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下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现状及对策

2019-01-20王如梦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众精神文化

王如梦

(中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扶贫理念,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从此,我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阶段。精准扶贫主要通过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等方式开展,这些都主要是针对物质贫困领域的脱贫措施,对于精神贫困还缺乏足够重视和相应举措。没有精神扶贫,就如同在贫瘠土地上移栽上了郁郁葱葱禾苗,到最后可能会颗粒无收。只有做好精神扶贫,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最后才会硕果累累。

一、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现状

(一)精神世界空虚,缺乏脱贫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靠的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永恒的信念才能够克服重重艰险取得最终胜利。脱贫攻坚如同新时期长征,而贫困群众就是新长征人,打赢脱贫攻坚就需要贫困群众拥有必胜的信心,坚定的理想。但是,少数贫困群众没有人生追求、没有人生目标,更谈不上人生梦想,思维观念甚至还停留在“吃上饭”“饿不死”的层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也是最低层次生理需要的一部分,仅仅维持着基本生存,根本谈不上其它层次的需要,更达不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这类贫困群众即使做到了物质脱贫,满足一时的物质需要,但却无法改善精神贫困和做到“脱贫不返贫”。

不少贫困群众存在着“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脱贫干部呕心沥血,而自己却不积极主动开启新生活。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认为脱贫是扶贫干部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出现了坐等脱贫、被动脱贫现象,脱贫攻坚成了扶贫干部的“独唱”。“甘于贫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无精神、无憧憬致使贫困群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二)脱贫信心不足

大多贫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且长期生活在贫困环境中,受着贫困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固守传统思维、眼界狭窄、思想狭隘、生活圈狭小、知识匮乏和阅历单一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贫困群众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导致脱贫信心不足。

对国家脱贫政策不了解,缺乏真正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以往“大水漫灌式”的脱贫政策效果相对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部分贫困群众的感情,使得贫困群众丧失了脱贫信心。如今,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信心之大、力度之大、决心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李克强总理也明确指出:必须确保实现脱贫目标,决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落伍掉队。然而政府和贫困群众间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贫困群众对党中央脱贫的决心认识不清、理解不充分,对国家扶贫政策不了解,对自身也缺乏清醒的认识,致使自身脱贫的信心不足。

(三)强烈脱贫后的“恐慌”情绪

摘掉“贫困”帽子本是一件十分光荣事情,然而不少贫困群众不想“脱贫”,存在脱贫后的“恐慌”情绪,担心脱贫后自己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取消,无法继续享受眼前的待遇,同时对自己今后能否继续保持“脱贫”状态持怀疑态度,对脱贫后如何生活缺乏足够底气和勇气。有些贫困群众对扶贫干部产生了很强依赖心理,习惯了在有人管、有人帮的关怀下去生活,他们更喜欢安于现状,不去脱贫。一旦离开了扶贫干部,贫困群众担心自己的生活是否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尽管中央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期内的扶贫政策都不变,老百姓享受的一些政策也基本不变,但是不少贫困群众对于脱贫后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自己和下一代的生活还是存在很大的焦虑。相比与物质层面的脱贫,精神贫困才是阻碍贫困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

二、精神扶贫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下。做好精神扶贫是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重要思想的要求。要做到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热情,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水平,从思想上摆脱贫困,从精神上战胜贫困,最终实现贫困群众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进步。

(一)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人生价值需要

物质贫困是暂时的,只需要大量扶贫资金和源源不断的物资就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精神贫困是永恒的,只要不解决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贫困群众始终无法摆脱真正贫困,随时面临返贫危险。只有摆脱精神贫困,才能激发起广大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力量,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价值,增加财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敢于做梦、勤于追梦、勇于圆梦。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精神扶贫是不可忽视的层面,物质贫穷只是较为明显的外在表象,精神贫困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实现精神富有才是人生的追求,精神上富有是一笔巨大财富和强大力量,也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要做好精神扶贫,切断贫困精神根源,赢得扶贫主动权,让广大贫困群众在扶贫攻坚中实现理想,追求人生价值。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作出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做好贫困群众精神扶贫工作,做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协同推进,对于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保证脱贫质量和效果,防止返贫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实施好精准扶贫战略,尤其要解决好精神层面的贫困,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扶贫效率,增强群众责任感,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做好贫困群众精神扶贫工作,摆脱精神上贫困,努力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构建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积极营造文明乡风,焕发出乡村新风气。

做好贫困群众精神扶贫工作,提高贫困群众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巩固好自身思想文化阵地,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们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凝聚起新农村建设的磅礴力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三、解决精神贫困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提升精神境界,发展科技农业

1.推动文化下乡

用先进的文化感召人,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努力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环境,不断形成扶贫的合力。发挥好村干部带头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增长见识,提升基础文化水平和个人基本素质。

