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思政课与学员业务工作相融合路径选择

2019-01-21苗丽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党校思政理论

苗丽惠

(中共晋城市委党校,山西 晋城 048000)

党校思政课是党员干部强筋健骨、立根固本的前沿阵地,是促成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提升的必修课。若想提高教育质量,让思政理论变得鲜活而有力量,就必须与学员业务工作相联系、相融合。本文旨在分析二者之间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融合的路径,以此来提高党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员来党校培训,期望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这离不开党校思政课与业务的融合。但融合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所学内容不接地气,缺乏时代感

首先,教育专题内容陈旧问题突出,理论缺少与实际的结合,缺少对学员业务的结合,忽略了当前形势的发展。思政教学专题时代融入感不强,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开放传播,学员掌握的信息在速度和全面性上都优于教师,甚至有些思政课一听上文就知道下文。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空对空,新鲜感不强,无法引起学员的兴趣。这种空洞的理论讲授,要么照本宣科讲授政策,要么高大上地脱离学员生活实际,没有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部分思潮和部分现实造成的冲击,克服负面认识,强化信服力,再加上有些学员理论基础不扎实,学习不钻研刻苦,晦涩的理论更增添了他们的困惑,因而,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提高学习兴趣。有些学员整体素质提升,学历高,阅历广,如果单纯讲大道理的话,内容重复,千篇一律,将使得很多党员干部对知识化抽象化的党性教育有不同的抵触情绪,对课堂培训产生排斥等,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溜号的现象,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

其次,内容存在同质化倾向,不具针对性。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教育对象对党性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思政课的设置没有考虑党员在业务工作中的差别。比如:党性教育大多停留在讲政策的阶段,而且安排的班级教学计划搞一刀切,课程设置内容雷同,没有达到培训效果。

最后,教学内容缺少内化环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内化的过程,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而且要让他们真懂、真信、真用,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鉴于党性培训的集中性和短暂性,教学内容短平快,理论教育变成了理论灌输,没有形成系统性、长效性,很难发挥内化功能。

(二)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新方式运用不明显

除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制约了效果的发挥。授课形式固化、单一化,往往集中于简单的几种授课方式,创新不足,传统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短期培训中,理论讲授简便快捷,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性指导学习,学员学习也停留在听课、记笔记的状态。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缺乏与学员的互动,很容易让学员上课走神。党校教育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融入新媒介,则无法将学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而满足学员们在新媒体中的需求,那么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教师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效果不佳

首先,教师与学员经历不对称。党校思政课与高校思政课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面对的群体不一样。党校思政课面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有些还是精英,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敏锐的观察力。高校思政教师面对的年轻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单位,加上缺少调研,掌握不了学员手中大量的实例,解决不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渴求度,很难适应高质量、高水平培训轮训干部的要求,教师与学员经历阅历不对等、不平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矛盾,那么党校的教育培训深度必将不够。

其次,教师对教学方式应用不足。一些教学方式的采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案例教学,如果只向学员简单陈述案例、展示案例,却没有对案例进行充分的剖析,学员无法掌握其内在含义;或是对问题研究不深,只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探究其成因,更无法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尤其是互动式教学,学员提问环节,如果回答不上来问题或者解决不了疑惑,很难令学员信服,造成学员不乐学、不屑学,更别提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发展。

二、可行性路径

党校思政教育可以采取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开来,要深入浅出,化理论逻辑为生活逻辑,把大道理讲深、讲透,把大本子讲薄、讲好。这不仅是对教学内容,更是对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文本”优化教学内容

党校思政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就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融入时代性,融入党员自身特点。

1.适势而教

随着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思政教育也需要实现新的目标和价值,内容也要有新的变化。新时代是一个走向民族复兴的时代,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强国建设与党员领导干部经历的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并存,新的内涵融入了党性之中,强调发展,强调纪律,强调法治,强调工作方法,使干部正确而谨慎地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拨云见日,去伪存真,从而抵御诱惑,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思政教学内容必须既挖掘历史又结合现实,既能将我们党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发扬光大,又能辩证分析当下的各种现象,才能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时代性。

2.因材施教

做好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员思想动态。党员干部是个性鲜明、思想意识强的个体,有些还是业务能手,他们对党性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视作灌输思想理论的对象。党校的思政教育是一个知情行意的过程,寻找学员心理上的归属感和激发思想上的认同感,要想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提高其政治站位,提升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自己的真本事引领学员信服,党校教师还是要下一番工夫的。课程设计,要反复斟酌,精心挑选案例,要于理论有据、于现实有据、于研究有据。优化教学内容,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针对单位和学员的特点进行教学,对同性质的单位和学员进行归类,在通用的学习标准和纲领的领导下,制定有利于发展自身优势的党员学习章程。针对党员们各自熟悉的专业和领域,让其发挥各自的长处,尝试个性化定制、菜单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基层党员干部基本教育全面到位。

(二)开拓途径创新教学模式

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指的是整个课程设计,从备课到课堂到结束后续的整个过程的创新。以往是一元对多元,现在是多元对多元。在党校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背景下,寻找契合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使得思政课堂变得更具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引进多种学习方式,让学员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向交流、体验感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提高学习热情,让其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分析思政理论及社会现实,进而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和理念,让思政课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可以开展学员讲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经验共享。可以引进学术沙龙,化解分歧,增进感情,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带着课题以实地考察的形式,让学员带着问题参与社会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丰富多采的教学模式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引入警示教育的方法,直达内心世界,令人感觉到震撼,通过对违法乱纪事件的深入剖析,防微杜渐,筑牢学员的思想防线。

另一方面,发展现有方式。现场教学不仅仅是带学员去看现场、去听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员在真实的情境下受到教育和启发。这个过程,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设计出问题,引导学员思考和讨论、归纳、总结、提升,在学员“看”和“听”的基础上增加“悟”环节,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循环周期,以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三)多种渠道加强师资建设

首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实教师队伍。合理引用外来教师,可以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优秀人物来党校讲课的同时鼓励领导干部回归一线教学,不仅要从专业的高校引进专业的人才,还要从社会中发现、挖掘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社会人才,壮大师资队伍。根据形势变化、最新的信息,实现师资队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更新。同时,严格兼职教师的管理,强调纪律性,如果要走上课堂,实行与专职教师同样的标准。

其次,鼓励教师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党校教师唯有充分规避闭门造车,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历练自己、积累经验,努力达到素质与学历的平衡,才能适应当前教学形式的需要。鼓励教师挂职锻炼,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国情、省情、市情了然于心,做好必备功课,让教师在学习及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最后,加强专职教师的培训。目前,我国党员领导干部学历高、能力高,而且新常态下对政治要求更高。作为党员领干部灵魂工程师的党校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提升文化素养,掌握多种教育方法,在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前提下,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践行者,才能帮助学员实现有效提升。因此,必须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党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及最新的理论成果的专项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做好理论储备,学会用学术讲政治,做好“布道者”的职责,传播党的经验和政策。课堂之外,应注重社会调研,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博物馆、革命胜地,尤其是一些地方开发的革命遗址进行考察和参观,获取最直接的资料。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发展,党校思政课的进步与发展成为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必经阶段,对教学及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党校思政教育与学员业务相融合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有效举措。因此,唯有调查研究,掌握学员思想及业务发展动态,做好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从而引导学员更深入理解所学,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挖掘思政课应有的功能,更好地承担为党和国家培养和造就专业而优秀的干部队伍的职能。

猜你喜欢

党校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