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扭力”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运用
2019-01-21江明辉
江明辉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青年群体,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成才成长.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高校是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形成机制及特点,加强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心态.
1 心理扭力理论概述
心理扭力理论源自于研究自杀根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则是这个数字的数倍.在我国,自杀是青年群体中第一位死因,也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原因[2].西方社会对自杀研究的历史相对来说比较长,而我国对自杀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且多是从生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单纯寻找自杀的原因,这些原因很可能只是自杀者的一些较为直观的表面现象,不能很好地解释自杀者的心理根源和自杀模式.美籍华裔社会心理学家张杰教授综合考虑个体的心理状态、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心理扭力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大量自杀案例的动机和过程,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
心理扭力是指个体在认知中由于在同一维度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冲突而引发的心理失衡状态,也称“不协调的压力”,它是预测心理危机的一项重要指标[3].个体心理中内化的两种或多种对立观念或社会经验所产生的压力,即遇到冲突并作出决定时人的认知心理体验,如果不能放弃其中任何一个观念,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痛苦,构成心理扭力.董炳刚等人以山东省三所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他们的自杀意念与心理扭力情况,结果发现心理扭力在自杀意念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2 大学生心理扭力状况与分析
我国当前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快速时期,当代社会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尤其在个体心理行为方面,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进行心理自我调试,顺利度过大学时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产生心理扭力,给学习、生活和沟通带来不利,甚至造成心理危机.根据扭力产生的四种不同的应力源,大学生心理扭力可以分为:价值观的冲突、期望与实现可能性之间的冲突、与他人比较的冲突以及与应对问题的冲突[5].
2.1 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的冲突,即个体内化了的两个相反的价值观,不能通过同化和适应的方式实现再平衡所经历的不协调的压力.大学生价值观扭力,可能包括家庭寄托或父母期望的子女专业方向与个人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父母家人对子女择偶标准要求与个人自由恋爱之间的矛盾;家庭主要成员宗教信仰影响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信仰要求之间的矛盾;学校倡导的集体主义教育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机制或潜规则之间的矛盾;潜意识中男尊女卑传统思想同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男女都一样观念之间的冲突等等.如,某校大三女生小黄,一天中午神经错乱,突然在宿舍走廊大声呼喊,且有准备跳楼的举动,幸好同学及时发现阻止,并由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一起轮流不间断看护,期间从该女生手机短信中发现困扰她的恋爱问题.随后,从其家人了解到,该女生与她原来中学同学谈恋爱,家里亲人都认为那男孩配不上她,不同意她与那个男孩保持交往,且多次要求她去相亲,她虽不太情愿,但还是顺从家人的安排,内心极其痛苦.该女生很可能认为自己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但又有传统的孝心,认为必须听从父母及家人的意见,这样她头脑里就有两个相冲突的价值观,由此形成心理扭力.
2.2 期望与实现可能性的冲突
期望与实现可能性的冲突,即预定的理想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个人自己清楚地知道差距很难改变,无力感越强,所感受的扭力就越大.期望扭力的来源可能表现在学习、生活、就业、择偶恋爱、评优评奖等方面,个体对自己寄予较高期望,但现实生活中自己又无法达到目标水平;或者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但以子女的能力尚无法达到,在这些方面都可能存在冲突.如,林某在中学时成绩很优秀,当年高考也取得了好成绩,但由于志愿没报好,录取的大学和专业都不满意.上大学后,感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差距甚远,无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精神面貌也出现了异常,多门课程不及格,被学校勒令退学.案例表明,林某在期望与现实产生冲突后,没能进行调整,产生了心理扭力,出现心理危机,最后不能完成学业.
2.3 与他人比较的冲突
与他人比较的冲突,即相对剥夺扭力,是指当把自己与周边境地相近(包括学习情况、年龄情况、外表情况、家庭状况等)的人相比较时,发现自己不如他人,从而产生嫉妒心理,并体验到不协调压力.相对剥夺扭力的来源,可能包括自己家庭经济不如别人的比较;自己外表不如别人的比较;自己学业成绩不如别人的比较;甚至自己恋爱对象不如别人的比较等等.如,某高职院校大二男生小刘,夜里凌晨两点跳楼身亡.警方经过调查,认为这是自杀.该生平时沉默寡言,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亲为船员,脾气比较暴烈,收入低且不稳定,母亲为家庭妇女,弟弟残疾.该生“五一”放假回家,返校后情绪特别低落.通过走访调查,该生可能认为自己家庭情况与其他同学相比很糟糕,且感到无力改变,内心形成扭力,产生了严重心理危机,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学者裴敏俊等人在对新生的研究中,认为相对剥夺扭力引起心理失衡情况在新生中几乎体验不到,但在大二后逐渐表现显著[6].
