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2019-01-20黄翠新
黄翠新
(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这是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精神引领的时代。大陈岛“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酝酿、生成,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辩证思维方式,探究大陈岛垦荒精神蕴含的生态价值,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实践观:向自然垦荒的必要性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35-136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而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即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2]207早期的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使身体结构发生变化,意识能力不断提高,最终走出丛林而构建人类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理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人与自然的这种区分得到了强化,但并没有渐行渐远,原因在于人的生存与自由发展依赖自然,人类历史的发展已逾越几千年,这种状况以前如是,今天仍然如是。
何以要垦荒?这一决策有其现实基础。如果有足够吃的粮食,当然不需要垦荒。但对于粮食短缺、城市青年就业无着落、又存在大量未开发土地的苏联,向大自然进军成为必然的选择。苏联1954年大规模的垦荒运动,以城市青年为主体的27万移民垦荒的浩荡大军,改天换地的显著效果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摧残,各行各业仍难在短期内复苏与繁荣,因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党的八大会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举目所望,这种百废待兴、生产力落后、城市就业岗位不足、已耕地面积不多、农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但又拥有大量待开垦的荒地的客观现实,便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向未开发的荒地进军,向荒芜之地索取生存资料与发展资源。在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的支持下,相关部门开始酝酿并组织青年积极参加开垦荒地的劳动实践活动。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1500余人于1955年先后到达开阔的三江平原、荒芜千里的北大荒。在这里,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依靠锄头和双手,克服了恶劣天气与身体不适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开垦人迹罕至的北大荒。
正确的意识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胡耀邦书记在欢送全国第一支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作的《向困难进军》极富鼓动性的讲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潮。鲜艳的红旗也在台州的大陈岛上飘扬,垦荒精神也在此处开始形成、凝练与升华。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地方,也是满目疮痍之地。但台州和温州市的青年积极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毅然告别优裕的生活、朝夕相处的亲人,远离热闹的城市,登上凄凉的大陈岛。恶劣的台风、随时引爆的地雷、贫瘠的土地、狂啸的海浪,需要他们和驻岛官兵一起面对与克服。虽然不能说是“与地斗,其乐无穷”,但垦荒队员们发扬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致力于土地的开垦和岛屿的建设。他们庄严宣誓,“坚持到底,决不退缩,与英雄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3]。可以说,面对荒芜的土地与恶劣的天气,缺乏先进生产工具的大陈岛垦荒者,如果没有艰苦卓绝的毅力,没有奋发图强的信念,没有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没有开拓创新的魄力,是很难让荒岛变绿洲的。
这是“精神可以变物质”的时代。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4]。精神对于人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它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品格修养,是一种坚强毅力。只有伟大的精神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正是有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垦荒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等精神的照耀与指引,新中国才能站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富起来,并逐渐强起来。大陈岛能够恢复其美丽的容颜,成为灿然绽放的东海明珠,则得益于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浇灌。“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最核心的特质就是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实现精神力量的物质转化。大陈岛从物质贫乏到物质充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转而从精神世界之中寻求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艰苦劳动,转化为物质财富。”[5]
二、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垦荒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从自然中走出来,通过劳动实践创造自身的人类社会,同时反转身把自然当成可资利用的对象性存在物。人在自然面前曾经是恐惧与战栗,顶礼膜拜,受自然的奴役与控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理性能力的增强和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和解放,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地张扬,人不再匍匐于自然脚下,而是开始了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探索,吹响了向大自然进军的号角。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的生态限度内不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和谐的。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追求增殖的逻辑,以及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欲,现代人要征服自然、统治自然和控制自然,由此展开了对自然无止境的盘剥和破坏,人与自然走向了对抗,自然以各种灾难报复了人类。恩格斯的警示,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998也就是说,在劳动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自觉约束和规范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行为。人是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人虽然走出了丛林,但并未与自然割断联系,而且也斩不断人与自然的这种“脐带”关系。相反,人要时时记住这种一体的关系,也要呵护好这种关系。
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207,这种物质变换表现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与发展资料,同时将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中。这一物质变换过程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双向交换的过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养料,人类也要呵护自然,限制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在自然能够分解的阈值之内。但人类的贪欲往往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断裂”、“断层”或“裂缝”,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单向度地向自然索取,却没有善待自然以恢复自然的消耗,排放的废弃物也远远超过了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人与自然之间难以实现双向交换,物质变换过程出现了“裂缝”。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社会的以及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7]919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无法弥补,但如果取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灭土地私有制,生产联合起来,就能够避免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剥削和滥用,按照既符合人类全体利益又遵循自然规律的方式共同自觉地合理地经营自然资源,合理调控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928-929合理调节主要表现为能够正确地理解物质变换的双向交换,以实现动态平衡的本质,从而不受其盲目支配,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的实践活动是合乎人性的,也是合乎自然本性的,是利用自然与养育自然的统一,以实现可持续地发展。
