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的三个维度

2019-01-20盛跃明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陈岛台州话语

盛跃明

(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201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的回信中指出:“60年前,你们的爷爷奶奶远离家乡,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1]围绕这一回信展开的舆论宣传,使得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也使得近几年相关研究不断出现。总体而言,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研究还处在爬坡阶段,尚难形成研究的高峰和高原。如何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往深处走、往高处走、往实处走已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深入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研究。

台州·浙江·中国

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是台州的,也是浙江的和中国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传承革命文化传统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体现,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优秀代表和浙江精神的构成元素,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台州熔铸城市精神、引领城市发展的文化基因。深入传承、发展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已成为台州市“学习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的重要举措。

垦荒精神的研究要处理好台州、浙江、中国的关系,既要立足台州,更要走出台州,在更大的时空叙事中寻找到自己的研究方位。垦荒精神不仅仅是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还具有很重要的当代价值。我们根据新时代的主题对它进行传承和发展,就是要让其成为推动台州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进而为浙江精神、中国精神贡献更多的台州元素。

首先,要说好台州话,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滋养台州城市气质的精神内核。作为台州人民创造的伟大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孕育于台州的山海之间,犹如一面旗帜,凝聚着这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心灵之美。”[2]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时代的产物,被时代推着走,又推着时代前进。从历史角度看,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研究应该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垦荒精神的孕育,主要指向大陈岛垦荒岁月与垦荒人物,开展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和口述史研究;二是垦荒精神的传承,主要指向台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创业历程,开展垦荒精神与台州实践协同共进的关系研究;三是垦荒精神的新时代接续,主要指向美丽台州建设、现代化湾区建设等新时代垦荒事业,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城市精神的机制研究。从现实角度看,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研究理应立足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和制造之都的城市定位,融合好已有的台州地方文化,尤其要梳理好与和合文化的关系。正如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以大陈岛垦荒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以和合文化浸润人心,以城市文明引领风尚。”[3]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好大陈岛垦荒精神在城市精神建构中的引领作用,用垦荒精神的自强不息融汇和合文化的厚德载物,通过涵养精神动力和精神定力,不断锻造新时代的垦荒精神,提升台州的城市品味和当代台州人的精气神。传承精神需要见人见物,垦荒精神研究也一定要落实落地、关注个案,比如说,剖析李书福等各行业垦荒者的奋斗史,跟踪一个成长型的企业或企业家,关注区域内的某一项改革或者具体工作。

其次,要说好浙江话,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当代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非常重视浙江文化和浙江精神的建构。2006年初,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从优秀历史传统、当代生动展现、新时期新阶段与时俱进三个层面全面剖析了浙江精神[4]。习近平同志虽然没有专门撰文论述大陈岛垦荒精神,但在2006年8月考察大陈岛时,他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努力把海岛和渔村建设得更加美丽[5]。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陈岛垦荒精神与浙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说传统浙江精神中的“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志向”,推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精神,以及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都可以在大陈岛垦荒精神上找到回应。2018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关于“八八战略”实施15年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6]。这是对浙江精神的新期待,也为我们新时代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台州新时代垦荒伟业提供精神力量的就是这种“翻篇归零再出发,再当时代弄潮儿”的气魄以及“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

再次,要说好中国话,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鲜活样本。我们要将大陈岛垦荒精神放置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资源发展史和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中,审视这一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意义。大陈岛垦荒精神之所以能长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契合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7]。2017年11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同志在大陈岛宣讲十九大精神并指导工作时指出,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是相融贯通的,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8]。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发展着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则是革命年代的垦荒精神,而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它们共同的精神标识。大陈岛垦荒精神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垦荒队员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精神坚守。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都需要有一种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而这,正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

