇高的信仰。
人才是动态的、相对的,现今所有教科书式关于人才的界定,都带有牵强和勉强意味,无法穷尽人才的所有本质。本人不想东施效颦,欲着重从人才的特征方面,谈谈对人才的一些认识。
(一)
一、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
康德说:“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成为人需要教育,成为才更离不开教育。教育与成才的必然联系,已无需过多论证,单看今日之中国,不要说国宝级的大师,在各行各业中堪称国器、国用的领军人物,绝大多数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把发展教育作为育才兴才的不二通道;为了子女成龙成凤,天下所有的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完备的教育。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亦是辨识人才最主要、最便捷、最可信的依据。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进入社会的知识门槛不断抬升,达不到相应的教育水平,就难以体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现在企业用人、国家招考公务员,大多设立了学历硬杠杠,尽管这种一刀切的做法,难免受到质疑和诟病,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相应的社会合理性。因此,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唯学历论要不得,完全不把学历当回事,则更加的要不得。特别是就一个社会的总体而言,以学历论人才,可以不是硬性和唯一的标准,但作为一种风向标,却具有相当合理的存在价值。一个社会,当它建立了一套人才培养机制,也就相应地确立了一套人才认证和选拔机制。中国自隋唐创建科举制后,只有进士、举人才能进入国家人才队伍行列。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曾经将中专学历以上的人列为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在2003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把人才的层次提升为高等学历,并将有知识、有能力作为人才的第一要素。
尽管很多人接受教育的动因,是为了获取进入主流社会的“敲门砖”,是为了更好地开辟个人发展的社会通道。但接受教育的过程,会在自觉不自觉中,促进个人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接轨,促进个人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并进而生发出追求自我完善的不竭动能。从这个意义说,教育既有利于个人功利的实现,也有利于社会大义的宏扬。教育,不仅仅能够让个体成为有能力的人,更能让个体成为有觉悟的人。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人,但更需要既有能力又有觉悟的人。前者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匠人,只有后者,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宗师。觉悟是智慧,人只有有了觉悟,才能真正明了人间正道和人生真谛;觉悟是担当,人只有有了觉悟,才能有关键时刻的舍我其谁;觉悟是操守,人只有有了觉悟,才能知荣辱、晓进退。有觉悟的人,代代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黑暗来临之际,为民族擎起了引领前行的思想火炬,又以不苟活的风貌,展示了中国人的气质和尊严,让中华文明之光灿烂古今。
尽管儒林也有败类,白丁之中也有贤达,但这些特例、个例并不代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能作为我们不尊重教育的口实。王夫之说:时未有贤,教育之不夙也。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器物文明与西方列强的巨大差距,中华民族屡受欺凌,生灵惨遭涂炭,“师夷长技”成为了中国摆脱挨打的紧迫需要。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重视培养人才的器用功能,也切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紧迫需要,使得我们又必须正视巨大的人才缺口。反思人才,首先需要反思教育。必须承认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党在教育战线所取得的成就十分巨大,但由于中国的落后,整个国家都在奋力追赶的姿态,也势必会体现在教育战线。单就今天的教育工作来说,我们少了点儿从容淡定,多了些浮躁和功利。
二、人才,是能安邦兴业的人。
“民为邦本”,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关于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民为邦本,其实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则当权者要有民本思想,要始终把满足人民的需要、排解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与此同时,民为邦本还包含着一条长期被我们所忽视的要义,即人民要以國家和民族的需要为本,要把服务国家的需要作为个人最终的归宿。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和国家是互为根本、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当有一方不以另一方为根本,无视另一方的需要,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危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我中华迄今屹立。中华民族之所以至今仍能以傲岸的脊梁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是因为上天的特别佑护。虽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忘本”的皇帝,但我们的民族,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总有一大批“不忘本”的卓异之士,用智慧、汗水甚至是生命,引领民族的航船一次次地走出险滩、走出黑暗,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与血泪交织的历史,既深刻昭示了人才的重要,也揭示了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所谓人才,就是具有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人,是能满足国家和民族核心需要的人,是能够促进邦宁业兴的人。
邦宁业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平与发展,它是世界所有民族最一般、最核心的需要,同时,也是最难以周全实现的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跃迁的曲线中,我们不难看到,其辉煌的高点就是邦宁业兴的需要得以较为周全满足的时期,动乱和黑暗的背后,无不存在着巨大的“需要赤字”。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努力实现自身核心需要的“路线图”。正是因为偏离了路线图,伟大的文明古国走向陆沉,汉唐盛世成过往烟云。小平同志说和平与发展是今日世界的两大主题,其实,求和平、谋发展也是万世不变的主题。围绕着这两大主题,不同的社会组织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使命,不同的社会行业获得了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发展空间,不同的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社会舞台。实现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但不能不承认,由于自身的能力素质,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度也会有所不同。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身需要的满足,不同的组织和行业亦是如此,其自身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其自身能不能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其成员对其需要的满足程度,所谓人才,指的就是那些能够满足集体核心和高端需要的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胜任一个集体的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工作需要,其工作成效能更好地促进社会邦宁业兴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和需要密切相关,越是重大的、紧迫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越是迫切,人才的作用越能彰显。