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政治协商:必要、可能与挑战

2019-01-20翁明源

统一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政治协商势力

■ 翁明源

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倡议提出以后,引起了两岸各界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台湾岛内,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倡议的第二天,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就表示:“新党不会推卸责任,愿意率先与大陆政治协商,寻求迈向两岸统一的和平发展机制,确保台海和平稳定。”而同为蓝营的国民党也做出积极回应。2月14日,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表示:“国民党如果2020在台重返执政,就有权依照‘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与大陆洽谈签署‘和平协议’。”虽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还是一如既往地遭到了“台独”团体的污蔑和抗议,但是讲话之后掀起的岛内讨论“一国两制”的风潮则表明,台湾各界对促进两岸开展政治协商也有了积极的倾向。因此,是否应当进行两岸政治协商,有无可能实现两岸政治协商,以及实现两岸政治协商所面临的挑战,成为当下需要提前研究的问题。

一、两岸政治协商历史回顾

虽然早在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提出过“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但是一直以来都被台湾当局所阻挡。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两岸才正式开始了一些所谓事务性谈判。其中,“汪辜会谈”开启了两岸协商谈判的先例,取得的四项协议成为了两岸各界交流交往的重要基础。此后,随着李登辉“台独”道路的越走越远,和陈水扁“台独”立场的顽固不化,两岸政治协商又再度陷入僵局。到了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之后,“两会”复谈,两岸政治协商重新开启。8年间签署23项协议,甚至首次实现了两岸领导人会晤,可谓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即便在当前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使得两岸“两会”交流再次中断的情况下,台湾岛内对开启两岸协商的声量依然巨大,也推动着两岸民间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二、两岸政治协商的必要性

70年来,两岸由隔离到逐渐接触,再到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两岸交流交往日益密切,单纯的经济协议已经难以解决两岸全方位交流中出现的不便和困难。因此,为了两岸民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紧密合作、共享发展红利,开展两岸政治协商,为两岸共同发展扫清障碍,就成为了必要的前提。开展两岸政治协商,一方面是现实中两岸交流交往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开展两岸政治协商的紧迫性

首先,从当前两岸民众交流看,交流的日益频密使得政治上的一些不便越来越成为两岸交流的阻碍。在过去一年,虽然祖国大陆推出“惠台31条措施”,施行台湾居民居住证等以落实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居民同等待遇。但是由于蔡英文当局的敌对意识,使得台湾民众在祖国大陆的生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不便。例如,台湾民众办理祖国大陆银行卡需要在祖国大陆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对于那些长期在两岸奔波的台湾民众来讲极为不便。对于祖国大陆的银行来讲,是为预防诈骗,而在根本上则是两岸缺乏居民身份信息共享机制以及法律惩治上的差异。对于台湾籍诈骗犯,台湾当局的惩罚措施极其微弱,近乎放纵。而目前虽然两岸之间有《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条例》,但是对于这些藏身岛内的诈骗犯则常常无能为力。

其次,从当前两岸的发展状况来看,只有解决政治上的敌对状态,才能更好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由于两岸目前政治上还处于敌对状态,使得两岸还存在着不和平的可能。台湾当局也以此为借口极力打压在台的统派人士,对于两岸的正常交流交往,则通过政策或恫吓的形式进行阻挠。例如,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就扬言,“应终身限制退休高官赴陆参加政治活动”;对于统派新党青年委员会主席王炳忠依然限制其赴祖国大陆;威胁新党主席郁慕明如果赴大陆开展政治协商,“情节严重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这样的高压限制,不仅阻隔了两岸的进一步交流,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台湾自身的发展。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祖国大陆赴台游客锐减。根据台湾“观光局”统计,祖国大陆赴台游客在2018年已经降至269万人次,相比2015年的418万人次减少约35%。这也间接导致2018年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的大败。

第三,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两岸的隔绝对立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抗日战争胜利70多年来,中华民族几经波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能够傲然站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大陆如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军事各项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只要没统一,就会有隔阂,就会影响整个民族齐心协力谋发展,就会不断推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两岸的共同发展是一个合则胜分则败的局面。而要结束两岸的分隔状态,必须进行政治性的协商谈判,化解双方长期以来积存下来的误解与隔阂。唯有如此,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实现复兴。

(二)开展两岸政治协商的好处

除了现实的紧迫性,开展两岸政治协商也可以为两岸双方带来实质的好处。根据谈判理论,开展谈判至少具有4种正向的功能,即彰显和平相处、平等对待、表示友好、解决问题。而两岸双方开展政治协商同样也具有这4种好处,除此之外,开展两岸政治协商还有利于打击“台独”势力,减少外部势力对两岸关系的干涉。

有利于实现两岸和平。台海和平是两岸最重要的利益诉求,也是最没有分歧的共识。一旦能够开展两岸政治协商,就表明两岸至少暂时放弃了以暴力方式解决两岸分歧的选项。而与此同时,这也会对两岸产生一种约束力,使得双方都不会提出使用暴力的主张。

有利于双方地位的平等。能够走上谈判桌的双方,虽然客观的实力会有差距,但是在谈判的场域内,参与谈判的双方代表会是一种平等的姿态。也只有在承认双方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谈判才可以展开。这也打破了台湾认为祖国大陆会要“矮化台湾”的谣言。201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晤正是这一功能的体现。

