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探赜

2019-01-2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话语转型政治

李 铭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巨系统下的子系统,正在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着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理论正顺应着时代的变迁,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其较为鲜明的价值对全国、社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改革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理论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并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动力的内外两种维度,认清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困顿,关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方法、话语权、工作对象、实践对象的变化,才能够在新时代赢得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主动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专家的普遍认同,形成了诸如发展论、转变论、转向论、转型论、现代化论等代表性观点。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的理论体系最为完整,实践运用价值最为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理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一种重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质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一个集主体、对象、内容、体制、机制、话语等要素系统改变的整体性转型(孙其昂)”。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不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平行、相互并列的另一种形态样式,也并不是从一端转向另一端,而是新的形式或内容出现而旧的仍然存在影响。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诉求:宏观与微观转型动力的两维解析

(一)把握外部条件的变迁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场域中的转型动力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新的发展路向

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高职(专科)院校占普通高等学校53.24%;全国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40.04%”。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对职业教育全方位的改革设想,明确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总体要求与目标、具体指标,并从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等七个方面,细化为二十项具体行动的政策举措。同时《方案》还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向”。

2.新时代的党情、社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社会转型时期的党情、社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强调的是“如何观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发展规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的客观实际,紧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时而进”强调的是“如何思考”,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契机,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牢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因势而新”强调的是“如何实践”,表明新时代的社会外部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推动力量,需要运用自身潜在的新优势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把握现代转型的大势中不断实践。“三因论”充分表达出党中央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殷切期望。

(二)解决内在困顿的诉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场域中的转型动力

1.高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管理的“机制僵化”与“机制封闭”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内部管理机制僵化与封闭现象。第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若干部门的“多头管理”。根据职能要求和惯例,高校内部通常设置较多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他们都在部分性地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管、指挥、评价职权,在客观上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方监管。同时,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影响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第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广泛“依赖”于行政命令。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脱离自身规律和本职工作,去顺应行政职能部门的特点与其“齐步走”,围绕学校其他条线工作的开展而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耕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的倾向。这一现象本质原因在于:后单位时代社会利益的主体复杂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越是局限于单位制机构的有限范围内,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影响到的对象就越少。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临领域研究“本领恐慌”与“思维受困”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本领恐慌”,体现在对自身领域学术研究能力的不足。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2000-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思政教育”热点转化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显示,近年来高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质量文章的发文量呈现衰落趋势。在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两个期刊库中,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2004-2011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发文量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2012年开始相关主题文献在数量上发生震荡并衰减,2018年相关主题文献量为57篇,达到了最低点。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维受困”,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自觉。依据普赖斯定律得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核心作者群规模较小,距离形成成熟的领域尚存一定差距的结论。这充分表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创新不足、科学研究的本领不足。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着“认同弱化”和“话语失势”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认同弱化”,是指高职学生对传统话语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表现的内容和价值认识不足。同时,认知过程中出现知与行的脱节,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出现了障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认同上出现了“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失势”,源于学生对高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品质输出能力之间供求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仍然存在简单化、口号化问题,灌输痕迹明显、说教意味浓厚,从而降低了意识形态宣传的权威性、生动性、趣味性。这就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话语的平台,更要有高品质的话语内容表现;不仅要有常规话语境遇中的思辨,更要注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实践的联系。

4.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凸显“个体差异”和“群体多元”

首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凸显“个体差异”。随着时代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个体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并持续地被强化,他们不再是某种思想的被动接受者;高职学生主体意识被强化程度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认知程度,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凸显“群体多元”。“群体多元”体现的是高职院校生源群体的多元。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入学途径主要包括普通统招入学以及“注册”“对口单招”“中高职衔接”“提前招生”入学等形式。2019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意味着高职院校生源类别将更加多样化,表明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身份来大致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式,需要随之调整。

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抓牢和把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组织的“方向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部高校均已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这仅体现出领导关系维度的要素。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包括机构设置、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等要素。其中,行为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是否科学和到位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党组织:第一,要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工作目标和操作步骤,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层面通盘考量范畴之内。第二,要理顺权力架构,突出党组织在高职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理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内部的多样化关系,破除机制障碍,化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此外,高职院校党组织要把好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组织的“方向盘”。

(二)注重培育和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的“精气神”

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量的下滑趋势,这就要求广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学术创新,破除思维之“困”,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在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也在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出发点,将关系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改革,涉及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创新,有利于将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等方面的研究目标放在突出位置。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研究形成新的增量,促使学术成果达到质的变化,并努力探索学术成果与实践有效对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的“精气神”。

(三)注重打造和维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金招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灌输与教化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界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变,但无论是“官样话语”向“日常话语”、“控制话语”向“互动话语”,还是“独享话语”向“共享话语”的转变,都要求我们要牢牢掌握话语权,话语权的旁落必将引起意识形态的混乱。打造和维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金招牌”,必须把握特色鲜明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特点。近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平台有所创新,如运用新媒体公众号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互动的“南航徐川”、以脱口秀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的“宝哥说”等,实际成效上看都是各院校的“金字招牌”。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把握更需要针对受众的特点,要提升参与度和实践性。如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论社团“习之社”就是以“真经历、真体验、真情感、真互动”形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环境,用“实践的话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注重联系和组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同盟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指一些并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但能够共同参与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外部主体。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必须要注重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的各类组织、部门和人员整合成为合力,形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战线”。随着新的力量和资源的加盟,必将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主体的人员构成和素质发生重大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不仅仅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更需要动员一切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形成一支有力的“同盟军”。

迎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每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遵循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高职教书育人规律,遵循高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猜你喜欢

话语转型政治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