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灾后医疗防疫
2019-01-20杨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8期
近期,广西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引发了严重洪涝灾害。为应对洪涝灾害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危害,广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汛救灾并积极开展医疗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以后无大疫。
自治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汛救灾防病领导小组,举办了全区卫生应急管理培训班、灾后防病技术视频培训会,分别就灾后卫生应急、饮用水消毒方法、传染病监测、环境消杀等4 个灾后防疫重要预防措施进行强化培训。编制印刷手足口、流感、登革热等病种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小册下发各市、县(区)疾控中心,并通过接受媒体采访、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形成专业防疫人员和群众整体联动的格局,构筑起群防群控的防疫体系。充实医疗救灾应急队伍,分赴各受灾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在转移人员临时安置点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实行24 h 值班制。
截至2019-07-17,全区共设置疫情监测点275 个,组织149 支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疾病防控和卫生防疫工作,投放漂白粉9.011 吨、漂白精片80.465 万片,消杀面积达875.84 万平方米;向全区14 个市特别是受灾严重的桂林、防城港、河池、百色等地调拨卫生应急物资,包括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850 瓶,二氧化氯消毒泡腾片2 360 瓶,百消净牌消毒片1 900 瓶,高效氯氰菊酯杀蟑气雾剂420 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