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内涵、意义及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19-01-20冯震宇马文杰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究者对象文献

冯震宇,马文杰

(台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海317000)

0 引言

在现代教育研究日益繁荣的背景下,随着教育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者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综合已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来全面而有效地整合丰富的教育研究成果[1]27。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以研究整合法(Research synthesis methods)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元研究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元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教育研究中进行元研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应的梳理与分析,以促进其他的研究者在教育研究中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元研究。

1 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基本内涵

元研究是以研究自身为对象,对其研究活动和研究结果进行的再研究[2]。元研究依靠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整合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全面的梳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综合,以及进一步的评价、反思与展望等。“随着某一学科领域学术成果的日益增多,这时需要开展元研究,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梳理,总结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发展现状,审视、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的研究路径、理论框架或方法体系等。”[3]45

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的基本内涵,即指通过元研究的范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对一定研究时段内教育研究中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客观总结、科学评价,并对该研究主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预测与展望等。

本文以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元研究的基本步骤,对教育研究中元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明确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基本过程,及其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升其研究质量。

2 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重要意义

2.1与传统文献综述相比,元研究更加具有客观性与系统性

传统的文献综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未使用任何系统方法来对所综述内容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综合;②不进行定量综合;③常常只是罗列以往的研究结果;④研究结论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4]55而元研究通过规范、系统的研究步骤,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对一定研究时段内某一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内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与系统统计,全面而客观地分析由已有研究对象(即从已有研究本身)所得出的研究数据的普遍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等诸多方面特征,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比通常的文献综述能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某一研究主题)已有相关研究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规律,进行更深层次的归纳与分析,得到更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2.2通过元研究可以发现单独的一项研究不易发现的潜在规律

元研究通过对一定研究时段内与某一研究对象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献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以及深入讨论,可以发现单独的某一项研究不易或没有显现出的隐藏规律,以揭示出研究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与潜在规律。“这种由对传统问题的恪守到问题域的不断超越,由研究到元研究,其实是把有关对研究对象的研究纳入研究的视野,是更加高层次的、具有反思和归纳意义的研究,它是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深化,反映了人类之‘反思’能力的层次跃迁。”[5]9

2.3教育研究元研究有助于学术发展

“学术文献梳理、学术研究反思、学术研究重构,构成了元研究的基本内容。”[3]46通过元研究可以对一定研究时段内关于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概括、深入分析、整体回顾与综合评价,概括与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已有研究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原有理论框架与基本观点。这不仅有利于其他研究者了解该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路径、理论框架或方法体系,而且有利于其他研究者把握该研究主题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等等。因此,元研究是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3]45。

2.4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有助于学科建设

“对学科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学科发展机制的研究,则是教育学元研究的重要功能。”[6]而学科教育元研究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学科基本理论建设上,通过元研究可以明确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系统地对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和反思[5]10。明确学科的基本特征、基本属性与发展机制,构建严谨的学科体系,以及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框架,发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学科研究后续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任务与根本目标等。这既构成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重要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元研究的主要功能。

2.5教育研究中元研究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完善

针对某一教育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元研究,比如分析其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已有研究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等诸多方面,能够对该教育研究主题进行更高层次的回顾、总结与前瞻。有利于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一线教师反思、改进与完善当前的教育实践,并使之向着更适合当代教育理念的路径发展与完善。

3 教育研究中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元研究的具体研究步骤,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对教育研究中进行元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全面梳理与深入分析如下。

3.1 选题策略的方向性

3.1.1 应选择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进行元研究

“元研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具有反思意义的学术研究。”[3]45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已有研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概括其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研究进行一定的整合与综述,揭示已有研究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或潜在规律,以及该主题未来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等。这既为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内驱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者应该选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课题进行元研究。这里的研究价值主要指的是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或二者兼具。比如,以数学教育研究为研究对象进行元研究,在具体选择元研究的研究对象的时候,研究者需要紧密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当前的讨论热点,尽可能选择具有基本重要性、具有全局意义、符合时宜,并可能对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论题[7]。

3.1.2 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研究专长与研究能力选择元研究的课题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进行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选题时,研究者应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根据自己或研究团队的研究条件、研究基础与研究能力,在自己所熟悉与专长的研究领域,选择元研究课题。这有利于研究者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全面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最终以较高的水准完成研究任务,圆满解决研究问题。

3.1.3 明确元研究的问题范畴与分析框架

确定元研究的具体课题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元研究的问题范畴。“问题的范围取决于研究意义、可行性、基础理论是否支持等多种因素。”[4]55对元研究问题范畴的界定不宜过严,也不宜过宽。界定过严则可能导致研究对象的缺失,(可能会)遗漏那些对于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无法体现元研究的全面性、广泛性与深刻性,并且基于并不充分与全面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元研究的准确性、客观性与全面性。界定过宽则可能导致收集的文献超出其研究范畴,使得研究对象的样本容量大幅度增加(但可能有些文献对某一具体的元研究而言并无多大意义),加大研究难度,增加研究负担。一方面可能“冲淡”元研究结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后续研究的统计过程中易产生干扰数据,导致研究分析产生某种程度的偏离,破坏元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另外,还要进一步明确元研究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即是一种简洁版的研究方案或研究程序,集中体现了其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一项元研究的分析框架包涵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合乎情理”地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