综观中国历史,所有的朝代都没能走出一定的历史周期,表面上,问题出在皇帝身上,出在人才方面。但从根本上说,所有的问题都出在王朝对自身需要的把握上。其一,核心需要的刚性不足。维护国家的安宁和保障人民的幸福,是所有王朝共同的核心需要,这种需要的刚性越强,就越是会积极主动的加以满足,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就能得以较好的保证。但遗憾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帝王即便是外敌当前,即便是百业凋蔽,仍然醉心于满足个人的私欲,从夏桀、商纣再到杨广,如出一辙。也正是因为如此,能满足国家核心需要的真正人才得不到拔擢,能投其所好的庸才佞人却成为干臣心腹。反观当前中国社会,有些单位对人才不够重视,也是源自核心需要不彰,整天忙于可做可不做的俗务,又怎么可能生发出对人才的真正渴望。其二,重大社会需要的引领,能够更好地催生出人才群体。社会需要不仅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天地,重大社会需要的引领,还会把大批的普通人,锻造出全面过硬的人才。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的历史,就生动地说明和印证了这一切。我们党的成功,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更源于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十分精准地把握到了处于深重苦难中的中华民族需要的脉搏,把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事业中,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和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在炮火的洗礼下,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参加革命时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快速成为我党我军的栋梁之才。新中国成立后,在“两弹一星”等伟大工程的引领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科学巨匠。诚然,处于普通工作岗位的人,如果其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也有可能成为人才。王进喜、时传祥和众多的劳动模范,都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但他们的成长,既利益于个人的爱岗敬业,但同时,他们虽是处于平凡岗位的平凡人,但他们都是自身地把自己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人。
三、人才,是有着爱的自觉的人。
人才二字,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十分重要的辩识人才的逻辑关系和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即衡量一个人能不能称得上人才,首先要看其是不是一个获得较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不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人。而一个人如果想成才,首先,他必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人成才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爱的自觉的过程,一个人只有把实现对社会、对他人的爱作为人生的首要目的,才会不断实现人生的嬗变和升华。才干,只有附着在一个有人格、有人品,有人的尊严和温度的人身上,才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但凡是人,都有爱心。但爱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才。人的凡俗,往往源于情感的凡俗,当一个人的爱心,走不出自家庭院的藩篱,其人生的目的,必然专注于营务个人的家庭幸福;爱的自觉的人,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进行深度捆绑的人,即使平凡如水,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坚守。不能理解人才胸中的无疆大爱,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人才的本质。爱,不仅是人才最重要的品质;爱,也是个人得以成才的最重要保证。因为爱,人才的核心品质才能够生发。比如崇高的理想信念、远大的抱负和厚重的道德,这些品质无不因为爱,才能够得以生根发芽,并在爱的滋养下不断茁壮成长。一个人心中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超越世俗的情感,在窄逼的精神家园里,怎么可能长出参天大树。看看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伟人和大师,他们的伟大,首先在于他们拥有伟大的情感。恩来总理少年时说过,努力读书是为了中华的崛起。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数学大家陈省身说,他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改变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观念。从这些伟人和大师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懂得并践行大爱之人。因为爱,个人才能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都是不断突破自身和外在局限的人,是在阻力和压力下奋勇前行的人。国民党的屠刀无法吓退真正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不灭的爱火,时时激励着他们寻找光明和真理。与此同时,心中有爱之人,他们前行的道路也会有波折和震荡,但在总体上,他们前行的轨迹是线性的、可预期的,不会随着外在形势的改变,出现断崖式的反转。反观时下落马的“老虎”,他们悲剧人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人生不是以爱为的。无根之木,长的越高,越难逃脱被风暴摧折。
人才,当然得有不一般的本领,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但选拔人才,不能唯政绩、唯实绩。雷锋算不算人才,雷鋒当然是人才,而且,雷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人才。论职位,雷锋只是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论实绩,雷锋做的都是一件件的“小事”。我们之所以说雷锋是人才,就在于其人生的轨迹,都有极其深厚的爱的色彩,并通过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感动和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进而引领了新中国的社会风尚。将胸怀爱心之人视为人才,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前例。远在汉朝,就通过“征辟”和“察举”制,将“孝子”和“廉吏”举为社会治理之才。后人虽然对这种选才的社会机制多有质疑,但从逻辑上说并不荒谬,其逻辑就是:孝廉之人都是胸中有爱之人。在一个简单的社会中,一个懂得爱、践行爱的人,也许不能成为能臣干吏,但一定是个亲民爱民的谦谦君子。先人的做法,对现今的社会,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反观当今社会,我们的社会发展受制于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有能力却不做好事的人,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困局甚至是危局。
(二)