2.4 应对问题的冲突
应对问题的冲突,即应对问题扭力,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难题,陷入困境,想要解决却又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由此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的状态.应对扭力的来源可能包括学习成绩不理想、与人相处不愉快、失恋或恋爱产生纠结、就业遇到挫折,家庭亲人出现意外,或个人身体健康遭遇变故等等.如,有一对新生恋人,来自同一个地方同一所中学,到校报到后三天就一起喝农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被抢救回来.据悉他们在中学就已经恋爱,但女生家长不同意他们恋爱,送女儿来校报到时要求他们分开,否则就不让女儿继续读书.这对恋人感到难以应对父母施加的压力,又找不到处理问题的正确办法,产生应对问题扭力,导致严重心理危机发生.
3 大学生心理扭力干预措施
心理扭力是由不协调的压力产生的,而心理扭力又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心理扭力进行干预,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防止或消除大学生心理扭力,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3.1 对大学生“心理扭力”进行筛查
根据心理扭力理论,张杰教授等人编制了心理扭力表(PSS),该量表从扭力源价值观扭力、期望与现实扭力、相对剥夺扭力和应对问题扭力等四个维度进行编制,每个维度15道题,共包含60道题目,计算各维度题目的得分总和,即可求出该维度的扭力值大小,扭力值得分越高,个体的心理不协调压力越大[6],教师应重点关注筛查结果偏离正常值的大学生,对心理扭力大的高危者进行有效干预,最终减少或避免严重心理危机的发生.
3.2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进行干预
价值观的冲突,即价值观扭力.古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就是说,在出现价值观冲突时,面对有利的事,要选择利益更大的那一件;面对有害的事,要选择害处相对较小的那一件.对大学生而言,价值观的冲突大多与家庭有关系,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有“望子成龙”“为子女好”这一传统观念,常把巨大的压力施加给子女,作为子女虽然不愿意,但又受传统“孝”观念的影响,这样就可能出现两个价值观的冲突,容易产生心理扭力.这个时候,家长或者子女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换位思考,适当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双方经过协调达成一致的价值观,冲突就自然减轻或消除.如前所述的价值观的冲突案例中,大三女生小黄家人与学校老师沟通后说:“想不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现在家里亲人都感到很后悔,只希望人没事就好,不再干涉她的恋爱了”.这样,原来两个相冲突的价值观消除了一个,扭力也就自然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小黄已基本康复.
3.3 对大学生“期望与实现可能性的冲突”进行干预
期望与实现可能性的冲突,即期望与现实扭力,可以通过降低或避免不切实际的愿望,保持心态平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自尊=成功/抱负”.根据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增加成功和减少期望来增加自尊.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尊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条件,或者多一些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经历;也可以建议他们适当降低期望值,调整奋斗目标,以减少或避免心理扭力.
3.4 对大学生“与他人比较的冲突”进行干预
与他人比较的冲突,即相对剥夺扭力,可以通过确立合理认知、不盲目与人攀比,来减少或避免心理扭力.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引起人们情绪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该事件的看法、评价和态度等,所以要改善情绪困扰,人们首先应该改变认知理念,通过认知理念的改变,从而改善情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观念发生冲突时,要尽量放弃或改变同一维度对立观念中的一个,减少或避免冲突,从而降低扭力产生的不平衡压力.
3.5 对大学生“应对问题的冲突”进行干预
应对问题的冲突,即应对问题扭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学会人际交往.要尽量克服“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树立同理心,利用心理学中的“黄金规则”(即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待人真诚、宽容,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利用“合理化机制”.当个体遇到困境而无法达到目标时,给自己杜撰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以避免精神上的焦虑,减少自己的心理扭力,使自己心理得到平衡.如,“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是最典型的两种合理化机制“.酸葡萄”效应是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焦虑,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也是“阿Q精神”的正面应用;“甜柠檬”效应是强调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这是增强自信、获得自我满足感的好办法[7].三是训练抗压能力.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从社会学习论角度看,人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逐渐提高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量减少对日后生活的影响,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干预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既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又要润物细无声地针对重点个体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教育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抓住关键,更新教育理念、畅通信息渠道,增强心理危机预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尽量减少或避免校园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构建一个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
4 结语
大学生心理危机一般来说存在四种结果:一是消除心理扭力,个体从中体验到了处理危机的心路历程,提高了抗压能力;二是减轻心理扭力,但对个体适应社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三是个体长期处于心理扭力中,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四是爆发严重的校园恶性事件,出现向内(自残、自杀)和向外(暴力攻击、犯罪)宣泄行为.我们对大学生心理扭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要减轻或消除大学生心理扭力,提高抗压能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