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2019-01-20
(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一、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礼貌和不礼貌言语行为都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交际现象。相对于礼貌言语行为,人们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存在更多误区。人们一般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是引发人际冲突、导致不和谐关系的负面行为,正如Leech所说,不礼貌言语行为是一种冲突性的以言行事行为,是在常规语境中相当边缘性的言语行为。[1]105
应该说,不礼貌言语行为是一种频繁发生的交际现象,它存在于一系列语篇语域范围中,会给人们带来比较严重的心理冲击和关系损害。但是,不礼貌言语行为不一定都是破坏性的负面行为,它有时可用于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交际目的,实现特有的交际意图。不礼貌言语行为可能引发面子威胁或面子攻击等行为,而Brown和Levinson对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就是围绕维护自我或他人的面子而展开的,后继的一些研究者就简单地认为Brown和Levinson的公开策略(赤裸裸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可以涵盖面子攻击,因而完全可以运用两人提出的礼貌理论解释不礼貌言语行为。但不礼貌言语行为就其发生的意图、策略的实施及影响的后果而言,都明显不同于礼貌言语行为的运行机制,因此研究者不宜简单套用礼貌理论,不应简单地将不礼貌言语行为视为给人们带来心理冲击和关系损害的行为,而应建立新的理论框架,以理性、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之重新加以全面审视。
在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中,Bousfield和Culpeper的研究最为系统,影响也最大。1996年,Culpeper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提出了相对应的不礼貌理论,对应二人提出的礼貌上层策略。[2]349-3672003年,Culpeper,Bousfield和Wichmann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不礼貌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语篇分析中,归纳了不礼貌言语行为在语篇中的实现方式,并由Culpeper提出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回应模式。[3]1545-15792008年,Bousfield撰写了关于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的首部专著《交际中的不礼貌》,探讨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本质、作用、实现方式、使用策略、回应方式和交际选择,开启了不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框架的动态构建过程。更为可贵的是,Bousfield摒弃了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划分,精简了Culpeper的不礼貌模型,建立了由直接不礼貌和间接不礼貌两种形态组成的不礼貌模型。[4]2011年,Culpeper出版了专著《不礼貌:用言语冒犯人》,提出了不礼貌研究的后现代方法,抛弃了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二分法,突出了语境作用,确立了以语境为基础以话语生成和话语评价为内核的不礼貌体系。[5]与此同时,Mills研究指出,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同一语言体系中个人之间的交际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从跨文化角度和在不同社会层面的比较中对不礼貌言语行为进行研究。[6]1047-1060应该说,Mills的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她立足于世界一体化的新时代视点,从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的角度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重新审视不礼貌言语行为这一世界性的语言现象,从而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近十来年,国内学者也逐步开始关注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李元胜、扬子、于国栋、张大毛、刘平等诸多学者,先后从不礼貌言语现象的分类、语言特征等视角进行描述,或者运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分析其语用动因,从语用综观的视角拓宽深化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但对不礼貌言语行为导致的交际失败或交际意图无法实现的根源及应对还有待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二、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定义
由于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不礼貌言语行为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因而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定义众说不一。
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分析,研究者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性质表达不一,有的称它为不礼貌话语,有的将其描述为粗鲁、冒犯、激怒语或逆礼貌言语等。Watts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是参与者在运用英语从事交际过程中可能纠结的一个有争议的术语,争议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不仅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社会行为的限定性条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这些行为本身的评价可以是负面,也可以是正面或中性的。[7]253Kienpointer认为粗鲁或不礼貌是指典型的不合作或竞争性的交际行为,旨在动摇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建立或保持一种彼此不敬和反感的情感氛围的言语行为。[8]251-287而Culpeper使用的则是“不礼貌”一词,显然是把它作为“礼貌”的对立面加以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构成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也各不相同。1981年,Fraser和Nolen在会话契约理论中指出,只要是人们打破合作、违反会话契约的行为,皆可归为不礼貌言语行为。[9]93-109Bousfield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是礼貌言语行为的宽泛的对立,不礼貌言语行为不但起不到对面子威胁缓和的作用,反而会引发有意的无端冲突或有意的威胁面子的言语交际行为,[4]72即在要求缓和的交际语境中拒绝缓和,以故意攻击性言语加重面子威胁,最终导致面子损害升级。Holmes则从听话人角度分析指出,不礼貌言语行为是由听话人评价判断的,认为只要威胁到了其面子和社会身份,违反了特定语境和特定会话人普遍遵循的得体行为准则,就属于不礼貌言语行为,而不应考虑会话人是否有意实施该言语行为。[10]195Mills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交际环境中,违反公众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的言语行为。[6]1049Culpeper于1996年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定义为“旨在引起社会负面影响——社会破坏,以攻击面子为导向的策略的使用”。[2]3502003年他将不礼貌言语行为阐述为“使用交际策略以攻击对方的面子,从而引起社会冲突和不和谐”[3]1546,但2011年他在《不礼貌:用言语冒犯人》一书中并没有采纳上述定义,只是精简地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定义为“对发生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行为所持的负面态度”。[5]23
