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探析
2019-01-21邱岚
邱 岚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新选择,更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要求下,职业院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办学思路,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的应用优势,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积极拓宽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1+X证书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教育活动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产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撑。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未能建设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缺乏健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社会化力量参与办学活动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积极考取多种职业技能证书。
实施1+X证书制度,不仅是对高职教育体系的全面创新与优化,更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形成全方位影响。首先,实施1+X证书制度将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实现职业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全面改革。与传统学历教育不同,1+X证书制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校内育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活动,在丰富职业教育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技能提升搭建平台[1]。其次,1+X证书制度将学历培养与职业技能考试相融合,使高职院校能够及时将行业内最新技术和规范融入到学生培养活动,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储备结构,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实施1+X证书制度,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学生技能与素质评价体系,能更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实现有高职教学力量,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总之,职业院校将1+X证书制度、学历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全面融合,实现高职院校育人机制的全面创新。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智能工业时代,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精尖人才缺失等多种问题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与变革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推动社会形成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优化高职教育体系。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仅以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教学偏重技能理论与实际操作,缺乏对学生多项职业技能、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影响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匹配度。
(一)宏观层面:缺乏清晰完善的培养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体系是以理论知识教育为基础,包含实践技能、个人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内容的系统化培养活动。目前高职教学体系中,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未能形成清晰、完善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念,影响了高职学生的综合培养效果。第一,从培养重点看,高职院校片面将学生知识技能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了学生个人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第二,从考核重点看,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单一的成绩考核机制,仅以学科成绩作为颁发学历证书的依据,未能有效处理学生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创新意识的有效考量[2]。
(二)中观层面:未能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机制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未能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素质培养方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一,缺乏对高职专业特点、学生基本情况的有效融合,学生知识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和创新意识教育等多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融合,未能形成多方参与的系统化培养机制。第二,从培养内容上看,当前高职学生培养仅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培养内容、素材相对单一,未能形成常态化的综合素质培养机制,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第三,未能按照社会用人要求和综合素质内容的重要性来确定培养机制,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多个环节缺乏根本性结合,影响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
(三)微观层面:缺乏平台化的培养环境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有实践化环境,尤其在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培养时,更需要通过实践途径予以检验和深化。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应有的资源条件,未能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一,缺乏系统化的实践条件,未能将技能实验、科技创新与学生培养相结合,学生很难将个人实践创意予以系统化整合,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转化。第二,未能将学生创新意识、身心素质和道德认知等多种理念相融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层次化、全面化培养。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将职业素质、工匠精神等多种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实施学生自测、师生互评和教师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形成应有的综合素质[3]。
三、1+X证书制度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
将1+X证书制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相融合,要注重引入新型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社会最新用人标准融入高职学生培养体系,推动高职教育机制实现根本性创新。在使用1+X证书制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时,要按照实践技能教学的基础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善高职教学环境,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制定系统化方案,构建学生技能培养平台,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理想培养效果。
(一)以规范化理念推进学生综合素养与技能认定工作
将1+X证书制度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活动有效结合的关键,在于以有序、规范的理念推进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与积累、转换工作,拓宽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成长和系统化提升的路径。首先,学校要做好学员学习成果的认定工作。院校集中挑选社会认可度较高的“X证书”,通过学校校园网、微信平台等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公示,供学生自主选择技能。学生在完成技能培训后,要将个人学习与知识理解融入技能展示活动,提升职业教育工作效果。其次,要注重做好学员学习成果的积累工作。对学员所获“X”证书的数量与等级层次进行积累,将证书信息录入“学分银行”信息系统,方便用人单位有效识别学员技能。最后,要及时做好学员学习成果的转换工作。在学生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学校利用校内条件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展示,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实现从技能学习向实践技能掌握的有效转化[4]。
(二)以多元化理念推进学生综合素养与“X”技能培养工作
1+X证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突破了传统的职业教学形式,实现了学生学历培养与技能教育的全面融合。将1+X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拓展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第一,构建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全环节培养机制。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化活动,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时,学校要立足育人诉求,从全局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完善学生职业技能,构建综合素养培养新机制。第二,构建课堂学习、课下实践等各环节相融合的全过程培养机制。将综合素质提升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通过各育人环节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与课下学习实践中,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根本性提升。第三,构建实践应用为主、理念创新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新经济、新业态对职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持续推进职业教学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以“综合素质”理念为引领,积极传授新技术,推进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交叉融合,打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平台,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全面契合。
(三)以平台化理念培养学生形成实践创新的综合素质
在全面创新职业教育机制时,要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创造基础,打造“多平台”育人体系。第一,立足学校条件,为学生做好“技能取证”提供重要帮助。在利用“1+X”证书制度培养学生时,学校要建设“X”技能等级证书考点,广泛覆盖全校各专业,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便捷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第二,立足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具体需要,搭建各类技能培训中心。针对学生基础实验练习需要,建造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使各专业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条件,通过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实验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针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需要,为师生参与科研活动搭建“科创中心”,通过构建产业应用、科学研发和教学实践多环节相结合的实践培养机制,使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以面向全校师生设置的科创平台为例,该平台不仅是学校科研、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转化“X技能”成果、深化“X技能”理解的重要场所,通过为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搭建完善平台,实现学生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5]。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对现有高职教育模式的全面变革与优化,其中所使用的学分制、模块化教学等各种灵活培养方式,为当前产业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新支撑。高职推进“1+X”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学习、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立足“1”的学历基础,及时补充、拓展学生的“X”技能,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育人环境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需要针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要求,融入各个专业特色,从社会化用人需求出发,实施“1+X”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等各项活动全面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