官方·学界·民间

社会价值观可以被划分为制度化的、知识化的和生活化的[9],同样,大陈岛垦荒精神也应该有三副面孔,一是官方或体制内提倡的以口号样式呈现的,二是经过学界或知识精英阐释并以理论样式呈现的,三是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样式呈现的。用政府主推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引领台州人民的主流文化并影响具有大众娱乐性质的流行文化,实现政治表述和学术话语向市民心理的转变,是当代台州城市精神建构的现实路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是一种大传统,也是一种小传统,是上下互动的产物。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大传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引领着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和共同体精神气质的建构,而大传统又是从小传统中反复过滤、提纯而形成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起源于地方性社区的小传统,根植于46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的战天斗海的地方性实践,体现了垦荒队员们最朴素最真实的发自内心并践之于行的爱国情感;大陈岛垦荒精神经过各级党政领导的提炼和概括,再经由学者和媒体的阐发和传播,已经成为区域社会优势文化这一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台州城市精神的当代塑造提供着规范性要素。相对于国家意识形态这一大传统,大陈岛垦荒精神又可以被看作是区域小传统,对其进行解释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官方、学界和民间的同频共振,主导了大小传统的互动和转化机制,并使得大陈岛垦荒精神得以产生和发展。

口号化的垦荒精神是政治导向的,精英化的垦荒精神是学理导向的,而大众化的垦荒精神是生活导向的。把握大陈岛垦荒精神官方、学界和民间的关系,需要做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实践话语的各自解码和相互编译工作。

首先要梳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话语,这是大陈岛精神获得“政治合法性”和研究价值的前提基础。1983年6月27日,胡耀邦同志在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来信后作出重要批示:“建议你们适当宣传一下这类不畏艰苦的创业事迹,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年奋发图强……卿卿我我、插科打诨的东西当然我也不反对,但太多了,不合时代精神。”[10]继2006年8月首次提到大陈岛垦荒精神后,习近平同志又在2016六一儿童节前夕在给“垦三代”的回信中再次点赞老垦荒队员们“用青春和汗水培育”的16字垦荒精神,勉励他们努力成长为“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三有(有知识、有作为、有品德)”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以上是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政治话语的最核心表述。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幸运的,现在很多地方开展的各类地方精神或革命文化的研究,很少会有这样的政治话语资源。

其次要建构垦荒精神的学术话语,这是大陈岛垦荒精神获得“理论自洽性”和被学术共同体认同的关键。垦荒精神学术话语的书写要立足政治话语,并对政治话语做出“信”“达”“雅”的翻译。上述政治话语给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艰苦奋斗的传统;垦荒精神是契合时代精神的;垦荒精神可以为当地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垦荒精神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等等。同时,垦荒精神的学理化不能拘泥于政治话语,要有问题意识,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深挖政治话语形成的历史密码和时代价值,厘清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形成发展史、范畴论、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等。甚至,垦荒精神的内涵阐释也可以是开放的,不必完全局限于16个字,学者们可以基于史料和实践做出新的提炼和概括。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垦荒精神的学术语言也应该不是晦涩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要做好大陈岛垦荒精神层次性的研究,垦荒精神的内在要求应该是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比如说无私奉献,对党员干部等重点人群的要求和对一般人群的要求应有所区别。

再次要丰富垦荒精神的实践话语,这是大陈岛垦荒精神获得“实践合理性”和民间生命力的重要依托。实践话语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走向制度建构和行动策略的桥梁。垦荒精神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不能简单地投入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各行各业和社会大众的实际,将其转换为清新朴实的行业语言和生活语言,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活泼清新的大众时尚语言。理论是晦涩的,但生活之树常青,需要用多彩生动的实践和生活去印证和发展垦荒精神。比如说,台州学院从垦荒精神中提炼出“忠诚、奉献、进取、合作”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椒江农商银行不求盈利只为便民,驻守大陈岛数十载等事迹,可以提炼出“奋斗、奉献、坚守、开拓”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个性化呈现。总之,我们要处理好传承、发展、弘扬的关系,在深耕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的同时着眼垦荒精神的落地落实。