大陈岛的垦荒过程,极大地彰显了人对自然利用与改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但同时也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的生态承载限度内活动,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也是实践需要遵循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违背这些规律和尺度,将会一无所获,甚至会给自身带来灾难。比如垦荒队员如果不懂海洋风浪知识,莽撞驾船出海,必然会被海浪掀翻;如果不懂水土资源的涵养与流失情况,过度垦殖,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如果不懂海洋生态平衡系统,随意围海、围湖造田、蓄水和排水,则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宜居环境,影响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庆幸的是,大陈岛垦荒队员在向海洋伸手要资源的时候,他们心中有一把尺,一杆称,不允许突破生态的底线,不主张蛮干,而是在了解海洋知识、尊重海洋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海洋资源,同时又做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发扬大陈岛“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就要挖掘其中的适度原则,即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标杆。反思胡耀邦同志对垦荒队员的鼓励的话,“为后代做好事,坚决不做坏事。千万千万”[8],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深意即为后代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是不要只看到短期的利益所在,而是要有长远目光,长远规划,把所做的事情尽量做到最好,使当时所做的事情不仅仅对当代,也对后代有利,这就是要可持续发展!
三、与时俱进,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大陈岛考察,高度评价胡耀邦担任团中央书记期间倡导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仍然惦记着承载垦荒精神的大陈岛这片热土,给垦荒后代写了勉励的信,提倡大力弘扬与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陈岛垦荒老队员的不断看望与叮嘱,对垦荒队员后代的持续关注与寄语,折射出现当代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有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财富得到巨大增长,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还是不平衡的不充分的,我们的资源依然短缺,我们的美好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仍然缺乏,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10日在《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所提到的实实在在的至理。
继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一是引领企业主体坚持资源集约型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个人主体勤俭持家,追求精神的丰盈而不是物质的享受,践行适度消费的绿色生活方式。二是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奋发图强,开拓创新,致力于科学研发,创新生态科技,在利用自然和开发自然时,能够顺应自然规律,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三是提倡把小我融入到社会大我之中,无私奉献,致力于谋求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维的,新时期继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可以进一步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观点,即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要素,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
(二)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有助于引领大陈岛及台州市的绿色发展。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台州新一代的垦荒人,正在传承和弘扬大陈岛的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遵循生态规律,戮力同心,全方位建设美丽大陈,美丽台州。
基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大陈岛,是台州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典型。一是充分利用良好的风能资源,大陈岛建起了风力发电场,拥有多台7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二是立足于海域优越的养殖环境和资源条件,大陈岛加快产业经济转型,打造了台州首个海洋牧场,创造性地发展潮间带养殖、岩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多元化养殖模式,将海带和黄鱼混养,实现了自然海域的“农牧化”生产。三是积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获省政府批复,大陈岛建立了台州市首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同时实施海岛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海岛防护林和山体绿化建设。四是利用自身的人文优势和生态优势,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区和海岛旅游休闲区。
在新时期,台州市全体人民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优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传承和弘扬大陈岛的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大力发展智慧经济、生态经济,共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大美台州、生态台州,共同建设宜居的山海水城。如充分开发风能资源,在临海的括苍山、温岭东海塘、天台苍山建风力发电场;构建了医药化工、再生资源、海洋经济等循环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从2016年开始,实施大系统治水、大循环治水、大项目治水、大民资治水的“水上台州”建设;2017年出台实施了《台州市“五气共治”工作实施方案》,“五气共治”工作机制在不断完善;坚持开展“蓝天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得益于台州市民多年持续不断地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与无私奉献,台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三)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有助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积极践履保护自然的行为。深入了解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10说服人,就是让人接受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精神品格的一部分,指导人的行动。
大陈岛的垦荒,是一种劳动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需要垦荒队员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遵循自然规律而行动。也就是说,垦荒过程,是人与自然的照面,人与自然的对立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不同,并有可能走向对抗,但也有统一性的一面,人可以化自然,自然也可以化人。通过对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有助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使他们意识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时候,能够对自然及其规律有正确的把握,顺应自然,“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体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998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等实践活动既需要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也要看到自然的价值,自觉遵循生态规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对资源的滥用和对自然的伤害,最大可能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9]人的实践活动只有遵循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美的尺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美丽的现代化的大陈岛,离不开垦荒青年、部队官兵和台州人民前赴后继的垦荒和建设,离不开对大陈岛“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及其生态价值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需要我们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需要我们大力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