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照护视域下师生跨文化沟通的价值“心”向度

2019-01-21刘显睿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公正关怀跨文化

刘显睿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学生与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师生沟通渗透在整个教育活动之中,他们之间的沟通理应受到重视。学生与教师在其各自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生活习惯、家庭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浸染,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文化的印迹。可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属于广义上的跨文化沟通。师生的跨文化沟通要求双方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而尊重理解对方文化就需要返回文化中,对对方信息进行文化解码,解码的复杂程度反映文化的差异度。因此,要想使解码的过程简单化,就需要拉近双方的文化距离。教师要照护学生的文化,学生要理解教师的文化,其中的关键是从“心”出发,搭建起“心”的桥梁,真正体现文化照护的理念,促进师生跨文化沟通的实惠性与长效性。

文化照护的理念最早出现在医学上,并在护理领域得到广泛发展。由于医疗与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将文化照护理念迁移至教育场中,并通过对文化照护内涵的审视,有助于认识其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发挥有效功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进而使文化照护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赋予“心”的向度。

一、文化照护理念的内涵

文化照护是美国护理学家莱宁格提出的“跨文化护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文化照护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分析被护理者的文化背景,采用特异性的服务来满足被护理者不同文化的健康需求,最终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化照护理念的内涵有三方面:其一,文化照护是一种以文化为焦点的关怀;其二,文化照护提供符合文化一致的照护;其三,文化照护是一种深化的整体护理。

(一)文化照护是一种以文化为焦点的关怀

德国当代人类学家兰德曼提出“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人也为文化所产生。”不难看出,文化与人联系密切,人作用于文化,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反作用。文化是个复合体,其中的信念、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对人的发病原因、疾病的临床表现、就医方式等产生影响。可见,多种文化的形式不仅存在于人中,而且也存在于护理中,护理的各个方面都包含有文化的意义。关注文化,就是关注人的健康;关怀文化,也是对人的健康的关怀。莱宁格认为,文化关怀是对有预期需求的个体或团体,通过一些符合文化,能被接受的价值观、信念和定势的表达方式,提供有益人的健康和幸福的关怀行为[1]。文化关怀是护理的本质特征,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对人的身心状态得以治疗或康复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文化照护是文化与关怀的契合,以文化为基础的关怀理念与行为。

(二)文化照护提供符合文化一致的照护

文化照护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个体的生存、生活、发展方式是多样的,因此他们对于支持性帮助的表达方式同样存在共性与异性。护理者提供相适应文化的过程是双方人际之间的交互过程,不是护理者单方面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护理者维持、调整、重建被护理者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通过两者间的动态整合,继而促进被护理者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并能够与疾病、死亡和解,最终使被护理者超越有限的本能生命,追求价值生命的无限发展。

(三)文化照护是一种深化的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给予服务对象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护理[3],它把患者作为主体,对“全人”进行护理。整体护理蕴含文化的成分,而文化照护则将多元文化放置中心地位,并把多元文化的需求集于一身,形成自身相对独特的文化特征。莱宁格曾指出,跨文化护理作为一种专业,应将文化贯穿护理理念、护理计划、护理日常活动中[4]。文化照护把尊重与爱浸润护理之中,拓展了护理工作对人认识的深度。可见,文化照护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使人文关怀得到重点关照,并对其内涵的丰富化与多元化。

二、文化照护理念与师生跨文化沟通的契合

(一)两者契合的可能性

跨文化场域是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的共同作用场域,而文化共享则是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为两者的契合提供了可能。

1.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存在共同的作用场域

尽管文化照护属于护理学领域的理念,师生跨文化沟通应用于教育中,两者存在不同的技术和研究手段,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是两者存在着共同的作用场域即跨文化场域。文化照护是莱宁格把护理与人类学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是把护理赋予了文化的价值。而师生跨文化沟通实质上是文化理解的过程[5]。可见,两者均是从跨文化场域中审视个体间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视为个体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源。共同的作用场域为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构建起了交流的桥梁,增加了两者契合相处的可能性。

2.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存在互通性

文化与沟通是相因相生的一个“组合”,文化制约着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沟通促进文化的生成。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文化从幕后走向了舞台的中央,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如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无论言语还是非言语的交流,都是一种文化接触,文化的接触不可避免会进行跨文化沟通,而沟通又是以文化背景为依托,因此跨文化沟通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体认对方文化[6],体认对方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照护的过程。简言之,文化照护以跨文化沟通为前提,跨文化沟通以文化照护为旨归。而且在文化照护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关照与呵护的基础是了解被护理者的各方面的文化需求,双方不同文化单元需进行文化交互,进而产生文化共享。师生跨文化沟通是双向交互的文化传递与接收反馈的过程,其中必然存在文化共享,因此文化共享是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的交汇点。

(二)两者契合的必要性

文化照护与师生跨文化沟通不仅具有契合的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两者契合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共生型师生关系的需要,二是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师生幸福感的享用。

1.建立共生型师生关系的需要

共生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生态。共生意味着师生的协同作用和文化共享。共生型师生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心理关系。而沟通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通过沟通滋养文化,通过文化点化沟通。跨文化沟通与共生型师生关系存在相因相袭的关系,沟通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使跨文化沟通变得更为通畅。共生型师生关系本身具有生命力,但是生命力的强弱是动态变化的,共生师生关系要在交往中不断汲取营养而使生命保持活力,文化作为其重要的营养来源,显然不可或缺。文化不能自我生成,它需要载体——交往。交往作为师生关系与沟通的基础,如果缺乏对文化的关切,那么交往只会流于形式,进而失去有效性,从而影响到共生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师生跨文化沟通的效果。所以,通过师生沟通中的文化照护,在沟通中传递文化、照护文化,使师生双方文化得到共生发展,激活共生型师生关系的生命活力与动力,拉近师生间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文化适应,减少文化震荡期的区间,实现双方的健康发展。

