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工科学院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革新

2019-01-2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工科理想信念

王 敏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一、高校工科学院强化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民族复兴紧密关联的高度,并通过规划未来五年的文化复兴使命,对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指出了新方向。

“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探索其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1]而文化正是驱动思政教育革新的内在动力。根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一直呈增长态势,以“中华文化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为例,对这一说法的赞同度从2015年的86.9%、2016年的86.6%增长到了2017年的93.4%,但大学生的精读率却一直较低,《共产党宣言》是受访大学生精读率最高的一本书,其比率也仅为18.7%。更值得警惕的是,其中工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得分还要比人文科学类学生低25.3%。[2]尽管“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强化了工科学生“教”“育”并重的理念施行,但工科培养体系仍呈现出以德育人和以文化人的分离现状。在思政教育愈发多元化、复杂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提升高校工科生的文化自信,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工科学院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

(一)创新思政理论教育,强化文化自信引导力

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平台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且学生思政知识的需求性不高,主动学习热情不够。“文化在规范人、滋育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持续、柔性、隐喻,它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并践行。”[3]可以强化思政理论教育的文化蕴涵。通过文化的方式,创新思政理论教育的方式,提升文化自信的引导力,使教育对象主体在文化自信的驱动下自觉地接受教育。

在高校工科学院开展思政理论教育,既要遵循学生理性感知的学习惯性,让其直接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又要契合其逻辑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问题意识,将中国现实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中,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历史脉络,提升思政课的文化穿透力,从而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于思政理论学习的接受度。

(二)发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增强思政教育感召力

高校青年学生肩负着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而民族文化复兴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确立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的文化认同。”[4]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巨大动力和源泉。

在高校工科学院开展思政教育,要着力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活跃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规模式,并可以通过学生访谈、视频播放、短剧表演、舞蹈、诗歌朗读等形式,来深层诠释文化内涵,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时代价值,促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增加文化自信,从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真正展示青年学子贯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永葆青春的理论品格。

(三)培养工科学生人文情怀,塑造文化情感趋同力

文化是个体“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材料的总和”[5],而偏重工具理性和逻辑推理的工科学生,更加专注于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科学院采用的也多为提升专业技术、强调实践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氛围不浓,导致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也缺失颇多。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维度即“传授的双方能够平等地陈情叙事表达观点”[6],将文化所激发的情感能直接传染给目的文化语境中的人,让其产生情感共鸣。

情怀是一种具备某种感情的心境,它的培养塑造是一个长期积累、多因素影响的过程,要将思政教育理论潜移默化地融入工科培养体系中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而并非刻意地理论灌输。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探析学生的接受心理,线上线下开辟工科学子的思政领地,倾听他们的理性发声,引导学生体悟“微思政”中的“大格局”;挖掘工科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辩论赛、科技创新竞赛等个性化活动营造工科学院文化氛围,彰显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传播青春正能量。

(四)提升思政教育开放性,拓宽主流价值传播力

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需要悉心栽培与正确引导。同时,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可以契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思政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变以往的“教”为主动的“学”。针对高校工科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专业特长绘制思想政治理论思维导图,发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见解;可以引导他们在科研竞赛中凸显社会责任感,让深层次的理论渗入进学生的成长轨迹;还可以将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进行适当的“教”“学”翻转,鼓励工科学生主动参与,强化他们在思政课堂上的获得感。

充分考虑当前工科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制符合他们接受习惯的教学设计。如通过“我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饭圈女孩”“帝吧出征”等热点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爱国心;将当前国际国内局势融入教学内容,如“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看中国外交政策等,以大局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情怀。通过“教”“学”角色反转、课堂向课外交融、线下向线上延伸的方式,真正提升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切实拓宽主流价值的传播力。

三、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工科学院思政教育的革新

(一)润物无声,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

在润物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是遵循信息时代传播规律的必然需要,再崇高伟大的理想信念也必须经过脚踏实地的砥砺实践才能绽放真知魅力。作为高校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反映的理想信念,其坚定与否,甚至将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尤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理想信念相对也多元,而遵循专业特性,依托文化自信培养基调开展的思政路径,将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承主流价值,让他们在润物无声中强化理想信念认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其视阈下的思政教育路径革新,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原则,考虑主体受众的立场,贴合高校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积极回应青年学子的心声,让他们接受到个性化、通俗性、生动性的理论传播,从而更广泛、更深入地认同和理解主流价值的内涵。

(二)以文化人,传统文化内涵添注青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提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思政路径的革新从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立意点出发,倡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秉承文脉相传,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种具有先进性和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广泛包容与集中表达的结果,是对优秀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智慧进行反复提炼的结果。”[8]思政教育里的“以文化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各类文化情境之中,使其在文化现象的感召下,接受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导。而这种文化的力量是相互的,工科学生在鲜活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文化自觉,树立自身的文化使命感,依仗专业所具备的批判性思维与探索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以致用,推动文化本身融入自我的科学实践之中,从而使文化焕发青春活力,持续创新发展。

(三)知行合一,成长创新并行涵育全面人才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的学习活动,万不可掉入“走过场、瞎应付”的形式主义之中。基于高校工科学生所具备的工具理性突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特性,各类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势必将更有实效性。

熔铸文化自信的思政路径革新,需要“在关注学生的日常养成中注重成长体验”[9],使学生不但能够思政理论“入脑”,也能在高度契合的实践活动中“走心”,乃至形成思政学习的“文化自觉”,并且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真正了解自身文化,把握自身文化的根基,明确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10]。将理论学习教育落到实处,达到人才培育的知行合一,让高校工科学子在多元化的活动格局中成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兼备的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

四、结语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传统课堂创新、线上线下交流等实践活动,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内容补充和形式创新,提高了学生对理想信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顺应了思政教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将以德育人和以文化人统筹兼进。

作为工科学院,坚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始终不变,再将文化传承和思政主流价值观培育进行融合,发挥工具理性与批判思维,引导高校工科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社会价值标准和理想信念中坚定文化自信,培育了文化自觉,使思政教育成为教育对象主动寻求的成长发展路径,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工科理想信念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