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研究
2019-01-21王晓南
王晓南
中国不仅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发祥地,还是人工种植茶最早的国家.我们手中的这杯茶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共同流淌了5000年,成为中国的文明符号.因此,如何为茶产业培养、储备、输送优秀人才,成为新形势下高校茶课堂的新课题.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把“做”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做”成为“学”与“教”的基础,我们今天所实践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就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继承和发扬.
茶文化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指以茶行业文化标准要求为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实践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实践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模式.实践证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茶文化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办出“茶文化”课程特色的关键,也是“茶文化”课程的必然要求.
1 “茶文化”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1 以“做”为核心,“教”“学”相长,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对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强调智力性技能的培养.把“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了解,是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最终向规则支配行动转化的过程,形成智力性技能去指导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着力在学生的智力性机能上施教,使课堂教学不脱离实践.
比如对茶文化的认知,是秉承茶道精神,精行简德,满足和静清雅的一种当下认知,并在生活当中,日日践行,以达到内外兼修,同养泰和的美好生命境界.希望学生能借由一杯茶的热爱回到生活里,让生活多一点美好,多一点改善.行茶,先从学会礼敬开始,做一个知礼、行礼的人,因为我们的礼让使周围的关系变得温润而美好.
我们从学生“做”的行为规范开始,通过践行,让学生自己得出茶人行茶仪轨中的“端坐礼”“注目礼”“应答礼”内容要求,进而得出:(1)如何冲泡出一杯中正平衡的茶汤;(2)体会:茶为本,始于礼,至在道,践行于生活.让在践行中的学生能做到自恃、修正、中正、知止与美好.
1.2 与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相关联,一体化教学模式优越
“茶文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能较好地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要求相匹配,在课程教学中围绕茶艺师职业技能考核内容进行教学,以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要求为依据,将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贯彻到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在课程结业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仿真模拟考核,做到“课、证”一体.
1.3 文化积淀悠久厚重,培养目标明确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学习圣贤尚礼尊师,接引于当下学习,践行于行茶的言谈举止,以培养学生外修为,内养德“.茶文化”课程要求学生从“行走坐卧”练起,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到每个动作的细节,对每个行茶动作都一一做分解训练.比如,清洗茶具的模块我们称之为“修心”,是对心手合一的训练.我们把《礼记·玉藻》中的“君子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与行茶仪轨相契合.足容重,要求学生在行茶时,双脚坚实地踏在大地上,身体呈两个90°,重心于心,挺拔中正的端坐.手容恭,聚合自然之气,心平气和.目容端,眼神要喜悦、温暖、和善.口容止,止语止念,以养高贵的品质.声容静,不沉默不抢先,要传递静好和微笑.头容直,中正、平衡.气容肃,气韵高贵,回味无穷.立容德,行茶时的道德风范.色容庄,服装得体,素淡简约.我们通过对学生“做”的规范要求,实现“教”的目标.
2 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模块不成体系,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
传统教学都是“三个中心”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顺序进行讲授,而且会严格按照课堂讲授理论,试验和实训要在实训室完成.这样,完全在时间和空间上把理论和实训分割开来.由此所产生的教学弊端是:(1)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相脱节,不能完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教师会依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使得理论课的讲授无法涉及实践技能,导致理论课索然无味.而在后期实训课时又忘记了前面的理论课的知识点,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这样就使得很多脱离理论的实训和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产生,学生很难掌握和理解全面的知识体系(.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离开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得学习积极性降低.反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也只会把学习变成复制模式的机器,使得实践没有了高度(.3)不能适应现代茶业文化发展的需要.当今茶业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茶理,更要懂得茶叶制作工艺等知识.例如在讲茶叶分类这章时,传统理论讲授是在课堂中按茶叶的加工工艺分为六大茶类,而没有一类茶能在理论上还原该类茶的加工工艺.在实训室训练时,讲解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条索乌龙茶冲泡方法,就不能有效解释大红袍岩骨花香的形成原因和香气入水的问题.
2.2 教师偏重理论讲授,致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精辟地总结为:“‘三型 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下,教师永远是主动的传播者,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接收者.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都统一对其进行理论灌输,过程考勤,结业考试.这种教育形式简单的模式虽然容易操作,教育成本也较低,但其严重抹杀了学生思辨性和创新性的能力培养.例如,在介绍炒青绿茶的种类时,其包括扁炒青、圆炒青和特种炒青等等.其中,扁炒青的代表茶是西湖龙井,其炒青手法有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等.学生在接收这些知识的时候,很难和冲泡手法联系到一起,更无法理解为什么扁平光滑不易下沉的茶要用“下投”泡法冲泡.只有死记硬背知识点,掌握效果极差.
