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型社区学院优质专业教育资源服务社区教育能力提升的研究
2019-01-20
(天津市河东社区学院,天津 300162)
天津市的各区属职工大学先后整合了各区电大工作站、区属老年大学等教学单位,经市政府同意、市教委批准,于2002年,成立了社区学院。各社区学院都坐落在中心城区,在社区教育方面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各社区学院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向社区教育延伸。
一、优质专业教育资源建设概述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天津市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3年我院启动了建设优质专业的研究项目,打造特色专业,增强竞争力。在天津市教委开展的“优质专业服务终身教育的建设项目”的活动中,积极申报增材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项目,通过市教委专家的审核,获得立项。2016年1月,市教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优质专业服务终身教育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学院以机电类、经管类专业群建设为突破点,以增材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 “新技术+校企联盟”模式即以社区学院为纽带,以高新技术和优势专业群为载体,以创新型社区建设为目标,以项目建设和综合技术服务为手段,以多方共赢为宗旨的服务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模式。
二、优质专业教育资源建设在教学方面的成效
优质专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实施以来,紧密结合“金贸河东”的功能定位,瞄准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积极改造“老专业”,构建专业建设的新方向,修订新技术新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案。
(一)改造提升“老专业”
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资源共享、职继协同、分步实施”的策略。挑选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团队,到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对3D打印等技术岗位的需求,开发建设课程模块,然后根据教学、实训、就业的需要嵌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首先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如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及专业方向进行了改造。然后,待专业建设积累成熟后,再申请开设全新的专业。例如目前,我们正在以“现专业+3D打印”的模式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同时,也在积极筹备申办“3D打印技术应用等”全新的专业。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面向高职机电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逆向测量》、《3D建模》等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并计划将这些基础技术课程作为其他专业的通用课程,让更多学生了解、掌握新技术,普及新技术的教学理念。同时,在继续教育方面,我院学历教育申报了机械自动化(3D打印方向)的新专业,今年秋季将面向社会招生。
(二)分层实施课程资源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将相关课程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实现分层教学。初级课程,主要是普及新技术的理念,群体是社区居民和中小学学生;中级课程,主要面向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高中及大中专院校学生;高级课程,面向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及行业从业人员展开技能培训,并使其取得3D打印相关资格证书,目前已进入课程完善阶段,涵盖基本概念课程、CAD设计课程、3D打印课程、后期处理课程及专业进阶课程等。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如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编订《3D打印技术原理》等校本教材,承办专业技术培训及教科研活动20余次;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的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试题库、教学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
(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队伍是创新的保障。以3D打印等新技术为依托,以青年教师培养为核心,采取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工作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职业道德与双师素质提高相结合,初步培养出一支校内的专业师资团队。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聘请多名专业领域专家到校进行讲学,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加大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力度,派遣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跟岗实习和实践,提升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多次派老师参加3D打印相关学术会议,通过学习,开阔了教师的 眼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为保证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进行授课,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引进和培养的7名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机电和计算机教研室原有的17名专业教师为基础,以5名企业兼职讲师为辅助的3D打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
(四)专业实训中心的实体建设
增材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加以改造,按照不同实训功能区进行建设,包括桌面机综合实训室,逆向测量实训室、激光内雕实训室,光固化成型实训室,真空注型实训室等,能完成从设计到研发再到生产实践等诸多环节的技术实训和科学研究。
实训中心的功能体现在:服务校内各级各类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创业能力和岗位核心竞争力;服务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充分发挥中心的展示体验培训功能,引导崇尚科学,勇于创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服务区域及周边中小微企业,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进行技术攻关或接受定制化、小批量的实际生产任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通学院与企业的交流渠道,科学地解决学生实习就业和在职员工学习进修问题。现在,我院正在与3D打印技术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引进世界领先的设备、技术、管理和服务,打造区域内集技术合作、设计加工、咨询服务、教育培训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服务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的多功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增材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成立至今,已接待社区居民体验参观达6000余人次;举办中小学科技讲座和体验活动16次,惠及3000余人次。
(五)校企合作
学院已经与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航天海鹰光电信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恒信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比利时纳瑞斯公司等相关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与企业在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品创意、医学3D打印领域等方面进行合作。目前,已经面向企业员工及学生开展专业讲座8次;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3家开展了深度的技术合作。