红色·绿色·蓝色

红色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本色基因,绿色和蓝色则是新时代赋予大陈岛垦荒精神新的基因。俯瞰大陈岛,郁郁葱葱的绿色横亘在一片蓝色的汪洋之中,以垦荒纪念碑为代表的红色如同一座灯塔引领着这艘不沉的航船。第一批垦荒队员上岛以来的60多年,时代的主题一直在变,“垦荒”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升华。新时代的垦荒路上,我们告别了战天斗海的垦荒岁月,迎来了“两山”理论指引下的绿色发展道路,迎来了发展海洋经济和现代化湾区建设的新时代;但垦荒精神不老,家国情怀永在,红色的初心和使命也永远不变。

首先,要牢牢秉持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通俗表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起,构筑起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征程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孕育生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语境,凝结成型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嬗变升华于改革开放时代[11]。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运动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红色基因的由来。这场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主导的运动是向苏联学习的产物,其中北京等地组织的北大荒青年垦荒队、上海组织的江西“共青社”青年垦荒队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垦荒队伍。在这场运动中,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共青精神和大陈岛垦荒精神。相比江西共青城和北大荒的青年志愿垦荒,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的地域面积较小、人数规模较少、持续时间较短,其影响力远没有前两者大,因此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相关研究也主要局限在台州市内,后劲和动力也略显不足。将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置于50年代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大背景中,可以增加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的历史厚重感,而建立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精神研究联盟或者协同创新平台等合作机制可以形成相关研究的组合规模效应。作为红色文化,大陈岛垦荒精神不仅仅是青年团和青年们缔造的革命文化,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谱系和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启动新的艰苦创业和奋发图强,而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奉献的价值取向也有所抬头,社会迫切需要“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革命传统道德加以规约和引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官方表述得以完成和发展。在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更是成为党和政府团结全体民众凝心聚力搞发展的精神旗帜。

其次,要不断深挖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绿色基因。绿色是生态的通俗表达。大陈岛解放以来,驻岛官兵种树造林,垦荒队员们开田辟地,大陈岛的开发建设本身蕴涵着绿色基因。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2006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大陈岛时对岛上的绿色能源项目“风力发电”表示了肯定。进入新时期,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科学,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包括“绿色”在内的五大新发展理念。2018年4月,台州市委召开弘扬大陈岛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大会,提出“把建设美丽台州作为新时代的垦荒、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城市和美丽浙江的示范样本”的重要部署,强调“美丽台州建设的动力源泉是垦荒精神的新时代传承”[12],大陈岛垦荒精神也升级到了2.0版本。而大陈岛正在进行的“四岛三区三基地”中的生态岛、浙江生态渔业示范区、海洋旅游圣地等无不体现着大陈岛的绿色发展。用垦荒精神引领制造之都的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同时,将台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需要在生态机制和技术方面实现创新。

再次,要充分开发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蓝色基因。蓝色可以看作海洋的代称,蓝色文明、蓝色文化就是海洋文明、海洋文化。与黄土文明的安土重迁不同,蓝色文明更具备冒险精神。人们渴望具有征服大海的力量,这是垦荒精神的一种形象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陈岛垦荒精神也是一种海洋文化,因为它孕育于荒岛垦荒,而这种实践又包含着捕捞和海水养殖等向大海要资源的生产活动。政治化组织化的青年志愿垦荒使得大陈岛垦荒精神成为世界海洋文化中独特的存在形态。从发展处处受制于大海到建设国家海洋文化示范区,垦荒精神的蓝色基因被不断开发。同时,蓝色还意味着展望未来,“一张蓝图绘到底”讲的就是要科学谋划发展。台州市委五届三次会议提出要“大力弘扬垦荒精神、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以现代化湾区建设统领台州高质量发展”,这是台州发展海洋文化的升级版,也是台州新时代的新垦荒,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再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域。

猜你喜欢

陈岛台州话语
全球首条35 kV 低频海底电缆入海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传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