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背门锁扣仿真分析及优化
2019-01-20王颂汤博韬程云祺
王颂 汤博韬 程云祺
摘 要:汽车门锁系统是保障车内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装备。国家标准对于汽车门锁静态载荷性能试验有明确规定。由于锁扣结构等原因,后背门锁扣在标准规定的载荷3方向上经常出现变形过大的问题,导致试验失败。该文对某车型后背门锁扣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对该锁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经优化后的锁扣,其载荷3方向刚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门锁系统;有限元分析;刚度;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汽车门锁系统主要是由门锁和锁扣2个部分组成的,二者分别与车门和车身相连。汽车门锁系统是保障车内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汽车门锁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车安全,同时门锁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盗性能,以保证人员的财产安全。车门在正常关闭过程中,通过门锁卡板与锁扣的啮合,实现车门的锁紧功能。当车门受到外力冲击时,作用在门板上的载荷最终传递到锁扣,进而传递到车身。锁扣作为汽车车门锁紧机构的主要承载结构,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对于汽车侧门门锁系统要进行2个方向的静态载荷试验,对于垂直方向开门的后门门锁系统,要进行3个相互正交方向的静态载荷试验。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大部分厂家后背门锁扣与侧门锁扣形式相似,并没有针对标准要求进行特殊设计,一旦发生追尾事故,其后背门锁扣有可能因变形量过大造成后背门意外打开,威胁车内人员人身安全。该文对某车型后背门锁扣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值之间进行了对比,并对该锁扣进行了优化设计。
1 国家标准对门锁性能的要求
GTR NO.1《关于门锁和车门保持件的全球法规》是第一项正式出台的全球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项目,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在汽车门锁性能方面的要求,与GTR NO.1保持一致。GB 15086—2013《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有明确规定。1)对于1个门锁系统,在锁体和锁扣总成之间,在与锁体面垂直的方向施加11 000 N的载荷(载荷1)时,二者不应脱开。2)对于一个门锁系统,在锁体和锁扣总成之间,在与锁体面平行且在卡板开启的方向施加9 000 N的载荷(载荷2)时,二者不应脱开。3)对于一个垂直方向开门的后门门锁系统,在锁体和锁扣总成之间,在与载荷1和载荷2相互正交的方向施加9 000 N的载荷(载荷3)时,二者不应脱开。
GB 15086—2013《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对门锁系统性能试验施加的静态载荷方向。目前常见的锁扣在载荷1和载荷2方向有较好的刚度,对于后背门来说,锁扣在载荷3方向的刚度较小,在试验过程中会经常会产生明显的变形,导致卡板与锁扣脱离,是导致门锁系统性能试验失败的重要原因。
2 后背门锁扣仿真分析
该文对某车型后背门锁扣进行分析,其结构如图1所示,锁扣上部圆柱直径为6 mm,底板厚度为3 mm。该锁扣的材料为高强度合金结构钢35CrMo,其屈服强度高达835 MPa。约束锁扣螺栓孔处平动自由度,释放所有转动自由度,在锁扣上部分别施加载荷1方向11 000 N的力、载荷2和载荷3方向9 000 N的力。该锁扣在载荷1和载荷2的作用下,最大变形量分别为2.94 mm和2.79 mm,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在载荷3的作用下,该锁扣有明显变形,出现了刚度不足的情况,最大变形量达到了32.40 mm,锁扣在载荷3方向变形情况如图1(b)所示。
该车型后背门试验后锁扣变形情况如图1(a)所示,由于锁扣变形过大,导致卡板与锁扣脱离,造成试验失败。从图1中可以看出,锁扣在实际试验中的变形情况与模拟情况基本一致,最大变形出现在锁扣上部与门锁卡板接触一侧。表1展示了锁扣最大变形点实测与模拟的各个方向的变形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二者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从而证实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3 后背门锁扣结构优化及分析
由上一章模拟分析及试验情况可知,该锁扣存在载荷3方向刚度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其未能通过试验的直接原因。为了提高其在载荷3方向的刚度,对该锁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加工装配及零部件成型需求,将锁扣上部直径增加为7 mm。由于在各工况下,底板背面应力均较小,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减轻底板厚度,以减小整个锁扣的质量。
优化之后的锁扣结构以及其在各个工况下的变形量如图1(c)所示。优化之后,该锁扣质量为97.22 g,相比原有结构减轻了3.36 g。另外,优化后的锁扣在载荷1方向的刚度相比原有结构,减小了36.7 %,但位移仍然仅有4.02 mm。而在载荷2和载荷3方向,该锁扣刚度分别增大了31.9%和40.8%。尤其是在载荷3方向,优化后的锁扣最大变形量减小为19.17 mm,如图1(d)所示,极大地提高了该车型后背门锁总成通过门锁系统性能试验的可能性。
4 结论
对某车型后背门锁扣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其在载荷1、载荷2和载荷3作用下应力和位移的分布情况。
对比该锁扣在载荷3作用下试验和仿真计算变形情况和最大变形点各个方向变形量,二者最大相对误差为9.3%,结果证实了模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对该锁扣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表明,优化后的锁扣结构,在重量略有减轻的情况下,将锁扣在载荷2和载荷3方向的刚度分别提升了31.9%和40.8%,有效减少了该锁扣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形量,极大地提高了试验通过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基于CAD/CAM 技术的汽车车门锁扣模具的设计与仿真加工[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23):20-22.
[2]秦涛,李斌,蔡元初.汽车车门锁扣结构强度试验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9(3):43-45.
[3]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15086—2013: 汽车門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10(8):13-15.
[4]黄中琦.车用门锁机构强度浅析[J].汽车工程学报,2000,1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