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对策研究

2019-01-20王自华王亚萌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业学困生育人

王自华,王亚萌

大学生是自然性与社会性、遗传性与可塑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其成长和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高等教育标准的培养模式和统一的培养目标下,[1]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业水平未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现了学业困难,导致近来高校“退学”事件频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这些所谓的“学困生”,表面上是成绩落后、不爱学习,但追究其问题成因,发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学困生逃避现实、极度拖延、自卑、不善交际、缺乏目标和动力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或心理问题,进而导致成绩落后,出现学业困难。学业困难阻碍大学生自身发展,更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任重道远。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2]心理育人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旨在通过多方面育人主体引导大学生发挥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促进潜在能力开发,最终目标是达到自我实现和奉献社会的和谐统一。[3]这对高等教育工作中学困生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一、高校学困生的界说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学困生”的概念并没有做明晰的定义。一般来说,高校学困生区别于其他特殊教育对象,其智力正常,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一方面,可能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或着受社会和家庭等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导致暂时性的学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学习能力较差,思维、言语、数理等能力有待提升,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导致稳定性的学业困难,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造成暂时或长期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不能达到高校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其学业困难现状是可逆的和基本可逆的。高校学困生的学习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态度不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行为怠慢,他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为:情绪问题突出,意志力较薄弱,自我评价偏低,成就动机缺失等。[4]

二、高校学困生的成因

1.自身原因

由于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对待学习的差异性,造成了多样的学习结果,因此其自身原因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首先,高校学困生自身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面对学业压力,很多学生会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其次,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自律性不高。体现在生活、学习、业余时间、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例如不能合理支配充足的课余时间,跟风参加社团或不相干的活动,不务正业,等等。再次,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行为。最后,心理调控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在产生消极情绪时不能适当调控,在面临压力时无法有效缓解,或者对自己期望过高导致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弗洛伊德提出:“要去原生家庭里寻找问题根源。”对具备独立思考和察言观色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家庭氛围、父母期望、父母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家庭的经济背景、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性格塑造、行为养成起决定作用。例如“过于溺爱”“简单粗暴”“放任不管”等教育方式会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和坚持性。独生子女、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孤傲、怯懦、自私等心理,且长假期返校后,容易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带到学校里,影响其学习。

3.学校原因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既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也是其产生学业困难的“源场所”。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开展,高校整体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些学生达不到统一的教育目标。另外,校园学习环境和学风氛围是否良好、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机制是否科学系统、班级同学和宿舍舍友的关系是否融洽、异性相处和婚恋问题是否处理得当,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双向影响作用。

4.社会原因

社会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前瞻性,良好的社会风气、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明确未来目标,增加社会体验,促进其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同时,大学生也容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不良诱惑、腐败现状的侵蚀,产生“急功冒进”“金钱至上”“关系社会”“学习无用论”等不正确的想法。此外,自媒体时代,有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长期处于虚拟环境中,导致自我中心主义、逃避现实和责任等问题。这些大学生重心偏移,心思不再放在学业上,导致成绩下降,产生学业困难。

三、“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明确提出,“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要及时关注,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构建帮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教育机制”。[6]高校学困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这些原因导致了学困生在态度、情绪、意志等方面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导致不良学习行为,出现学业困难。但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科学合理的并且不会因人而异,高校学困生的出生背景、儿时所受的心理创伤、父母的教育方式、目前的成长环境等也是不可选、不可逆的,家庭或社会的突发事件或不良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且同等成长环境和同一起点入学的大学生,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也各有千秋。因此,高校学困生帮扶的关键,在于抓住学困生主体,深入挖掘并影响其内心。因此,在“心理育人”的理念下,从高校学困生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其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引导其改善和消除不良的认知、情绪、行为,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促使其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拟定、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和改善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提升学业水平,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这既有利于高校学困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缓解家庭和社会压力,也为当前高校学困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困境提供新视域,同时促进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环节相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从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对策探索

(一)建立“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的前期预警机制

对高校学困生的教育引导,要防患于未然,因此要建立“科学系统、横纵结合”的前期预警机制,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业状态,使有学业困难倾向或有暂时性学业困难的大学生得到及时帮扶。

第一,要统筹总体布局,明确预警的主体参与者。主要包含社会参与、高校主导、家庭支持、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达到全员参与、凝结四方、形成合力的作用与效果。社会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优秀的校友、与高校建立联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为大学生带来正向社会影响。高校中主要包括高校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领导干部、学生队伍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者,要加强联系,形成网格化预警人员体系。家庭方面,主要是学生父母要参与进来,原生家庭问题的缓解、家庭的配合才能使大学生减少“后顾之忧”。学生自身是其转化的关键点,既是帮扶对象,又是帮助自己的“救世主”,要积极参与预警的相关建设,向着帮扶目标迈进。

