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早期CT和MRl检查的效果对比
2019-01-21任国彬
任国彬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2460)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小动脉狭窄、穿支动脉狭窄以及颅内小动脉与穿支动脉痉挛等原因所致,临床症状主要是面瘫和嗜睡等,若未给予及时诊治,梗死面积扩大可能造成脑组织大范围缺氧、坏死,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部位比较特殊,若未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早期确诊而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CT与MRI检查两种。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比腔隙性脑梗死行早期CT和MRI检查的诊断效果,特选择我院10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予以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分别是54例患者。甲组54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7.2±2.2)岁;患者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0.3)年。乙组54例患者中,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5±2.3)岁;患者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甲组54例患者行CT检查,具体方法是:选择东芝64层螺旋CT仪完成CT扫描检查;选择患者平卧位,行常规轴位扫描,再以听眦线为基线完成于颅底至颅顶的逐层扫描,设置扫描层厚10mm、扫描层距10mm,发现疑似病灶应对其部位局部放大后扫描;检查时通过进行多个层面连续扫描诊断能够获得更进一步清晰的影像图。
乙组54例患者行MRI检查,具体方法是:选择菲利普 1.5T 磁共振检验仪;选择患者平卧位,行常规轴位扫描,设置扫描层厚5mm、扫描层距1mm,依据扫描的病灶部位与大小对相关扫描参数进行调整:T1WI/SE:TR/TE=432/10ms,T2WI/SE:TR/TE=8000/88ms;运用头进位扫描,并以平扫为主,发现疑似病灶部位应行矢状位与冠状位放大序列扫描。分配2名以上有丰富阅片经验的医生负责对两种检查方法所摄片予以阅片和诊断。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包括检出病灶数量以及病灶大小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用率(%)和(x-±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比较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评估。
2 结果
甲组诊断准确率是83.3%(45/54),乙组诊断准确率是98.1%(53/54),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乙组要显著高于甲组(χ2=7.053,P=0.008);两种方法诊断病灶数量与病灶大小情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分析见表。
表 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对比[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部分是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使得颅内血管狭窄、痉挛、损伤以及闭塞等,使得部分脑组织缺血和缺氧,从而引起细胞与脑组织水肿和充血,最终造成脑细胞与脑组织坏死,通常发生在大脑基底节部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常因为深穿动脉发生缺血性微梗死康复后产生不规则性状的腔隙,日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腔隙不断加大,使得患者梗死面积也随之增加,则会引发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语言障碍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临床症状,甚至还可能引发面瘫,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腔隙性脑梗死包括慢性和亚急性两种,由于腔隙无规则且发生部位特殊,必须选用诊断准确度高和能清楚观察到病灶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从而保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3]。
CT与MRI检查是临床的常用检查方法,CT检查应用更为广泛,在基层医院中也能实现,但是其临床诊断准确性相对偏低,较易发生漏诊和误诊。MRI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准确率较高,并且能够清楚呈现患者病灶部位、大小等,是临床诊断该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该检查方法费用偏高,且需要配备先进设施,无法大范围应用于基层医院临床,因而还存在一定缺陷[4]。
此次研究发现,甲组诊断准确率是83.3%,乙组诊断准确率是98.1%,乙组诊断效果要显著高于甲组(P<0.05);两种方法诊断病灶数量与病灶大小情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早期应用MRI检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要显著优于CT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检出更多病灶,值得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