有利于双方消除敌意,建立友好互信关系。目前双方在政治层面的敌对之所以还在继续,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之间的误解和不信任。如果双方能够走上谈判桌,诚实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诉求,那么必然有助于消除双方的敌意,有利于双方在一种友好互信的关系中解决问题。

有利于确立双方的政治关系,解决政治身份问题。谈判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解决问题。在当前来讲,两岸之间的问题主要在于两岸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身份问题。如何确立台湾在“中国”这个概念下的地位,如何确定祖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关系,这都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也只有通过谈判,才能最大化地展现两岸的民意,达成尽可能多的共识。

有利于打击“台独”势力,促进国家统一。谈判要想能够开展,谈判的双方必须要有一些基本共识。而开展两岸政治协商同样需要一个基本共识,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该倡议的时候所讲到的,“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如果谈判得以开展,也就表明双方已经有了这一共同的政治基础,对“台独”势力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有利于减少外部势力对两岸关系的干涉。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却常常受到美国、日本等外部势力的干涉,以至于岛内“台独”势力能够寄希望于倚美、日而对抗祖国大陆。但如果两岸双方能够实现协商谈判,通过谈判来决定双方的政治性事务,就会更进一步地表明两岸关系是不需要外部势力插手的,两岸关系的最终走向是由两岸中国人自己来决定的。

三、两岸政治协商的可能性

在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国家统一更加迫切的情况下,两岸政治协商成为了必要的选项。但是否有可能实现两岸政治协商,则既需要双方主观上的意愿,也需要客观上内外环境的影响。

(一)实现两岸政治协商的主观意愿

首先,作为谈判一方的祖国大陆来讲,一直是推动两岸政治协商的主要推动方,国家领导人都提出了希望实现两岸政治谈判的倡议。不仅官方如此,祖国大陆民众更是期盼两岸能够通过协商谈判,化解敌意,希望能够在没有政治障碍的前提下共同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尽管近年来,网络上的“武统”声浪有兴起的迹象,但并不是祖国大陆民意的主流。祖国大陆同胞不愿意骨肉相残,大动干戈。

其次,台湾同胞同样也是爱好和平的,战争一直都不是台湾同胞期望的选项。而作为普通民众来讲,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平相处,安居乐业。在当前两岸实力对比逐渐拉大、台湾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台湾同胞希望消除两岸政治对立,方便到祖国大陆生活就业。

第三,鉴于台湾独特的政治体制,官方的意愿会随着政党的轮替而变动。

(二)实现两岸政治协商的客观环境

其一,两岸政治协商有过成功的实践。两岸之间开展协商谈判并非一个创举,在70多年的历史中有过多次实践,而且其中不乏成功的实践。以1992年前后的两岸协商谈判为例,虽然是两岸双方通过“白手套”形式开展的事务性谈判,但却必然会涉及两岸的政治议题,达成的“九二共识”就成为了此后两岸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影响至今。

其二,两岸之间经济社会密切往来的现实。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地区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两岸社会经济往来就呈迅猛发展之势。截至2018年年底,台湾居民往来祖国大陆累计超过1亿人次,仅2018年就突破600万人次,目前常住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多达200万。经济上,2018年祖国大陆与台湾贸易额高达2262.4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截至2018年12月,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0.719万个,实际使用台资678.1亿美元。而祖国大陆也有444家非金融企业赴台设立公司或代表机构,备案金额25.69亿美元,领域涵盖批发零售、通讯、餐饮、塑胶制品、旅游等多个行业。社会经济往来的高度频密必然要求减少政治上的阻碍。

其三,国际环境对分裂势力的态度。二战结束之后,分裂的德国、越南、也门等国家纷纷实现了统一。而像朝鲜和韩国虽然统一之路仍然困难,但是双方走向统一的共识却非常坚定。与此同时,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的分裂主义势力也难以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的失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分裂主义势力的衰落,都表明了分裂主义越来越不被认可。国际环境的这一变化也进一步减弱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合法性,并且给两岸政治协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四、两岸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40年来,两岸实力水平发生了转换,两岸交流交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两岸之间开展政治协商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碍。

首先,“讨厌民进党”虽然成为岛内第一大党,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凭借着多年的经营,民进党在岛内仍然有着不少拥趸。为了进一步地骗取台湾民众的支持,民进党必然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再次祭出“台独”“神主牌”,不断挑起两岸对立情绪。其他“台独”势力如“时代力量”,也会大肆宣扬“台独”主张,吸引极端选民。而这是对实现两岸政治协商最大的挑战。

其次,台湾民众的误解阻碍政治协商。开展两岸政治协商最早是被国民党拒绝的,在国民党长期的反共宣传影响下,中国共产党被丑化、妖魔化。随着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去中国化”教育,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的误解和不信任愈发深重。而双方要进行谈判,前提就是要相互信任。好在随着近年来两岸交流的增加,以及祖国大陆惠台措施的不断释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错误认知在不断消解。

第三,美国是阻碍两岸关系最大的外部力量。几乎全世界任何一个有争端的地方就有美国的身影,两岸之间也不例外。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统一以来,美国一直都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最大的外部力量。特别是2016年特朗普上任以来,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美国频频打“台湾牌”,搅动海峡浪潮,阻碍两岸关系发展,自然也会百般阻挠两岸政治协商。但是台湾民众应当认识到,美国只是把台湾当作打压中国大陆的一枚棋子,同为中国人的台湾同胞应当和祖国大陆团结起来,反对美国等外部势力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不要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来。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政治协商势力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UP!00后新势力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北海之南,海水正蓝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