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2019-01-21张贾红

交通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沛益母草宫素

吴 瑕,张贾红

(南通市通州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223600)

剖宫产后出血一般指产妇行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1 000 mL[1],是妇产科常见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2],同时也是导致剖宫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目前临床一般采取药物预防产后出血,如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和葡萄糖酸钙等,但疗效并不显著[4]。尤其是存在药物使用禁忌证或者药物不敏感患者,通常只能运用宫腔填塞止血纱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等,甚至有时不得不行全子宫切除术,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5]。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出血原因的50%~70%[3],改善宫缩状态可以预防绝大部分剖宫产后的出血倾向。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90例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择期剖宫产患者,观察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择期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缩宫素组平均年龄29.1±3.8岁,孕周38.8±1.3周,胎次2.0±1.1次,巨大儿10例,前置胎盘8例,子痫前期5例;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平均年龄29.6±3.4岁,孕周38.8±1.1周,胎次1.3±1.2次,巨大儿9例,前置胎盘6例,子痫前期6例;联合组平均年龄28.6±4.6岁,孕周38.7±1.4周,胎次1.8±1.2次,巨大儿11例,前置胎盘5例,子痫前期5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具有择期剖宫产指征的产妇;(2)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重大基础疾病;(3)凝血功能正常,无胎盘素及产道裂伤等因素;(4)无胃溃疡、哮喘、青光眼等前列腺素禁忌证,对本研究药物不过敏;(5)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缩宫素组:产后给予患者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广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20 U,如宫缩不佳可追加注射1次,剂量30 U。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胎儿娩出后给予药物宫体注射。按摩患者宫底后,在子宫底部注射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250 μg,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射完30 min后如宫缩无明显改善,重复注射1次,剂量250 μg,总量不超过2 mg。按摩宫底后在子宫底部注射益母草制剂(上海国药有限公司)1 mL。联合组: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宫底注射欣母沛250 μg和益母草制剂1 mL,如宫缩不佳则继续宫底肌肉注射欣母沛250 μg,欣母沛总剂量不超过1 mg。

1.3 观察指标 (1)出血量:①术中出血量:术前放置无菌臀垫,术后按压子宫排出宫腔积血后,对敷料称重,称重法出血量为臀垫增加的重量除以1.05 g/L。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量杯测量,出血量为负压吸引瓶内液体总量减去羊水量,羊水量依据术前B超检查及术中估算判断。称重法出血量与容积法出血量相加计算出血量。②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在术后相应时间点按压宫底挤出阴道内、宫腔积血,以称重法计量。(2)术后2 h子宫收缩状况:根据测量宫底与脐的位置判断子宫收缩状况。(3)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作为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指标。(4)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出血量比较 三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均较术中明显减少,术后2 h出血量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明显少于缩宫素组,联合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各组出血量进一步减少,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明显少于缩宫素组,联合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术后2 h子宫底位置比较 术后2 h子宫底距脐距离缩宫素组1.9±0.1 cm,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 2.2±0.2 cm,联合组 3.1±0.3 cm,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子宫底距脐距离远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与联合组宫底距脐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出血量比较mL

2.3 各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宫素组29.6±2.5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18.4±2.3 h,联合组 18.7±1.9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术后缩宫素组9例(30.0%)发生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血压升高2例,轻度腹泻2例,心动过速3例,轻度恶心2例。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2例(6.67%)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恶心1例,面色潮红1例。联合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1例,一过性血压升高2例。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高危因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影响产后子宫肌纤维的有效回缩,无法有效压迫子宫平滑肌间的小血管闭合,导致出血不断,引发各种严重后果,如子宫切除,弥漫性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危及产妇生命[6]。如在早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子宫收缩,对减少产后出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母沛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可减少剖宫术后出血。益母草通过增强子宫的兴奋性,使子宫收缩持久有力,频率与强度增加[7-9]。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用缩宫素可有效控制剖宫产后出血量,但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产后2 h及24 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欣母沛+益母草制剂止血效果优于单用缩宫素。缩宫素主要通过增强子宫底和子宫体上半部分平滑肌的收缩而抑制出血,而欣母沛可以增强全子宫平滑肌收缩。欣母沛通过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载体,提高细胞内Ca2+浓度,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从而促进子宫平滑肌全面收缩[10]。欣母沛还可有效抑制胎盘剥离部位的出血[8]。欣母沛增强宫缩的时间较缩宫素持久,一般可达到2小时。水溶性欣母沛宫体注射,一部分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另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分布于子宫,产生持久作用。此外,有报道表明欣母沛具有模拟自然产程的缩宫效果。益母草主要成分为水苏碱、益母草素、氯化钾和益母草碱等,本草纲目记载益母草可以治疗女子漏胎难产、月经不调和产后血晕、出血等。本研究发现益母草制剂可以增强欣母沛产后止血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欣母沛的副作用[11]。本研究联合组采用在缩宫素基础上联合欣母沛+益母草制剂治疗,发现三药联合应用剖宫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明显下降,少于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缩宫素宫体内浓度下降的过程中及时补充欣母沛+益母草制剂,可以有效维持宫缩效应,使宫缩效用维持更久。术后2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子宫底距脐距离远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底距脐距离反映宫缩效果,止血效果与宫缩的持续性密切相关[12],联合用药还可以减少持续性给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于联合组减少了缩宫素的应用,加入中药益母草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是理想的产后出血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母沛益母草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71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