2.3 考试方式单一,忽视过程训练
传统课程成绩考核的主要方式为期末终结性考试,平时成绩流于形式,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呈现被动的理论灌输,即使有实训环节也大多“蜻蜓点水”.由于忽视过程训练,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期末考试存有侥幸心理,靠突击复习来应付考试,所以其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3.1 模块组合体系化,教学内容一体化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众多技能点和知识点进行综合、归纳、分类、提炼,划分成若干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根据主题内容,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整合,根据实践内容选取理论知识,再把若干模块组成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综合性、适应性、模块化”原则,从而实现一体化教学.如前所述,我们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把武夷岩茶的成因及冲泡方法作为一个能力模块在实训室用PPT直接还原其生长环境.武夷山大红袍岩骨花香的成因:(1)武夷大红袍核心产区两侧是高大的山体,山谷坑涧中的夹角40°~60°,这注定每天日照时间也在4~6小时之间.接受和煦的阳光但没有烈日的暴晒(.2)两侧都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岩石非常松散,下雨时雨水被石缝吸收,雨过天晴后,太阳升起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岩壁发生轻微的收缩,把带有矿物质的雨水全部挤压出来变成山泉水(当地人称之为“石乳”),流淌到山下种茶的小窝里(当地人称之为“坑涧”)(.3)每天早上云雾缭绕,这些云雾和四周的植被,可以过滤掉太阳的红外线和红橙光,让蓝紫光和紫外线穿透进来.红外线和红橙光会让茶叶当中的苦涩味提升,导致茶汤涩口,而蓝紫光和紫外线可以让茶叶当中的氨基酸类物质提高,让茶叶变得鲜甜可口.当冬天西北风袭来时,四周的高大山体有效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袭.这样的情景演示把大红袍的岩骨花香诠释得非常直观.然后,引导学生把盖碗看成钟表盘,我们通过反复实验和比对,最后确定用7:30分40°角定点旋冲的手法注水.使学生充分理解岩韵、岩骨花香的成因和茶香入水的问题.
3.2 教、学、做同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任务导向”“课题驱动”“角色转换”等方式,按照“教、学、做”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导向是指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点转换成若干个任务,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领取任务,通过分析完成任务的情况,得出对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从而完成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如前所述.当我们把扁炒青、圆炒青和特种炒青三种炒青绿茶的代表茶摆到学生面前,同时也做出三个任务导向.用现场剖析制作手法,分析冲泡原理,比对冲泡效果,代替了原先理论课抽象的讲解,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冲泡的过程中掌握了绿茶的基础知识和三种冲泡方法.冲泡手法与要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茶性原理共同完成,并进行茶汤测试和比对而得出的.课题报告则要求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地标茶样、编写解说词,提供说明和感官评审意见.实训过程中,学生直观和充分地理解了“下投”泡法的“润泽干茶”“中投”泡法的“凤凰三点头”,和“上投”泡法的“白雪沉江”的三个关键要领的含义.以这种“任务导向”法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生能较快地掌握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学生对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践得到知识点,非常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课题驱动是指根据培养方案的需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训练课题,根据课题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模块,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目标培养.[2]比如,紫砂壶的冲泡仪轨的课题教学中,教师将冲泡要领编写到课题中,要求学生每个课题都要完成动作分析、解说词编写和效果比对等过程.一个个的小课题连接在一起,构成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模块.各个课题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以课题带动教学,最终完成本课程所承担的培养目标.[3]
角色转换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的地方,在于学生被置于主导位置.我们通过设置主题情境,完成角色的主体(学生)和拟定规范程序的课程内容,来实现以“教师为主角”转换成以“学生为主角”的课程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频于思考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重点变成辅助学生完成课程内容.变“讲演式”课堂为“实效性”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角色转换”成为一体化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奉茶礼”.理解《茶经》提到精、行、俭、德为什么被后人推崇为茶道的精神等问题.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思考和实操得出:精、行、俭、德也是学茶人敬奉茶的精神和思想.探求茶道,离不开专业的技术、精专的态度、行为的操手,只有这样方可以德立天下.
3.3 强化过程训练,考核方式灵活多样
我们按上课班级分小组领取任务模块,通过实训,学生得出研究报告、解说词的编写等都是学习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记入平时考核项目.终期是按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是研究报告,也可以是主题茶会,还可以是主题雅集等.这个学习过程轻松、直观、有趣、生动,学生获取知识直接、明晰、全面、扎实[4].
4 结语
“茶文化”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对促进“茶文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动手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提高[5],进一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高水平、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
“茶文化”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出“茶文化”课程特色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建立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以学生为主体对外开放的努力探索,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完成了一体化设置.教学形式一体化中实施了引导、实操、训练和比对.由此形成了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