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9-01-21苏鹏源
苏鹏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所谓“谈心谈话”,就是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谈心谈话”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对“谈心谈话”进行分析研究,并选择优化路径,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一)“谈心谈话”是有效沟通的途径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沟通是使其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谈心谈话”是沟通的有效手段之一。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来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从而挖掘大学生更深层次的人性,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实现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双向沟通。大学生兼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双重身份,比之课堂上单一的受教育者身份,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大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因此,“谈心谈话”是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途径。
(二)“谈心谈话”是群众路线的实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髓同样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谈心谈话”可以算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为高校开拓出了一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新型学生工作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艰巨任务。而这个任务正是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之一。通过“谈心谈话”,辅导员能够进一步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更好地开展主体性教育工作。
二、“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一)“谈心谈话”的思想引导功能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仍然身处校园,周边环境和人际交往比较单纯,缺乏阅历和社会经验,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引导。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谈心谈话”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最直接的手段之一。辅导员通过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把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认同和追求,让交流更加直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可用引导型谈话的方式,探索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作为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随着“谈心谈话”的深入,沟通的信息会逐渐聚焦到某个或某些双方都重点关注的知识、问题或意见上,并且围绕这些关注的重点,展开探讨、理解和反思。如果这些重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那么“谈心谈话”的思想引导功能就会很显著。
(二)“谈心谈话”的服务学生功能
“谈心谈话”的过程是辅导员提供服务来和学生建立新互动关系的过程。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有发掘大学生自身困难和内在需求的功能。在一次次的谈话中,既能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能衡量学生需求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尊重但不放纵,鼓励但不强迫”为原则,促使理性需求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比如,通过谈话者和被谈话者情感的积累,可以对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帮助他们理性消费。
除此之外,“谈心谈话”有助于辅导员走进大学生的内心。辅导员存在的意义是辅助大学生开展学习生活,日常的关心以及班会的召开是其主要工作模式。“谈心谈话”也是辅导员日常关心学生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对内向或者自卑的同学,“谈心谈话”往往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一)“谈心谈话”现行效果不佳
尽管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QQ、微信等社交网络进行沟通成了辅导员和大学生主要的交流渠道之一,提升了沟通的效率,然而这种只通过传播媒介而进行的交流往往只能体现教育信息的发布和接收,缺乏眼神沟通和情感交流,显得非常模式化。
高校一般所谓的大学生“谈心谈话”是指辅导员和大学生面对面进行的谈心交流。面对面进行的“谈心谈话”能够更好地观察交流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神态、举止、动作,加深双方印象,从而建立彼此互信的机制。不过,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是一个需要磨合且进展缓慢的过程。笔者认为,每个学期辅导员对每个学生都只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效果也是不佳的。第一次的“谈心谈话”算是磨合期。以一个班40人为例,每个人辅导一次20分钟,要花费800分钟。专职辅导员带班的数量通常在200人甚至更多,也就是说要花费数千分钟在和学生的沟通磨合上。只有在沟通磨合之后,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之后再次进行的“谈心谈话”才是有效的。对于那些表现突出或者担任班委的同学来说,开展“谈心谈话”相对简单,因为他们和辅导员经常见面,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很高。而对那些不太突出或者不善言辞的同学来说,建立信任可能没那么简单,需要多次的熟悉。因此,可以说现行的“谈心谈话”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是效果不佳的,容易出现“抓两头,放中间”的弊端。
(二)“谈心谈话”形式重于实质
全国各大高校都要求辅导员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但出于一些学生的不配合或者辅导员自身能力和经验的缺乏,“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沟通流于表面,辅导信息无用、辅导内容空洞等问题。
比如,由于部分学生的不配合,“谈心谈话”过程中的问题他们也许并不会认真回答,只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又或者看似接受了辅导,却没有真正领会“谈心谈话”的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辅导员仅仅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也对“谈心谈话”没有认同感。再比如,由于辅导员自身能力和经验的缺乏,他们往往不够专业,很难基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形成一个合理的辅导提纲,对于沟通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也难以有效应对,无法主导整个谈话过程,更无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沟通直击学生内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辅导员难以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失去了“谈心谈话”的意义。诸如此类的“谈心谈话”是浪费时间且无效的,形式重于实质,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谈心谈话”专业辅导员培养
为了加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各大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都有各自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专职辅导员各自负责的模块有党建、团建、资助、就业、易班等。辅导员在各自的领域上发挥作用,更精准也更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现今,高校都把“谈心谈话”作为辅导员的基本职责之一,辅导员理应掌握“谈心谈话”相关方式方法。但正如前文所说,新上任的辅导员由于自身能力和经验的缺乏,并不具备进行“谈心谈话”的相关素质,导致“谈心谈话”既没深度,也没广度。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当加强“谈心谈话”专业辅导员的培养,以期增强“谈心谈话”的专业性和实效性。通过培养一支专业的“谈心谈话”队伍,创新“谈心谈话”模式,加强“谈心谈话”的频率和次数,用学生更愿意听、更容易懂、更喜欢做的方式来专门帮助大学生解决大学生活中的困惑、瓶颈和问题,从而建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比如,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地点可以不局限于办公室,教室、宿舍楼下都是相比办公室更贴近学生的选择。深入“一线”,可以使“谈心谈话”更加深入学生的生活,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辅导员通过QQ、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提高交流效率,却不能保证“谈心谈话”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各大高校应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线上线下同步建设。
在线下方面,可以成立“谈心谈话”工作室,对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方式以及“谈心谈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其工作原理可类似于高校现有的心理咨询室,只不过学生的咨询问题不仅局限于心理,还能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学生遇到学习、寝室关系、情感问题等都可以来“谈心谈话”工作室寻求帮助。这是一种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把大学生原来“谈心谈话”中的被动接受角色转变为主动提问角色,能够进一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卸下心理防备,更加自愿也更加轻松愉快地和辅导员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谈心谈话”的实效性。
在线上方面,可以培育建设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通过网络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自媒体平台体系,整合微信朋友圈、短信、微博、QQ群、社交网站的各类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振的自媒体载体合力,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纵深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好技术基础。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平台,打通虚拟和现实,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更加便捷地搜集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动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