三、优质专业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社区教育方面的成效
学院的3D打印实训中心等优质专业教育资源建设均遵循立足河东,辐射滨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与区内及滨海新区的中小微企业建立联系,力求将实训中心打造成“五位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实际使用中注重扩大实训中心的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培育团队,服务区域青年的创业、就业
在院内挑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组建3D打印大学生社团,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鼓励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目前,校内的学生创业团队对3D打印技术已能熟练掌握,在职教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与区人力社保局合作,结合培训工作植入3D打印等教学模块,充分开展3D打印等新技术的培训,满足区域就业市场对新技术人才的需要,尤其是面向社区青年创业者,进行创业创新培训,打造“青年创客”基地。
(二)开放共享,服务社区居民进行科普教育
充分发挥新技术的设备优势和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天津市职教活动周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3D打印主题科技惠民活动,接待邀请社区各类人员,开展新技术讲座、论坛,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讲授行业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应用,并积极面向区域内居民开放实训中心,组织社区居民到实训中心参观体验,并安排教师现场演示讲解。目前已接待各级各类参观人员3500余人次,把实训中心真正打造成为区域内3D打印技术的科普基地和体验中心。
(三)“普职融通”,服务青少年搭建成长 “立交桥”
一是寻求多方合作,搭建“普职融通”的“立交桥”。学院与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合作,作为它的培训与比赛基地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近两年,已经共同举办全市性青少年科技比赛5场,得到了政府、社会的认可与赞扬。学院还被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授予“青少年无线电工程师”资格认定的定点单位。与相关的科技企业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在青少年科技培训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二是发挥技术优势,紧密结合中小学素质拓展课程,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做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学院开发了紧密结合中小学相关课程的3D打印技术培训课程体系,旨在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丰富知识,并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和职业体验。如: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举办了数次6-12课时的培训体验活动,为小朋友们开设了3D打印原理、3D打印笔基础使用、DIY创作、3D打印设备参观等互动课程,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校的欢迎。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实训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3D打印技术等专业实训中心在对区域内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未来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四是通过将科学技术送进社区、学校,惠及区域特殊群体的青少年。如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成立以来,多次携带便携设备到河东区特教中心,到打工子弟学校,流动人口较多子女较多的学校送课,给孩子们送去最新的科技信息,让孩子们接触最新的科学技术,让特殊群体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一样获得学习体验最新科学技术的机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贡献。
五是对科技课教师开展培训,为区域内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师资基础。与区少年宫进行合作,对我区中小学科技教师、学生社团辅导教师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培训及各种咨询服务,共同进行相关科学技术课题的研究,覆盖全区13所幼儿园、23所小学和13所中学的共计百余名的科技教师。此外,还承办科技教师的教研活动。
六是对接普通教育学校中的高水平社团,为挖掘和培养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利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和先进的设备,将普通中小学的高水平科技社团引入到我院开展活动,解决普通教育中部分科技活动提升水平的师资、设备和技术瓶颈,并从中发现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具有一定的科学天赋的学生,委派我院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并利用我们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为学生们的未来的专业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创新型拔尖人的培养提前播种。目前,我们已经与我区两所市级重点高中的两个3D打印社团达成了合作意向。
七是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课堂。我院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探索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经过技术团队的反复努力,开发出一系列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模具,为传统技艺的发展注入崭新活力。如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庐”提升葫芦传统制作工艺,葫芦文化创意产品模具广受好评。我院学生社团参加“非遗”文化进校园大赛中,以传统文化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为主题《故非意,今非遗》获得展演一等奖。
四、媒体聚焦,品牌建设显成效
学院实施的 “新技术+校企联盟”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日益困难的情境下,通过积极寻求“变通”,在转型发展的历史关键期,找到了破解的方式,迈出了关键一步。又在社区教育方面探索出了新的模式。在天津市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的殊荣。同时,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在区域内得到政府、企业、社区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天津日报》、《天津卫视》、《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北方网》、《河东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我院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报道,尤其是《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10日头版头条《天津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多元立交的培养机制》中,两次提到我院开展的普职融通工作,这都有力证明了学院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迈出了坚实一步。
通过优质专业教育资源的建设,学院的硬件设施得到提升,内涵建设得到深化,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优、声誉好”的办学模式,在社区教育领域中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