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觅生活中的“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2019-01-20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学杨金宝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学 杨金宝

一、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的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质的理工学科,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化学教学以“一言堂”式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丧失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产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增加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欲和探索欲,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还能够让学科知识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学生发自内心的学科学习兴趣。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如果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育会让学生对于课程的关注度和兴趣度大打折扣,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同时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课本内容的知识,又能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加深学习印象,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三)帮助学生树立知识逻辑框架

化学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将两方面进行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逻辑框架,例如不同化学反应的发生条件,化学物质的归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解释等等。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化学知识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未来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科思想的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化学知识体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对未知问题的判断力和运用化学思维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要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首先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教材中大多只阐述理论知识,缺乏对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展开滑梯,与学生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并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细节展开观察和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引导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表达和想想的空间,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设想,并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试验,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代入感和新鲜感,最终形成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良性互补。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单凭抽象的理论知识是无法完成系统性教学的。但是现今大多数化学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安全,经常将一些实验课程缩短或是将有危险的实验课程作为展示课,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探索欲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只要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并且在实验期间做好秩序维护和纪律检查,学生很乐意在安全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验学习。例如在镁的燃烧实验教学中,学生很难通过想象去理解白色火焰的形成情况,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展示也过于苍白,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充分提高了课堂乐趣。

三、结语

化学教师必须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大大丰富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观察生活的技能,培养了乐于探究的精神。

猜你喜欢

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