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风湿的鉴别
2019-01-20
痛风是因关节内结晶沉积而导致关节剧痛和发炎的一种疾病。这些结晶的生成是由于血中尿酸浓度异常增高所致。痛风最常侵犯大拇趾根部的关节,但也常见于脚的其他部位、膝、腕、手指和肘。它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产生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即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形成“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常表现关节疼痛、红肿,很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包括所有关节、结缔组织等处为主要病变表现的疾病。包括了100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有类风湿關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1 表现不同
痛风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常表现为夜间突然发作剧烈疼痛,多以急性关节炎,呈红、肿、痛开始,72 h达到顶峰,一两周可自行消失,数年再发作。当吃含嘌呤多的饮食,如动物内脏、沙丁鱼、酵母等,高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易形成痛风石,多见趾骨关节周围,亦可形成肾结石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40岁左右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是一个慢性顽症,病因不清楚,与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相关。不及时治疗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全关节可发生破坏性病变,引起关节慢慢变畸形、强直,双手呈鸡爪状、功能丧失,甚至瘫痪,骨和骨骼肌萎缩,还常常伴有关节外的症状,化验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
2 治疗不同
痛风是用抗嘌呤代谢、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如秋水仙控制症状。随着时间的推延,痛风因屡屡发作的关节,不仅组织损害,而且骨质的关节端有侵蚀,再加上痛风石的沉积,使关节呈慢性炎症和关节畸形,很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混淆。
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主要以抗炎、调整免疫调节为主。如芬必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益赛普、类克等生物制剂和甲氨蝶呤等传统抗风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