2.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不同个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各异,这种特征反映在文化上,则表现出学生的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得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展现出不同的教育需求。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功能性需求还是精神性需求,其中必然渗透有文化的元素。由于教师和学生共享一定的文化基础,[7]所以使师生跨文化沟通成为可能,当自文化与他文化相遇,要求教师具备文化能力,对细微线索觉察敏锐,深入学生文化的内部探求线索,适时抓取文化的差异,有差异地使用“社交知识”,及时发现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并以学生文化为契机,关怀学生的文化需要。

3.师生幸福感的享用

师生跨文化沟通是一种平衡供给与需求的活动,是一种关系性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文化照顾是爱的给予,给予的反馈是把学生的幸福成长呈现给教师,使教师获得幸福的体验,这种体验更多地表现为精神性的幸福感受[8]。教师幸福感的获得不仅是看到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快乐,还包含有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事业成功带来的精神报偿。与此同时,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教师真诚的内心世界润泽着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教师变得更加真实,也促使学生自身变得更像他们自己,从而令学生的心理、认知、健康等多层面收获幸福感。幸福的体验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双方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教育本真的实现。幸福体验的获得须建立在交往上[9],而师生跨文化沟通恰恰提供了这个平台,在此平台上融入文化照护,有助于提升教师与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将教育作为生活的需要,从教育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为师生幸福感的享用创造条件。

三、文化照护理念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的价值“心”向度

文化具有两种向度:内在向度与外在向度,文化的内在向度促进自身的自我完善,外在向度体现对外部世界的改造。[10]相对外在向度,文化的内在向度更加关注人的身、心、灵的不断发展。文化照护理念深化了文化内在向度的内涵,折射出对“心”的追求,使沟通从心出发,并返回心,最终通过沟通来实现以“文”化“人”。可见,文化照护理念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彰显了价值“心”意蕴。心与心之间渗透着理解、公正、关怀。理解心是其他两部分的先决条件,没有理解心,沟通就会失去活性。公正心与关怀心则互为补充,公正心为关怀心创造平等沟通的环境,关怀心为公正心加以更多情感补充,三者共同构成统一整体。

(一)文化照护理念将师生跨文化沟通引向理解心

理解心是理解自己与理解他人的统一体,体现了一种跨文化沟通的立场。教师为异质文化学生提供适切的发展照护,不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把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学生,而应在心与心的互动中避免自己的主观判断,将自身置于学生的参考系,感人之所感,想人之所想,了解对方的文化世界,思索个体的文化表达背后隐藏的价值内涵,努力发现学生的渴求,提供学生的生命需要,从而达到文化共感。共感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其母文化与他文化的认识与反思的过程。教师对不同文化的反思,利于教师采用多元的视角分析文化的价值,抓住不同文化的特质,令文化共生发展。理解心往往具有连贯性,在这种情态下,它会激发学生的理解心,使学生以共感为主体的身份来看待不同文化,在跨文化沟通中实现理解[11]。

通过他者,理解自我,通过自我再去理解他者。理解是理解人、理解文化以及理解言语、价值、思维、知识的过程。理解心浸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生成完善的人格。

(二)文化照护理念将师生跨文化沟通引向公正心

在教育场中,教师的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都是在传递信息,学生也是在无形中接受着这些信息,双方始终在进行着沟通。然而,由于学生的文化差异性,使得沟通信息的内容是复杂的,传递途径是多样的,沟通风格是多元的,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结果,所以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文化照护不是感性地“给予”,而是理性地“投入”,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投入”合理的文化需要以及公平性评价是必要的,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公正问题,公正也是沟通双方需要遵循的指导原则。因而,师生沟通要求双方怀揣公正心,尤其对教师而言,教师要超越自身文化,公正地对待并接纳学生团体的文化。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就是公正对待自己,教师有公正心,学生会更加公正看待教师,营造公正的氛围,促进双方和谐发展。公正心是对师生双方人格上的尊重,把握着跨文化沟通的方向,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获得对方理解的保障。

(三)文化照护理念将师生跨文化沟通引向关怀心

将“文化照护”放置教育的视野,能够展现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是教师对文化关怀的表达。关怀是基于人性平等下的对人的付出,实施关怀在于关怀关系的建立。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基础要素,因此教师与学生构成关怀关系。在主体间性的视域下,教师与学生互为关怀主体,具有平等性,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触发双方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多元文化教育的效果。关怀心是一种爱的需要:其一,生活中充满荆棘,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他所要完成的一切,客观上要求个体间的相互协助、相互关怀,共同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其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不同的需要层次,为人提供不一样的感受,爱的需要是人的缺失性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适度而不盲目的关怀,利于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使学生直接获得幸福的体验。关怀心是一种责任:一是国家在法律上明确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12]二是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可见,国家从法律与道德层面均对教师提出了专业角色的期望。教师只有把国家给予的期望付诸实践,内化为心的需要,并形成常态,才能将关怀心转化为发自内心深处的善的驱动,才能通过关怀心唤醒了师生跨文化沟通的教育力量,令文化照护理念充分释放能量。

沟通是一个“心”的连接过程,外部的感官只是听到声音,还需要用心去领悟。正是由于文化照护理念中所弥散的理解心、公正心、关怀心体味了文化的差异,体察了对方的真正需求,才会在师生跨文化沟通中凝聚“心”的向度,促进卓有成效的师生跨文化沟通的形成。

猜你喜欢

公正关怀跨文化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