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伟大成就夯实中国道路自信的现实基础
2019-01-20罗建文
罗建文
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问题也在于,这许多单个的人所预期的是什么。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但是,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他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实践是无数个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者,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个人意愿的努力历程,形成的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动力。这无数个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者的“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就是我们实现自己梦想的动力,整个社会主义的建设历史就是由这样无数个劳动者在“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中实现的。当然,这无数个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者奋斗和努力要想形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合力”,就必须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否则,就不可能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就可能形成离心离德的分力和异质异向的“独力”。
一、70年实践升华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
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而且与个人利益和合理的局部利益也是相统一和一致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就是个人的奋斗目标,这是每一个人自觉创造历史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人价值想要获得社会肯定和认同的必然途径。尽管每一个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不尽相同,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项科学原则和基本制度,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正因为社会主义有这么一个科学原则和基本制度,所以,尽管各自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不同,只要有一个共同的大背景和大方向,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方向必须一致,或者至少要同向而行,不管你的个人动机和努力是什么,不管你从事个体工商业、从事服务性行业,不管你是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从事集体劳动或教学科研工作,只要是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的发展、为他人的生活提供服务或劳动成果,你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的劳动价值就一定会得到兑现,你追求幸福生活就一定会实现。因而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①《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6页。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每一个人的努力意愿都必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和大方向,就是“他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个人的意愿必须是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和大方向,这也是个人努力奋斗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交集,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合力”。这种“合力”的产生和形成来自于共同的利益基础、共同的情感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认同,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就会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相同性质和共同方向的合力。这就是新中国70年伟大实践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人民在经过了100多年的艰难探索和70年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以后,在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的巨变以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道路选择、制度体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刻的理性认知,已经有了对照比较后感同身受的思想认知。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新旧对比,对改革开放的前后对比,对新旧中国社会历史记忆的前后对比,人们会自觉地不自觉地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要建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和切身的感受,已经形成了亲身感受的利益认同和发自肺腑的情感认同,这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认同。没有这种历史认同,人们的思想认同、利益认同和情感认同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历史认同是建立在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成就和历史记忆的充分认知、深刻体验、感同身受的理性认知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利益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愿自信的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
思想认同是指人们在对客观事物或实践对象的理性认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的主观世界所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认知上的接受和赞同,在思想上的一种接受和赞同,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有一种主观上的自觉认识和心理赞同;没有这种思想认知上的理性认同,就不会产生理论上的自觉了解和自觉接受,就会在思想认知上产生排斥和反对,在情感上就不可能接受和认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最有说话权的。70多年以前的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妄为地侵略我们,国内的反动官僚买办阶级,对外软弱无能,对内欺压百姓。弱国无外交,弱国的人民更是没有尊严可言。人民还清晰记得,八国联军在北京城里抢劫行为是如此令人发指,日本帝国主义反动派侵略中国造成无数类似如南京大屠杀的人间惨剧,人民还清晰地记得,国民党反动派面对外敌入侵时不仅不全力抗击外敌入侵,还高喊“要攘外必须先安内”的奇谈怪论,还倒转枪口来绞杀共产党的人民军队。列举这些清晰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伤痛,我们不是要煽动民粹主义的民族仇恨和历史怨结,我们是为了探寻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规律。但是,这些历史的记忆和历史的伤痛是我们民族解放史上的苦难记忆,我们绝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自己、就是背叛无数革命先烈。
中华民族在苦难深沉的挣扎中苦苦追求和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解放的道路,付出了巨大牺牲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康庄大道,找到了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理论指南。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1471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适合中国土壤的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自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以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走上安定富强的幸福之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70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的人民从亲身经历到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变化,对中华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后对比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给人民带来的利益满足和意志坚定,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朴实感情和忠诚信赖的心理基础。加上我们7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建设成就、理论创新、道路探索、制度建构和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道路从知之不多到逐步深入,到知之甚多和认知深入,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和了解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模糊的理论概念到真实具体的现实生活,从犹豫观望发展到了亲身感受的深信不疑,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自觉和思想认同。这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认识论基础。
二、70年实践加深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利益认同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和分析人类历史活动时,始终坚持的是唯物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他们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页。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是特别关注自己的利益及对自己的影响的,这将决定群众参与历史实践的“热情”和努力程度。“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热情’。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另一方面,不难理解,任何在历史上能够实现的群众性的‘利益’在最初出现于世界舞台时,在‘思想’或‘观念’中都会远远超出自己的现实界限,而同一般的人的利益混淆起来。”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思想和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人们所处的物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而形成的。政治和法律应该是规范社会成员对利益的合理追求秩序、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集中表现,是保护和维护特定阶级和阶层人们利益的表现形式,所以都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页。人们的一切活动无不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追求。社会生产力是创造利益的物质手段,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上层建筑是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表现,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质上是一幅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图谱。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态度。
