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

2019-01-20陕西省神木市第五小学亢秀荣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神木诗意

■陕西省神木市第五小学 亢秀荣

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参加过不少知名专家培训。尤其是在近三年神木的高效课堂开展中,外出学习观了不少名校,听了很多课,了解了不少模式,回来讲课时套了不少公式去上课。这些公式既非真理也不是定理得出,单凭在一两节课中体现教学改革精髓,我觉得还是比较难。作为一线教师,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觉得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思索、探讨、改进,然后逐步在年级内实施,经过试验看是否有效,然后推广。何况神木这几年“金融诚信缺失”,安心搞教育者有几人?就我们神木五小而言,也许我们的步子迈得有点大,步伐有点快。近两年我安心学习课程理论,同时听新调入我校的教师的“精彩一课”,在听课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共同进步,每位教师都有不少收获。

一、新的学习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我在网络上观看名师讲课程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指导。从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到古典文学赏析,听古典文学赏析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是对古典文学的在认识,教师从国学的角度剖析,发自内心地自我陶醉,流露出淡淡的微笑,感染了我。感叹当年为什么没有好好听古典文学教师的课。小学语文教学论,从系统的讲析每节课的设计到整体教材的把握,为语文教学真正地指明了方向。我感觉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只给学生在教课文内容,或者是单纯地在教知识,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要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学生学情,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流露出如同默默清泉、涓涓细流般的语文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只有预设,其中生成的东西特别多,一节课下来是轻松自然的,学生也是一种享受,教师感觉是一种幸福。而不是我们始终牵着学生的眼睛利用幻灯片在教学,否则无法切入,没有创新。

二、了解了不少语文教学名家

我在学习教学理论时,了解到了很多在国内语文教学名家,认识到他们的课是怎样设计的,每位名家有哪些特点。孙双金,自成一家的“情智教育”在全国广有影响,多年来他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在执教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孙双金紧扣诗眼来组织教学,“京口瓜州”,说明诗人“离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离家久,更应还”“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诗人“思家切”却“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挖掘,高潮迭起。王崧舟老师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精致、和谐、大气、开发”的杭派教学风格。在执教《长相思》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边关如何思念亲人的情景后,马上又转换到诗中所描绘的现实中,用“在这里,没有……有的只是……”的排比引说,让学生自然地读“长相思”,最后结束时,教师的语言更是极富诗意,若排成诗行就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亲人,字字化作长相思!诗意语文在这得到了形象地诠释。

三、追求教学艺术,达到自然、和谐、真情共融

如果语文教学我们依然还选择讲完一段再讲一段的方式去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或者说和过去一样讲得特别细,几乎是逐字逐句,学生认为语文肯定是枯燥无味的,毫无意义。这样学生不是在学习语文,更多是在了解语文中的故事。而是我们要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巧妙设计各环节,抓住重点一段讲解。利用同样的办法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章,得出感悟,也到达一定的阅读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对过度语言,提问技巧,学生评价,板书设计仔细推敲,研究学生接受信息、传递信息能力,最大化地在一节课中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将不断学习与实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更要细化任务,追求学生喜欢的课堂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神木诗意
诗意地栖居
项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更正说明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冬日浪漫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被耽搁的诗意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