我党自建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足以很好地说明我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在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不仅站了起来、富了起来,而且正在走向强起来。国家之强,核心在于人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如何更好地建设各条战线的人才队伍,是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一、做好人才工作,首要是用活用好现有人才。在当今中国,发展仍是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为了把握发展的先机,不同的社会组织都在设法构筑各自的人才高地,现在很多城市也在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人才,无疑是件好事,但重视人才,眼光对外的同时,更要眼光对内,积极发掘身边的人才,用好用活身边的人才,这样既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也是吸引人才最有效的手段。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既有人才短缺的问题,更有人才浪费的问题,人才闲置在很多地方很多单位都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造成此问题的根本成因,主要是受“官本位”和“圈子文化”的影响。个别领导干部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想的是,谁是我的人,谁对我有用,而不去想谁是有用的人,谁能为国家和集体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好人才工作,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净化政治生态,构筑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与此同时,做好人才工作,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才”上,而是要放在“人”上。人才,首先是人,有人的尊严,有人的需要,也有人的局限。紧紧围绕着“人”来做工作,我们才能真正遴选出较为全面的人,并进而促进更多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在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同时,让人才拥有尊严的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凭借自身的能力,赚得盆满钵满,但还有许多人,在市场之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维护着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利益。他们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国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理应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国家发展的“红利”,我们既要“托住底”,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与时同时,我们更要“护好头”,要努力让每一个为国奋战的人才,都能生活舒心,工作安心,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二是要打开人才进阶的方便之门。先有舞台,然后有角;舞台越大,角儿越亮。越是重大的社会实践,越是能够快速的催生人才,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共产党的如云战将,无不是在宏大的战争舞台上淬炼成钢的。反思当下的人才工作,众多不能越过的硬杠杠,实际成为了人才的进阶关卡。我们选人用人设置各种杠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庸人、恶人上位,但事实上是既杜绝不了庸劣,又卡住了贤良,对于这样的杠杠,就必须进行调整和变通。三是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框”住人才。人才也是有局限的人,也存在着这方面那方面的不完善。辨识人才,我们既不能失之于宽,又不能责之于严。对有重大硬伤、本质有问题的人,不管能力多强,都要坚决不用,反之,对那些有文化、有能力但却有个性的人,不能用对不对自己的脾气合不合自己的口味,作为选用与否的标准。在我们的人才工作还不能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作为对选拔人才负有重要职责的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修为尤其重要。
二、要将社会营造成人才成长的孵化器。人才的生成,依赖好的教育,但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长期以来,人们把人才的教育都归责于学校,学校教育确实重要,而学校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优秀人才的生成,是社会综合因素的产物。我党在成立之初,并没有培养人才的专门学校,但在短短的时间里,人才就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我党领导的解放区内,社会生态完全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代表着进步和光明的主旋律,在解放区的土地上高声奏响。在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下,人人喜欢,人人感恩,人人奋进。建国以后,我们国家的教育也是十分落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艰苦环境中,却成长出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世界级人才,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之所以有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这也和当时的社会整体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反观当前,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人文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客观地说,其中夹杂的很多因素,是不利于人才的生成和培养的。而最最致命的,莫过于拜金和浮燥。这种风尚,已通过各种渠道,改变了人们的价值选择。人有追求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但社会不能以利益追求作为导向,特别是代表是社会良知的行業和部门,更加不能如此。近年来,不能以逐利为目的的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学校办学的宗旨和学生求学的目的,发生了错误的位移,简而言之,就是一切向钱看。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致功利主义,就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当前而言,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同时,如何更好地张扬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更好地营造有利于人才生长的大环境,是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地问题。
三、要进一步扩大基层单位择才用才的自主权。人才是影响发展方向、发展进度的最根本性因素,要促进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用人主体单位的用人权。谁是用人主体,就让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人用人。事实证明,没有用人的自主权,就不会发展的主动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级的知名企业,除了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制度的调整,内在独立的用人主导权是根本原因之一。和私企相比,为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不可能“任性”,也不能“任性”。但在确保党的领导前提的下,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适当灵活。改革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选拔作用,着眼点不能仅仅放在机制和程序上,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指导思想,既要坚持党管干部这一重要原则,又不能搞大包大揽,组织人事部门应集中有限的力量,抓好重要干部的选拔任用。要根据一级选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精神,让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下属,只有这样,才能以循序渐时的方式,不断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基层的自身建设。
作者简介:许三润,男,安徽桐城人,生于1968年。1987年入伍参军,1993年毕业于海军电子工程学院,2000毕业于海军大连舰院,并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6年转业至地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