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如何保证毕业生质量

2019-01-20曾慧婷谢光园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源计划体系

曾慧婷,谢光园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础。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现状并持续提高质与量的均衡水平,不仅有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也有利于为各类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道路。2019年我国高职扩招百万,各级高职院校都面临着办学质量的平衡问题。如何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本校的教育体系与架构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以及解决我国当下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扩招百万的背景

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召开,根据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简称“高职扩招100万”)[1][2]。自此,我国高职扩招百万计划开始正式推行。根据我国教育部披露的相关数据可知,2018年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超过360万人。在此次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背景下,2019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将形成同比上涨27%的局面,招生人数大幅上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对于我国高等技术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甚至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高职扩招百万的必要性研究

一方面,高职扩招百万计划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该计划的落实将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双重考验,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有效落实计划,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从该计划实施与部署的必要性来看,首先百万扩招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当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与目前的财政以及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配合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其次,百万扩招计划的产生是基于当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与21世纪初的精英教育扩招计划目的具有本质区别,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加大各行各业技术人才输送力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学历呈现出跨阶段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具备各类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在信息时代下,技术成为各行业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在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优化办学体系的基础上,为生源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这也将是本次高职扩招百万计划的本质目的。

三、高职扩招百万的内在影响

(一)将劳动力存量置换为优质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扩招百万计划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系都带来深刻的内在影响。首先,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来看,扩招百万计划有助于转变我国的劳动力发展模式,将其庞大的低水平、廉价劳动力转变为具有专业技术的优质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致力于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事业中,要不断为“中国制造”计划提供适当的高素质人才。劳动力群体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显著提高,而高职扩招百万计划恰好满足了当下劳动力市场的深化发展需求,适龄劳动者面临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对于长期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撬动高职院校“办适合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不仅仅是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职教育体系在新时期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此次的扩招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自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使其鼓足动力“办适合的教育”[3]。扩招计划本身并非简单的招生规模扩张,其不仅意味着生源的扩大,同时也代表了高职院校自身招生渠道、办学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的变革,更是其未来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来说,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计划将撬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使其教育模式趋于多元化,将传统的已经成熟的教学理念进行现代化改革,学制体系也从固化的状态逐步走向弹性化。

(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从社会取向走向兼顾社会和人本取向

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计划除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社会发展以外,同时也将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形成深刻影响。过去,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均停留在无法持续高等教育,学习某项技能以维持生存的水平上,甚至对其持有消极看法。而此次的扩招计划将逐步改变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促进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从单一的社会取向逐步过渡到社会与人本共进的取向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除了关注人才的技能发展,同时给予其个人职业规划、人文发展、素质教育以及个人价值的体现以更高的重视度,力求学生能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四、高职教育的招生现状研究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两次重大扩招,分别为1999年的扩招以及2019年的扩招计划。其中,1999年的扩招计划中,我国的高等院校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其招生难度较低,相对应的招生体系和制度也相对简单。而在2019年的百万扩招计划中,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再维持“卖方市场”的优势,其扩招不仅面临着生源渠道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包括招生制度改革、办学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创新的各类难题。具体来看,首先,此次的高职百万扩招计划面临着生源结构的更改,报告中强调“扩招将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的报考参与,这与传统的生源群体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招生质量也将面临着重大考验”[4]。其次,我国的高职院校规模庞大,但在全国范围内,能有丰富的招生渠道、良好的宣传效应以及较低的机会成本优势的高职院校则相对较少,导致在政策红利下,非传统生源参与度低、结构改革成效不显著。另外,随着我国近年来普通高中升学率的不断上升,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大大缩小。目前,其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职毕业生,可见无论是传统生源还是非传统生源,高职教育都面临着扩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难题。

五、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保证毕业生质量的策略探讨

(一)从扩招渠道上优化生源质量

此次高职百万扩招计划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其所增加的生源以及最终培养的专业人才必须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新增的毕业生必须符合各类市场要求,这就向高职院校的扩招提出了较大的难题。要实现有质量的扩招以及确保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从扩招渠道上优化生源质量。具体来说,第一,高职院校应充分梳理本次扩招的多元化目标群体类型,除了传统渠道的高中毕业生、中职学生以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囊括退役军人、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在内的招生计划,并根据生源渠道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第二,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生源,高职院校应彻底了解各类渠道生源的相关背景,包括受教育水平、技能经验以及相关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等,并根据个体化差异进行教学研究,研发出更适合的教学模式。第三,改变传统的扩招渠道,争取线下扩招与线上扩招的合并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扩招生源市场的宽泛化,以达到多元化结构招生目的。

(二)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在我国2019年的高职百万扩招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生源结构发生深刻改变,不同渠道的生源存在包括学习经历、社会背景、年龄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对于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较大的难题。具体来说,不同来源的生源可能存在显著的学习差异,例如,农民工群体的学习经验较少,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快速消化相应的教学知识,且其处于生存发展需要,容易中途退出职业教育而选择其他工作。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全日制学习办学模式,而将其教育模式灵活化,启动“线下教育+线上课堂”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简单易操作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促进教学方面包括模式以及时间、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另外,非传统生源渠道的学生在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具有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但无法从中提取理论要点,对于经验的提炼的创新发展不利。对此,高职院校同样应从信息化教学平台方面入手,构建起实时沟通与交流学习平台,确保学生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的难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为不同类型技能实践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要构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归根结底还是应在办学制度上首先进行突破,而传统的学制以及学分制则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可尝试完全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使得学生能根据个人学习进度以及生活情况进行学分的选修以及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为了达到这两项传统制度的改革目的,高职院校应确保教育质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并能在信息化平台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三)促进高职管理体制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的融合

在本次的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将首先发生深刻改变。相应的,为了符合多元化结构的生源发展需求,以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其还应致力于促进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计划的融合。高职院校在传统的生源管理上通常采取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其主要针对高中生源以及中职生源,生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匹配性。而在此次的百万扩招环境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改变,传统生源比例下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不仅是管理上的变革,更是人才培养体系上的变革。

要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的融合,首先应从国家的相关资历框架入手进行构建,在这个框架基础上,确保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生源,所有个性以及技能优势的人都能在该制度下相对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状态,并且能在学习以及工作中自由切换,甚至能达到边工作、边学习、边创新的水平,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资历框架的相关研究与探索已经经历了20多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不同侧重的资历框架层出不穷,包括欧盟资历框架、太平洋资历框架、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资历框架、东盟资历参照框架、英联邦小国资历框架等在内,并且经过实践和修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3]。这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而言,实属良好的借鉴。对此,针对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融合的问题,本文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从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入手进行变革,根据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要求情况,结合本院校的学院和专业设置进行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体系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目标性、针对性以及有效性。(2)在不同专业的技术教学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构建起相应的人才等级规则以及薪酬体系、文凭体系规则,学生在此规则下能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甚至工作需求对未来几年的职业教育生活进行细致安排。(3)对不同的高职院校进行资历级别划分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划分,以适应不同产业、行业以及企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4)建立起全国通用的、长期的学分累计制度,对于已经完成部分技能学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学分记录,使其能在学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进修,并取得相应等级的学历证书以及职业资格、技能资格证书。

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几次跨越式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亟需通过变革来促进自身的再次发展。而百万扩招的背后,是来自招生、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师资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挑战。改革招生方式、“宽进严出”保质量、个性化人才培养、加强师资建设、开发教育平台等将成为应对挑战的有力方法,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助力[5][6][7][8]。

猜你喜欢

生源计划体系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跨省生源调控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