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2019-01-20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李沛怡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 李沛怡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语文被称为三大主科之一,是最为基础的学科,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非常简单,在教材中加入许多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课文,为的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富有感情色彩的学习内容是语文这个科目的特点之一,这一点和其它学科是有不同的,作者的表达的真实感情是可以透过文字表达感受得到。大部分小学生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因为一般的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人生才刚起步,阅历不够,学生因为还小,对这个世界非常好奇,想要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教师要在漫长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因为情感教育的效果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去影响,还有注意的一点,小学生情感世界相当单纯,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避免产生负面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加入短视频辅助语文教学
小学生很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只有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才能够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思考,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当中,可以利用课堂短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短视频有直观,新奇的特点,顺应时代,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这点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认知。
三、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上的情感互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条件,营造有趣的有特点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们的距离,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例如,在进行《乌鸦喝水》教学时,教师可以模仿小乌鸦的声音讲述一段小故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很快地调动小学生的感情。
2.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组织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分组表演,比赛和朗读,例如,在进行《乌鸦喝水》《少年闰土》《背影》《父亲的菜园》等教学中,学生学习理解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段式朗读和表演,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再次加强对课文情感的感受,增强课堂的情感互动,就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
四、增强课堂情感体验,情感教育切入点很关键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只有引起教师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才能够想到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切身融入语文知识的教学情境,最终才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所以,从这点出发,教师最应该选择合适的情感教学切入点,不要盲目,在语文课本知识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感兴趣的地方,把自己的对课本的理解,和作者的共鸣,传递出去,这样课堂的内容才能丰满起来,才能为以后实施感情教育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教学切入点,这就要利用到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神话故事还有人物的向往。学生有了对英雄人物及神秘传说的向往之情,才可以激发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情感体验。
五、结语
沟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类情感的流露,小学生还处在情感塑造期,语文学科的内容优势利于教师塑造学生的情感意识,利于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加强,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语文,这样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教育,最终把学生引导成为三观正,思想健康,情感丰富的人,为他们以后成长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