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分析

2019-01-20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刘秀艳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甲骨文古诗文汉字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 刘秀艳

传统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文化洗礼,发展至今保留下来的大多都是一些无法复制的经典。中国文化传承至今,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已经无法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紧张局面,文化的继承问题迫在眉睫。针对此局面,国家教育部下发相关文献,将传统文化带入小学课堂,让孩子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一、通过汉字文化,了解文字的变迁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汉字了。汉字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依据可考的汉字非甲骨文莫属。甲骨文的记载方式很好地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没有书写工具,没有汉字模板,古人就用龟甲和兽骨书写象形文字(通过物体的形象用图画来表达的文字)。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查阅到的甲骨文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还可以自己仿制甲骨文,将仿制品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观赏。汉字几经演变成为我们现在学习的白话文,每次变迁都是一种进步、一种完善,它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小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学习汉字“马”和“山”的演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书写,发现汉字的演变。了解传统汉字的传承乐趣,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为今后的汉字学习打基础。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汉字的演变》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中给出的文字,猜出是哪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写出繁体字,让学生通过学习繁体字,得到更多的汉字积累量。

二、通过学习古诗文,传承经典

背诵古诗文大约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在小学阶段,教师总会布置给学生一些古诗文背诵任务;回到家里,家中父母也会让孩子背诵一首古诗查收学习成果。小学时代的记忆总是能陪伴我们很久,长大以后,回想起小学背诵的古诗文还是能张口就来。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古诗文都是一些经典易学的诗句,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悯农》这首诗,初见“悯”字,肯定有很多学生不认识,教师就要先教会学生读这首诗中的生僻字,比如“锄”“餐”“皆”等。教师还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这篇古诗的背后意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农民的辛苦耕耘娓娓道来,让学生明白来之不易的道理,通过背诵学习这篇古诗,教会学生在吃饭时不要挑食,要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空盘行动。

三、通过真情实感教学,明白传承意义

传承二字责任重大,目前,我国许多经典诗词文化、国粹、非遗等都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因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更多的人开始向“钱”看,而忘记了传承的意义。要想重振传承之风,必须开展相关举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从小接受“传承”教育,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成才之后才能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在今后的道路上,既要维护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保持爱国情感。

今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举国欢庆,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开始活跃起来,纷纷表达爱国热情,还有许多青年、儿童加入进来,就是因为受过爱国教育的那一代孩子长大了。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做法,更是一种爱国情感。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爱上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能力。在小学课堂上开设传承文化相关课程,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今后祖国文化传承奉献一份力量。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重大,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以最好的状态教学,做学生们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

甲骨文古诗文汉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最“萌”甲骨文——心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