人是现实的历史活动的主体,为了创造历史就必须生存,要生存就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做前提条件和基础,利益的合理追求和创造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内在动力。没有利益的追求就不可能有人的历史创造活动,而人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成为划分阶级的标准,同时因为利益的争夺和矛盾的形成才有了国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利益活动是人类政治生活和历史活动的最终因素。列宁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③《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3页。国家就是为了维护各个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而协调这种冲突和矛盾的暴力工具,没有利益的联系和斗争就不可能产生政治生活,就不可能有人的历史创造活动,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当然阶级的形成也是与人们利益相关联的。列宁又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这里的劳动就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就是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决定的。因此利益关系的不同是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也是人们从事政治斗争和历史实践的内在动因,决定着人们从事历史创造活动的根本因素。
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和“天然必然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利益则是这种内在规定性的外化,是这种“天然必然性”的现实化,也是这种存在方式的确证。离开人的需要,离开人的生命活动对客观对象的趋势和求取状态,就不会有所谓的利益。因此,利益是不能离开需要的,需要既是利益形成的前提,也是利益形成的主体依据。利益是需要的现实化、对象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主体的倾向性在对需要对象的占有、同化过程中展现出来使其从一种倾向性的存在转化为现实性的存在。所以,人的需要不是人的利益,人的需要对象也不是人的利益;只有人的需要的满足,即使外在的需要对象转化为需要主体的一个要素,适应需要主体某一方面的要求才是人的利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连接的中间环节。人的需要虽然是对客观对象的取向和求取,但它本身却无法达到客观对象,也无法实现摄取,只是表明需要主体的一种倾向性。而客观对象本身也不能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只有社会实践能使需要主体的倾向性付诸实施,同客观对象相连结,占有客观对象,改造客观对象,在改造中让客观对象和外在世界变成需要主体的倾向性需要,才能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即实现了人们的利益。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便使客观对象符合人的要求。人们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都要结成一定的相互关系。而人们对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占有状况,也是由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所以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人们从事社会历史活动就是在经济关系中进行的利益关系活动,从事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精神财富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中进行的。“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物质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因此,它的结果会不断表现为它的前提,像它的前提会不断表现为它的结果一样。”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85-987页。经济关系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当然这种利益关系在物质生产、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利益关系。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并且各种历史实践活动与经济利益关系总是互为结果与前提的。而各种利益关系在人的需要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满足状况,通常也决定人们其他需要的产生状况、满足程度和满足状况。所以,恩格斯认为,人们从事的社会历史活动都是由经济生产方式和利益关系决定的。“因此,在现代社会历史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8页。在这里,恩格斯强调的虽然是经济解放、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等范畴,其实“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就是人们在特定社会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70年历史实践,无论是政治历史实践还是经济建设实践和文化建设实践,无论是改造旧山河的物质生产活动还是改造旧世界改造旧思想的社会历史活动,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关,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的、都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这个根本利益而奋斗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成功与否的要求和标准。这一点全中国人民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深厚的认同:谁为人民的利益而服务、谁为人民的利益而奉献,人民就拥护谁就支持谁。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70年伟大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牢记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教导,我们的党就会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就会形成密切的党群关系,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革命力量,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相反,我们的党就会没有力量,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受损失和挫折。7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核心的利益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集中最重要的利益诉求,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只有有了这个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其他一切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和实现,这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70年伟大历史实践表明,中国人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干劲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释放,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热爱也更加自觉和深入了,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自觉和利益认同。
三、70年实践厚植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革命导师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③《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无论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把握,还是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都需要有人们对它的热情投入和激情倾向,炙热的情感倾向和热情投入是主体对外在事物的需要和向往的一种主观表现,它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来实现自己对客观对象的追求和努力。思想和情感都是属于人们社会意识领域的范畴,对人们的行动和实践都有着巨大的积极的反作用。积极的情感可能会对主体的追求和努力产生积极的情绪倾向性,加大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努力程度,有利于主体为了实现目标而铆足全力和全力以赴,有助于主体积极完成自己的主观目标;如果是消极情感就可能不利于主体潜能的激发和内在动力的调动,甚至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主体对目标对象的追求和行为努力的情绪倾向,阻碍主体的主观努力和内在潜能的激发。人们对外在对象的情感和意志都是自己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应,都是人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主观映像,人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经济关系对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是决定性的和至关重要的,有什么样的现实生活就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意志。凡是社会的现实生活满足和符合人们的主观需要,能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凡是社会的现实生活不能满足和符合人们的主观需要时,就可能产生消极的情感效应,不利于人们主观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对客观对象的追求和获取努力。所以,马克思指出:“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当人的思想情感离开了客观实践的时候它是“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只有在“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的参与以后才能发挥出作用来。因此,在人们的改造世界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调动主体的积极情感效应,形成积极的奋发向上的情感激励,就能促进主体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而全力以赴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这里的情感激发和积极的情感效应就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高度认同和主观需要的倾向性,它的形成前提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让主体产生了需要的满足和意愿的符合,于是就有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强烈情绪倾向。
情感是一种主体的情绪感受,是指人们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以后形成的情绪感受,它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对某种对象的情感认同有助于人们忠诚接受和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情感认同就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中国70年伟大历史实践,不仅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让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而且还凭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将自己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不仅实现了翻身得解放,有了人的尊严和自由,而且还实现了生活的不断改善,实现了小康和幸福生活。人们的主观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实现,人们的情绪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形成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对理论的深度认知、对制度的优越性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无比热爱,从而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情绪倾向和情感认同。