第二,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预警指标和管理结构。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包含考勤、考试、处分、等级考试、学籍异动、平均学分绩点、心理状况、学业态度、成绩排名、课堂参与、小组合作等多项内容在内的指标体系,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进展状况。同时要建立包含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学院、各宿舍在内的网格管理结构,设立分学院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组织,定期宣传和排查,防微杜渐,要巩固家校合作机制,通过学生—家长—高校三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对学生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要推进基层创新,实施“横纵结合”的预警措施。一是实施普遍性的横向预警,通过丰富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对全体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自信教育,开展主题性、针对性的体验式教学,并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学习问题,适时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实施针对性的纵向预警,在新生入学初期,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二、三年级学生把握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定期心理测评,对有重修、挂科等情况的大四学生进行辅导干预,并阶段性更新大学生的学业心理档案。

(二)落实“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的问题解决机制

在防微杜渐、积极预警的同时,也要对现有学困生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要遵循学困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引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困生转化。

第一,调整归因方式,端正学困生学习态度。高校学困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落后,容易产生自卑、习得性无助感、焦虑等消极心态,会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问题,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要对其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可以通过心理宣泄法、情绪转移法调节负面情绪,挖掘学困生心理潜能,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生活观。其次,可以通过指导学困生进行“错误归因训练”和“再归因训练”,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业成功归功于努力、能力和有效策略,使其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提升学困生自尊心、自信心和幸福感,端正其学习态度。

第二,加强社会支持,激发学困生学习动力。高校学困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教师、朋辈团体、家人、社会人际网络,等等,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7]首先,应利用先进榜样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领,使学困生明确学习目标,选拔优秀学生,强化朋辈力量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成他们的共振和扩散效应,与学困生建立“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合作”等活动。[8]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多给予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与其他人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团体存在感和参与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最后,家庭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对孩子多鼓励,营造和谐奋进的家庭氛围,并进行正确的目标指导,给予学困生安全感,减少后顾之忧,激发学习动力。

第三,开展教育辅导,增强学困生学习能力。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包括课堂教育、心理教育、奖励评比、勤工助学、社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9]将心理育人理念寓于其中,注重以心育心,帮助高校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步入正轨,早日去掉“学困生”的帽子,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迈进。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对学困生的人文关怀,对学困生平等对待、真心关爱。针对高校培养目标和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实施“诱思探究”的教育模式,实施“低起点、缓坡度、严要求、勤落实”的教学策略,构建问题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新型教育体系,帮助学困生补齐学习短板,跟上学习进度,夯实学习基础,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第四,创设成功体验情境,激活学困生学习行为。成就感会影响学生的自信程度,从而影响学困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坚持,因此在助力高校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创设学困生成功体验的情境,增强其成就动机是有效推进手段。创新课堂形式或活动组织形式,增加主体性教育或体验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人性化、个性化学习目标,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帮助其达到既定目标,使其体验成功和收获,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另外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大量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现途径,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困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三)完善“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的长效优化机制

高校学困生的帮扶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更迭性的工作,如何保障“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的帮扶达到“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目标,重点在明确任务、加强保障、落实责任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具体任务,厘清帮扶前提。明确主要任务,才能有的放矢。“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主要是针对高校学困生这个群体,聚合高校、家庭、社会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对学困生开展全程心理教育和宣传、强化个人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将“心理育人”的理念落实到学困生培养和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保障评估等多方面“心理育人”新格局,促进多方面育人力量协同协作、同向同行,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学困生转化对策,促进高校学困生的成长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10]

第二,加强各方保障,打牢育人基础。高校学困生的帮扶不是一蹴而就的,且帮扶对象和参与主体具有不稳定性,所以需要加强保障来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首先,要加强队伍保障,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并对任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增强规范性,减少错误操作,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困生帮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加强物质条件保障,高校和社会应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项目工作经费,包括人员队伍经费、场地设施经费,等等,完善物质基础。

第三,落实全程责任,抓住实施关键。高校学困生的帮扶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因此落实相关责任才能有更高的执行力和更好的助力效果。首先,可以通过班级导师负责制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修正和学习效果的跟进,通过心理委员和心理辅导员“监护”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其次,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制定帮扶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工作。最后,定期对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评估和督导,将学困生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测评的重要内容。总之,社会、高校、家庭和自身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推动和保障“心理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帮扶工作的落实。

猜你喜欢

学业学困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艰苦的学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