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科学教师的再思考

2019-01-20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裴长久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记录员汇报爱心

■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裴长久

科学课是孩子们较为喜欢的一门功课,近年来,这样的副科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对于本学科,具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我,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与经验积累,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经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再思考,我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师的潜意识里应该包蕴“两心”,还要在工作中做到“尽心”,即要有“三心”。首先,在小学科学教师的心灵深处,要包蕴“两心”。

一、对于孩子的好奇,教师要有足够多的“耐心”

一个孩子在某方面的兴趣以及将来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科的孩子而言,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在他们刚刚踏入科学大门之时,来到这神秘的科学王国,孩子们的心中会萌生太多的疑问:“蚂蚁都吃什么呀?”“蚯蚓是如何钻进土里的?”“蜗牛走得那么慢,它是靠什么走路呢?”“盐洒在水里为什么不见了?”……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师要有足够多的耐心,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讲解。尽管有时候听了教师的解答,孩子们会感到似懂非懂,但是,这竟会在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二、教育学生,教师不可少的是“爱心”

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素。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是根本无法与学生沟通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也曾在《我的教育散记》中这样写道:“教育与爱不可分割,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

“爱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待学生的“犯错”,教师要以“宽容”取代“指责”,要以“呵护”传递“师爱”,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

记得在一堂科学观摩课上,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之后,各个小组要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数据。第一小组已经汇报结束了,就在第二小组的记录员进行汇报的时候,竟然有一个学生哭了起来,而且哭声越来越大。怎么办呢?这可是全镇小学科学观摩课呀!我急忙走近学生去了解情况。原来,那个学生叫李默雪,她是第三小组的记录员,我早就知道这个学生平时就有爱哭的“习惯”。当时,我也无法去了解学生哭闹的具体原因,但我知道,此时责备以及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而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做耐心的教育,这也是不可能的。我轻轻地给她擦了擦眼泪,匆匆检查了她的实验记录,顺势对正在汇报的第二小组的记录员说:“王冰同学,你是第二小组的,怎么提前汇报了?都把第三小组的记录员急哭了!看看李默雪同学记录得多好啊!你先坐下,让第三小组的李默雪来汇报,我上节课说过,这次汇报的顺序是一、三、五……”我又示意让李默雪做汇报,她真的就停止了哭闹,断断续续地开始汇报。对于这次课堂偶发事件,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挚爱,是很难如此机智地处理好的。可以想象,在当时,教师的暴怒与冲动,会导致事件的恶化,以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其次,小学科学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尽心”: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这就离不开丰富的探究性课程资源的支持。而网络课程资源的渗透与应用,则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地去学习、去实践。因为网络环境中拥有大量的信息,成为小学科学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深入学习,刻苦钻研,并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如收集资料、传递及处理应用可用资源等。

三、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要多一些耐心,少不了爱心,还要做到尽心。耐心,会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帮助孩子们走进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爱心,会把教师和孩子们绑定在一起,让教师更好地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护航;尽心,会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以使自己吸纳新理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记录员汇报爱心
有趣的科学课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时间记录员
爱心树(下)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我的地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