要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必须加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夯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认知基础。理论只有科学和彻底才能说服人、打动人,理论只有真正让人们从中获得帮助和解放,让人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获得人们的好感和积极情绪倾向,才能让人们在情感上真正认可和忠诚接受。一个人若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不认同不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主要是由于这个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没有真切的感受和实实在在的获益,没有感受到它的优越性,也是没有获得感,这样就很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产生好感和亲近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情绪感受,更谈不上有亲近、敬仰、信任和高度认同的积极情绪反映了。反之,持久稳定而忠诚信任的情感认同也一定是建立在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感性认知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对客观对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了充分的理性认知和全面的理性了解以后,并且只有当它符合主体的意愿和思想时才能产生高度的认同。因此,只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道路探索、制度建构和文化建设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思想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同、赞同和信任、深信不疑而内化于心。这就是说对理论的认知是形成关于理论好感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就必须加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强化和夯实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同身受和认知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和生活化,让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和体系实质,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认识予以批判和纠正,消除理论误解、消除思想疑惑、消除心理障碍,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二是要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幸福之路、人民的幸福之理、人民获取幸福的真正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精神精髓,才能形成对社会主义的利益认同和情感认同。只有真切感受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忠诚热爱和忠诚地接受与信任。三是要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升,不仅要解决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和时代问题,还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身边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解决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让人民在实践中看得见感受得到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乐于了解、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和喜于学习,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和情感自觉。四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书本回到实践中、从理论家的头脑中回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从大量的宣传讲解中回到人民的实践中,要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内涵学在实践中、思在生活中、实在行动中、立在实效中。
此外,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与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环境,让人民群众浸泡在社会主义的文化氛围中深切体会到它的优越性和实在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久性情感和稳定性情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和形成的,需要提供许多个相互支持、相互贯通的连贯性文化场景和氛围,以便让人民群众在相应场景中形成稳定性反映和长久性情感。文化环境是由一个个实在效果和感染场景所组成的一个浸泡式环境,每一个个体在这中浸泡式场景下能产生持续的积极的情绪感受和环境影响,在这一系列的文化影响和连贯性的浸泡场景中形成高度的认同和接受情绪,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获得充分的认可和赞同,并通过持久和持续的环境影响而得到稳定性反应而巩固下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实际接受只有在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中,在每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场景中得到确定性认可和肯定性接受,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所给予的奖励性确证和肯定性评价,个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积极情感才能持久巩固。因此,一方面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道路选择和文化建设等内涵的教育和宣传在广视角、全覆盖、长时间和实效果中得以稳定和持久下去,形成有利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民生的社会效应,营造有利于培养和唤醒全体人民群众热爱社会主义、赞同社会主义的情感场景和情感效应,使这些场景融入人们的生活、印入人民的脑海、植入人们的行为。比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成果展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效的对比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展览、身边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等具有感染性的集体活动和宣教活动。
人们的情感相对于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主观化、个体化、内在化、深刻性的主观反映,通过外在实效的可感化、客观实际情况的可视化、主观感受情绪外露性等方式表达和显示出来,一旦形成以后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更强劲更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主观抽象的情绪反应必然通过主体对外在现实的感受和直接体验而表征出来,这些表征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意识的具体事物就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载体形式和象征符号,具有了培育人民高度信任、直接认可的积极情感和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热爱的持久性情感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宣传舆论和理论研究部门,一定要注重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鲜活事例和典型人物等具体可感的象征物和感人事迹,来巩固和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坚定情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由衷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充分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活的满怀响应等积极的情感认同,使这些积极情感从自发自在升华为自觉自由,进一步唤起和深化全体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建设实际成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信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厚植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四、结论
恩格斯在1890年9月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 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含在这个合力里面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5-606页。恩格斯这段话,揭示了历史主体的单个人的目的和意志与所有各个单个人的目的和意志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即社会发展动力)之间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每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从事历史活动的个人都对历史结果的形成有所贡献。但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众多个个体的自由意愿和个人的努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而起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要形成这样一个历史的合力,就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历史的公约数和胶合剂,这就是凝聚亿万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合力”。这个公约数和胶合剂就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理想、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着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这个“合力”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胜利就不可能有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满足,也就不可能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一个普遍共识、一种思想认同、一种共同情怀。亿万中国人民正在自觉地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共识、利益共识和情感共识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认同,正在升华为自己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正在形成一种战无不胜的自觉强大的历史“合力”。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理性认知和理论自觉,不断厚植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情感认同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认同,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认同,有了这样一种团结和凝聚亿万人民的公约数和胶合剂,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奇迹的历史“合力”就一定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就一定会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