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三个维度

2019-01-20魏晓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供给价值观核心

魏晓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表现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1]。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重大部署。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征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间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认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新时代境遇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需要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境遇,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保持其生命力[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接踵而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随着“新四大发明”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微信、自媒体、公众号、朋友圈等等加速了生活手机化、信息大爆炸,大学生每天从手机获取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从教师和朋辈等群体获取的信息。然而网络既是一把双刃剑,又是鱼龙混杂,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但复杂,而且加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采取“新瓶装旧酒”等形式出现,这些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引入“认同”概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三个不同的认同层次的不断深入,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将有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4]。因此,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认同方面下大力气、做足文章,通过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实践,从而弘扬中国精神,抵御西方“普世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满足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人们的“需要”更广,生存需要正在向发展需要等多元化需要不断的拓展。“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50-51。除了物质生活之外,人们的需要也体现在精神、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等方面,因此,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角度讲,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契合性。首先它们指向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24字”,展现的正是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也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主要矛盾的解决也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其次,它们的内容也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当前,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必然包括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新时代大学生,可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说,“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他们逐渐认识到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他们大多数也熟悉甚至能完整地说出“24字”的要求,但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仅仅停留在认知阶段,对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则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内化和外化,因为他们没有从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角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认同教育为切入点,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思路,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奠定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新常态。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供给侧改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作为供给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产品[6]。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舆情多变、思潮多元、载体多样等新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树立“供给侧改革”意识。当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当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认同教育方面,不仅要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要引导大学生实现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为,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而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新“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出现了诸如意识形态碰撞、文化冲突、利益结构调整、大学生个性张扬等新问题,如果供给侧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就会逐渐打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平衡状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供给侧应从“有没有”逐渐向“好不好”转变,因为“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需求。供需平衡的打破也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新的矛盾。因为主要矛盾在根本或本质上就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关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表述中,“和”之前,讲的是“需要方”;“和”之后,则讲的是“供给方”[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供给侧”提供更加“时尚”、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新时代大学生能增加获得感的内容和形式。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还需要“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结构,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要素,在供给产品、供给方式和供给质量等方面与时俱进”[8]。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9]。这一重要思想观点高屋建瓴,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既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既与新时代新征程相适应,又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和最终目标。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10]。

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而言,赋予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和宣传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普遍价值追求,也就意味着实现认同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赋予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就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之实践,就能将自己的使命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事业之中。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三个维度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靠保障,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结合新时代,探索不同维度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维度:涵养情感认同,促成行为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大命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不仅深刻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且把价值观的养成同培养时代新人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将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并付诸实践的内容,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将会入情入理、可亲可信、具体实在,充满时代气息。因为价值观的认同说到底是价值主体对价值观念的认知基础上,不断接受、吸纳并对已有价值观的解构或重构并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这一重任的实现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然认同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大学生由于受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碎片化、信息爆炸等的影响,价值观的建构、解构或重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强化认知认同基础上,升华情感认同,促成行为认同。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一论断深刻指出培养时代新人视野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

1.在文化自信中涵养情感认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不仅要主动“灌输”,通过“晓之以理”,强化认知认同,而且要“动之以情”,促进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情感之中,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的言行,从而引发归宿感和自豪感。情感认同是介于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之间不可逾越的阶段,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精神基础。大学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过程离不开自身独特的情绪、情感发展,这一过程往往会表现为排斥外在强加的力量或观念的拒绝认同、“知行不一”或“口是心非”的表层认同、基于从众心理的盲目认同以及开始不认同但后来逐渐理解并由被动灌输变主动接受的迟滞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都会系统讲授,并要求熟记、理解,有的学生刚开始是持一种抵触情绪的,认为是一种灌输,不是自身通过实践建构的价值观,到后来即使表面认同但实践中并不认同,再到后来盲目从众,大家都认同,我也认同,最终逐渐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然离不开文化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力求实现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机融合,借助文化自信涵养情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对国家的深刻情感和强烈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文“化”人,促进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新时代要综合利用显性校园文化、隐性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多种载体,通过诗词欣赏、经典诵读、成语大会等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充分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而产生敬畏感、使命感和认同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以文“育”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但要杜绝填鸭式的灌输,要给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切实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迷惑,使其从内心真正感受价值观的魅力,启迪他们的心智,洗涤他们的灵魂,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

2.在伟大实践中促成行为认同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8,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在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需要入脑入心的情感认同,更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举动中认真贯彻和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通过实践,完成由情感认同到行为认同的飞跃。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肩负民族复兴重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达到知行合一。既要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差异,又要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行为实践的差异,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上要做到“言行一致”。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担当意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具备担当重任的素质和能力。既要着眼于小事,从细小处落实,又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缅怀先烈、文化传承等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深化情感认同,在民族复兴的实践中书写奋进人生。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维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供需平衡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解决供给内容陈旧、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方式不“时尚”等问题,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高质、精准和有效的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满足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认同教育的供需平衡,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在西方一些高校已经有成功的经验。例如面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衰落,哈佛大学在教育资源供给上,不断增强道德推理课程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推出了多达13门的道德推理课程供全校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在学习这些道德课程中,实现主流价值观的认同。[12]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8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实现有效供给。

1.聚焦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力求供给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在供给内容上不断创新,要提高供给内容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同度和接受度。解决这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场域,使核心价值观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导向,加强人文关怀,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在价值冲突、心理困惑、婚恋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引导他们学会鉴别、判断和取舍。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其愿意接受并乐于接受。

2.优化认同教育的舆论环境,创新认同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

舆论是任何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环境要素。供给侧改革从形式上讲离不开优良的舆论环境。面对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积极利用现代新媒体平台,整合微信、微博、移动APP等宣传载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媒体矩阵,建设“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立体化舆论阵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融入更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话语特点,改变传统的“说教式”表达方式,转换为学生愿听、爱听、乐听的时代化、大众化的话语。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维度:满足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不仅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更重要的是关注并满足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1.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认同需要

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有更多精神追求的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更加旺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要不断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只有关心大学生精神需求,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共识。首先要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还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增强认同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其次要契合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力求解决大学生精神困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

2.注重实践养成,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行为认同需要

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满足学生的情感认同需要,而且要满足学生的行为认同需要,只有实现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满足行为认同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通过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时,高校还要创设条件,积极鼓励大学生躬身实践,从而促进理想信念在现实中内化与升华。通过实践不仅可以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调查活动等平台,引导大学生在体验中丰富阅历、锤炼意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作用于心、影响于行。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情感认同,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教育供给侧改革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满足大学生更多精神生活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三个维度”都聚焦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更加“有的放矢”,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供给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