3.2 收集文献的科学性

(1)文献收集应具有一定的完备性。彻底的研究样本搜索,是最后研究结果有效性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对文献的搜索[8]。针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应运用一定的检索策略,尽可能地全面收集在其研究对象范畴内的相关文献,同时注意记录检索方式和检索时间,以保证元研究所收集的文献具备全面性与可靠性。“在制定检索策略时还可以咨询专业图书馆管理员或信息检索人员,避免漏检和误检。一般来说,全面的文献检索会使用到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从有关研究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以及专家询问法等方法。”[4]56

(2)文献筛选应具有客观性、明确性与合理性。合理筛选收集已有研究文献,目的是使研究对象与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程度的针对性与相关性。在筛选已有相关研究文献过程中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a.根据收集文献的客观情况与研究目的,制定出严谨、规范的筛选标准;b.严格按照所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客观地筛选,面对相似度较高或重复发表的文献,应保留研究信息最完整的一份,减少偏倚;c.“避免在遴选分析对象上的个人偏向,保证分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1]29。

3.3 统计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合理性

(1)研究过程应具有科学性。进行一项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需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标准。在初步确定研究框架与分析标准之后,可以运用其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抽样分析,根据在初步抽样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再对研究框架与分析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研究问题与研究需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既定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标准,详细记录其操作步骤、研究过程、统计数据与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果的陈述中合理地予以呈现,以便于读者对相应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理解、判断与借鉴,也有利于以后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2)统计过程应具有系统性。元研究的研究对象所包含的样本容量通常都较大。在统计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系统性方法,对大量的研究文献进行层次划分,对研究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与分析。即:针对元研究的目的,制定层次分明的分析标准与分析程序,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研究文献进行多维度的客观统计。例如从年度分布、发表刊物、参考文献数量,以及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结论等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的统计。另外统计过程应具备严谨性与规范性,研究者应多次核对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多人合作的研究则需要比较统计结果的一致性等。

(3)统计过程应具有合理性。元研究的研究对象往往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在统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与研究问题,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极易导致在统计过程中产生偏倚,冲淡研究的主要方面与主要内容。所以,研究者应根据事先所确定的研究框架与分析标准,把握研究的主要方面、理清研究主线、抓住研究重点、突出研究关键。另外,还要注意数据提取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进行统计,而不是根据研究者所期望的结果和已具有的知识,有目的地选择,或者舍弃其中的某些相关文献[9]。

3.4 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客观性

(1)分析方法应具有科学性与适宜性。在研究过程中,应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在众多统计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4]56。通过相关技术与软件进行严谨的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如果统计数据纷繁复杂,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则应考虑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联系),进行一些必要的简化或假设,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分析结果应具有全面性、客观性与深刻性。研究者既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也要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深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数据的基本特征,数据产生的原因,预测数据的未来走向,分析在当前的问题范畴下,研究的整体水平与发展状况,对于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预估与建议,进一步发挥元研究对于研究方向的导向作用。在微观角度,则分析数据是否稳定,并对数据趋同、数据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数据的内在联系与潜在规律。

(3)应对分析结果进行一定的敏感性分析。夏凌翔认为,为了保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通常可以用以下五个方式来改变条件(变量),再对文献重新分析,观察研究结论是否发生改变,来进行敏感性分析:a.改变分析方式,如选用不同统计模型或方法;b.按研究质量评价标准改变样本容量,如纳入或排除那些质量有问题、有争议的文献;c.根据样本量的大小对纳入的文献作分层元分析;d.改变纳入标准,如扩大或缩小研究范畴;e.排除异常值后,重新进行元分析,并与未排除异常值的结果进行对比[4]58。

3.5 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深刻性与前瞻性

(1)研究结论应具有客观性。研究者在其研究过程中应注重以往研究者的研究事实,而不是其主观判断或观点,并且在综述中既要客观清晰地呈现研究现状,更要反映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表现[10]92。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观察性研究结果的解释应结合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进行讨论,必要时也可以比较大样本的单独研究与分析结果的一致性[4]56。研究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必须是基于统计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的。研究者结合所得的统计数据,客观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概括与总结,得出的研究结论应该是严谨的、审慎的、客观的和全面的。

(2)研究结论应具有深刻性。对涉及某一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客观分析、高度概括与深刻反思,以揭示已有研究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等是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基本任务与基本目的。对于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若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理论研究,则应对其所构建的相应理论进行辨析、概括与归纳,这对进一步明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基本特征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其研究对象是教育实践研究,则应注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对其实践效果做出准确、全面、可信的评价,并在归纳其应用背景、实践优势,及其(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其教育实践研究的具体建议,等等。

(3)研究结论应具有前瞻性。“对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概括,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以往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在新旧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10]90教育研究中元研究的基本目的与主要任务,即是通过其客观、深刻与前瞻的研究结论,加快学术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以及促进教育实践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研究元研究的基本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任务,既是指向某一教育研究主题的“过去”与“现在”,更是指向其“未来”的。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常常从多个角度,对一定研究时段内关于某一教育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与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预测与展望该主题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4 结语

“利用元研究的理论方法,既可以驾驭纷繁复杂的学术文献,也可以从中获得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使学术研究不断超越,不断推陈出新。”[3]49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其研究中使用元研究,并通过元研究对目前日益丰富的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更完善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猜你喜欢

研究者对象文献
神秘来电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