完善乡镇级文化站建设,建设好村级文化书屋,筑起贫困群众文化阵地,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家园;用好文化礼堂,让勤劳勇敢、助人为乐、朴素善良等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团结、文明、和谐美好家园;充分利用村民文化广场,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娱乐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参与进来享受生活的快乐,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做好电影下乡工作,充分迎合群众需求,选择符合群众生活需要、喜闻乐见的电影题材,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近群众与艺术的距离,通过电影等形式将惠民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推动戏曲进村,让村民“看得懂、喜欢看、受教育”,增强村民满足感和归属感。

2.创办农村夜校

如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能拥抱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面临处处受困境地。由于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更低,对新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一般,自身学习难度较大,因此,积极创办农村夜校,把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将党史、国情、社情、科技、文化、艺术等知识传递给农民,让农民终身接受教育。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就完成与世界沟通,智能手机使用很是普遍,针对农民在智能手机、电脑使用方面的困难,组织志愿者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传授手机、电脑使用方法,与农民一起步入科技时代。农村夜校不仅是农民学习知识的学堂,也是丰富农民精神世界的殿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农民教育工作,促使农民努力形成爱学习、好学习、乐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渐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还更有价值和意义,借助学习让知识占领精神高地,让农民有理想、有追求。

3.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化水平决定着农作物产量和农业效率。传统农业不仅产量低、效率低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如今,美国很多农场已经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农场的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很高,一人可以耕种3000英亩土地,科学种田也带来了高效益和高收益。

农业科学化水平是农业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量。通过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不仅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做到旱涝保收,还能有效抵抗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将损失降到最低。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种田,不断提升农业科学化水平。

(二)拓展大视野,感悟新生活

1.组织贫困群众参观学习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多年来同外面世界的严重脱节限制着贫困群众对祖国巨大变化的想象与感知,对于国家发展成就没有亲身体验经历更谈不上多少自豪感,俨然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局外人。

组织广大贫困群众到大城市去参观学习,感悟祖国发展巨大成就和社会进步变化,充分体会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充分感受党和政府对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不断提高国家参与意识,改变“事不关己”的人生态度,拓展自身视野,开阔眼界,跳出传统思维模式,以更高眼光、更广胸怀做好脱贫工作,完成脱贫任务,提升精神层次,积极转变原有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2.体验脱贫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改变贫困群众观念和思想,推动脱贫攻坚行稳致远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做法就是让贫困群众去亲身体验脱贫人家的生产和生活。尤其是在精神世界,一次行动体验对于思维的影响远远胜于一切教育,贫困群众精神贫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持久发力、久久为功。

积极做好贫困群众与脱贫群众交流沟通工作。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脱贫群众作为未脱贫群众的榜样既真实又直接,对未脱贫群众有着深远持久影响。脱贫群众生产和生活状况让贫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丰富的生活产品,充实的精神世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都能够最大程度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提升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在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鼓起干劲做好脱贫工作中起着立竿见影效果,也定能迸发出更大动力去走出贫困。

(三)培育健康向上文化环境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习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贫困群众脱贫的强烈愿望,脱贫攻坚成效会大打折扣,即使做到了一时脱贫,终究会再次返贫。因此要让广大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以脱贫为荣的价值导向,摒弃“贫困光荣”的错误思想观念,“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用自身行动书写脱贫致富新华章,争做脱贫好榜样。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人,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等形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帮助广大贫困群众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贫困观;二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秉承“人穷志不穷”的理想信念,坚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追求,确信“人生当自强”的真谛;三是注重个人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作为、不懈奋斗,拔掉思想的穷根,斩断精神的贫穷。

2.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村规民约,传承好家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承认贫穷并不使人感到羞耻,不努力奋斗摆脱贫穷才是真正的耻辱。”我们要通过建立新时代村规民约,重构农村的道德体系。要借助村规民约把贫困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让“懒惰为耻”和“脱贫光荣”成为村民群众约定俗成、共信共行的规范,让村规民约落地有声。充分发挥好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作用。传承好家规家训,涵养良好家风。家庭是最基本社会构成单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好家风如同无声教导,助人立德立行、成长成才,让后人受益终身、代代传承。涵养好的家风,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和红线,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播。

树立新文明、新风尚。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点滴做起、从日常习惯做起,遏制农村陋习,传播婚丧嫁娶新风,坚决避免出现因大操大办婚嫁而致贫返贫现象,坚决避免固守传统陋习而影响阻碍发展现象。弘扬好爱国奉献、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努力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是文明的文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传播新文明,引领新风尚。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传承先贤精神、延续人文之脉,继承和弘扬好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好“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传承人文精神,涵育文明新风,推动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3.发挥好村干部和扶贫干部模范作用

村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和广大基层群众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语言,他们最了解群众也是离群众最近的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村干部理应以身作则发挥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导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层层引导原则,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党的好政策只有被群众接纳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群众,扶贫干部发挥着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扶贫干部作为贫困群众的心上人,不仅要做好施工队长还要做宣传队长,既要做好扶贫方案、计划的实施和落实工作,确保扶贫资金到位,扶贫政策落地,更要做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深入贫困群众中去,把党的好政策带到贫困群众家里,传递到贫困群众心里,让贫困群众听懂、理解、领会。在此基础上,扶贫干部要充分了解民意,积极回应贫困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给贫困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群众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