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导向理念下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19-01-21张纯荣邵喜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公共关系

张纯荣,邵喜武

(1.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产出”的核心思想,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注重围绕职业需求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同时将关注点从教师“教了什么”,转移到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学生学习后能“带走”的实际能力。

一、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W.G.)在其《成果导向教学管理:以社会学的视角》一文中首次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BE)”这一概念。随后在美国掀起了成果导向教育改革的浪潮,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及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广泛而迅速地推广。对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从最初的概念界定、原则梳理,发展到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力倡导,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也日益从宏观的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理念转移到更为微观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课程教育教学层面。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且影响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

在我国,关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台湾地区的学者,而后引进到大陆,近几年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通过知网搜索关键词“成果导向”共计查询到2460条结果,其中2015年以后的文献数量达到1386篇,约占总数的56%,且逐年迅速增长,其中2015年可检索论文144篇,2016年202篇,2017年356篇,2018年403篇。专家学者们在梳理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性的构想,并探索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具体的课程教学相结合,重构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教学环节。

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近年来有很多高校一线教师对《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例如陈雅(2017)、杨晓燕(2016)、杨胜花(2016)、张天舒(2015)等很多一线教师就教学过程的角色互变、资源共享、立体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截至2019年7月,运用成果导向理念针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成果数量较少,在中国知网上同时搜索关键词“成果导向”和“公共关系”,并未找到任何相关记录。

二、成果导向理念下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运用成果导向理念对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综合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要达到这样的预期效果,必须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一)以目标为导向

传统教育是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更注重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遵循逆向设计的原则,从学生、家长、学校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的社会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种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从传统的正向设计到以成果导向的逆向设计的转变。传统的正向教育是从课程体系出发,提出毕业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最后识别社会需求,显然此时的社会需求并不是真正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只能是内部需求,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要。而成果导向教育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基于教学的逆向设计和正向的实施,确保“需求”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点,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的一致性。在基于成果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再逐级细划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

在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四大转变:第一,教师角色转变,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第二,课堂主体转变,由教师引导的课堂向师生共同引导的课堂转变;第三,教师要由“为工作而教”向“为学生的未来而教”转变;第四,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向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指导模式转变;第五,学生的学习资源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三)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传授知识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扎实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也是公共关系能力与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社会的公共关系实际发展环境为背景,以基本知识为主线进行,教会学生解决实际公共关系问题的具体方法,搭建从公关理论知识到公关实践的桥梁。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教学媒体的不断改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保证。

(四)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成果导向的理念下,专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又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将其作为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主线,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素质教育相结合,增加学生与企业实际公关工作岗位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社会对公关职业能力的真实需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际环境去理解和掌握实际公关事务处理的方法、过程、要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组织形象管理能力、公关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礼仪修养,引导学生结合着实际问题去理解掌握公共关系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三、成果导向理念下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公共关系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艺术,是商科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到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必将丰富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重构

课程目标设置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教学目标应根据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层面之间的递进关系制定。每个层面都要根据需要制定具有可测量的、相对明确的成果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便于具体实施和评价反馈。从公关的基础知识入手,沿着“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一路径逐层细划,明确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日后从事公共关系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成果导向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南。传统的考前突击复习,实质上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在成果导向理念下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弱化卷面考核,增加对学生应用性技能的考查,采用成果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以团队形式完成的作业和报告、公共关系案例及技巧展示、围绕课程相关内容所展开实践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及提问、小组合作及个人作用发挥情况等。通过这种课程评价体系,促使学生注重自己的平时表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在成果导向理念下,课程的设置原则应根据企业人员公共关系能力的实际需求,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包括公关知识储备的通识模块、公关实践的单项技能模块、公关实践的拓展技能拓展模块。公关知识储备的通识模块包括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主体、公共关系客体、公共关系传播等;公关实践的单项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CIS形象设计等;公关实践的拓展技能拓展模块包括公共关系课程实训、企业公共关系综合策划等。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实际公共关系能力而自主掌握理论知识,更利于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公关人才。

(四)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成果导向理念下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应依据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公共关系学不同教学内容模块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地组合运用,配合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为同学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奖
公共关系特别贡献奖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