基于上述学者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定义,笔者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定义为:在特定语境中有可能威胁或损害听话人面子,引发听话人负面情绪的言语行为。这一定义既从主体角度也从客体角度加以考量和评价,既涵盖了主体的行为(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行为),也涵盖了客体的感受和引发的后果。而Culpeper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只存在于有特定意图的言语行为之中,即目的性和主体有意识是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无心的伤害”这一现象,就是行为主体一句无心的话给听话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一方不熟悉另一种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宗教观念或社会准则,表达的话语无意间冒犯了对方,引发听者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笔者认为不礼貌言语行为不仅包括说话人有意实施的行为,还应涵盖因语用失误而导致的无意识实施的行为,这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常常被人们忽略而需要着力分析解决的问题。
三、跨文化不礼貌言语行为成因分析
跨文化交际涉及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会话者,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但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社会规约、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不同,难免受自身母语体系文化影响,对对方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缺乏了解,从而引发尴尬、不悦甚至冲突的后果。
跨文化不礼貌言语行为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背社会文化规约导致的交际失误
所谓社会文化规约就是获得社会普遍认可、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认知和行为准则。人们遵守规约不是受私利或制约驱动,而是受遵守该社会文化规约的人们所承担的共同风险驱动,这种风险与群体成员资格有关,与不同群体的身份意识有关,是一种获得群体认同和身份认同的自觉行动。正如Gilbert提到,不服从社会文化规约的言语行为,通常就是不礼貌言语行为,会引发强烈的反应。[11]377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对听话人所遵守的社会文化规约的认知程度,成为言语交际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说话人的言语表达符合听话人所认可的社会文化规约,则达成有效交际,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
1.不当称呼
称呼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它可能是社会权势或平等的象征,而具体称呼的方式又取决于文化、社会、教育、信仰、年龄和性别等多种因素。中国文化受差序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青睐非对等的称呼类型,而西方受平行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偏爱对等式称呼类型。[12]334
例1.在东京飞往香港的航班上,Andrew Richardson和楚瀚辉(Chu Hon-fai)相遇。Andrew Richardson是一位第一次去香港出差的美国购买商,楚先生是一位从日本出差返回的香港进口商。因为楚先生的公司出售Richardson来香港求购的部分产品,对双方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会面。稍微交谈之后,两人开始互相介绍:
Mr. Richardson:By the way,I’m Andrew Richardson.My friends call me Andy.This is my business card.
Mr. Chu:I’m David Chu.Pleased to meet you,Mr.Richardson.This is my card.
Mr. Richardson:No,no.Call me Andy.I think we’ll be doing a lot of business together.
Mr. Chu:Yes,I hope so.
Mr. Richardson (reading Mr.Chu’s card):“Chu,Hon-fai.” Hon-fai,I’ll give you a call tomorrow as soon as I get settled at my hotel.
Mr. Chu (smiling):Yes.I’ll expect your call.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发现,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初次见面时特别是在正式商务活动中习惯用尊称,通常用“姓+先生/女士”的方式称呼对方以示尊敬,直呼他人名字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美国文化讲究对等一致,即便是初次交往也可以直呼其名。Anderson从自身社会文化规约的角度直呼楚先生名字,而忽略了中国文化中的称呼规约,给楚先生带来心理上的不悦。其实,“David”是楚先生在美国留学时为了顺应美国文化中的对等尊敬关系,方便与美国人交往而起的,而在商业场合他希望Anderson以Mr.Chu称呼他,如果是其他的非正式场合,用David称呼也没有问题。这是因称呼错误而引起的不快甚至误会。
2.不当话题
来自不同语言社团的人们见面时问候和谈论的主题往往表现出差异,中国熟人之间见面往往会彼此询问“吃了吗”或者“你去哪儿”,这里的“去哪儿”并不是真正关注对方去向,而是一句表示友好和礼貌的问候,听话人也无需作出准确回应。而如果与英美人见面时依然用“Where are you going?”与对方打招呼,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会被误解为干涉和窥探对方隐私,至于中国人交际中常涉及的家庭生活、个人收入等话题,更是英美人交际时的大忌,如果说话人不熟悉这些谈话时应该遵守的规约,将导致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发生。
3.不当道歉、夸赞或拒绝
例2.来自台湾的Joyce的妈妈与澳洲人Wayne因台湾美食结缘。某天,Joyce的妈妈邀请Wayne夫妻在一家台湾餐厅就餐,Joyce的妈妈因急事返台,但仍坚持Joyce及家人与Wayne的约请照常。此后,Joyce致电Wayne询问一周后能否赴约,Wayne答应赴约。但Wayne夫妻当天爽约了,Joyce在餐厅给Wayne打电话,但无人接听。第二天,Wayne给Joyce发了一条短信,说 “Sorry I forgot I was busy with something.” 第三天,Joyce仍未接到Wayne的电话,便致电Wayne:
Joyce: Is it too late to call?
Wayne: No,it’s fine.
Joyce: Yeah sorry hhh yeah ah sorry to call you so late.Yeah I get your message,sorry cos I didn’t have time to reply you.
Wayne: Yeah no,it’s I’m——it’s fine.
Wayne: It’ s just,ah,I really apologize for not to you getting back the other day but we couldn’t make it.
Joyce: Oh,that’s okay.
Joyce: Oh,that’s okay.Yeah,yeah,yeah.I just thought oh probably you are busy with something so you ah probably you are busy with something so you ah probably were easy to forget it.
Wayne: Yeah,we were pretty busy actually.
Joyce: Oh,okay,yeah,yeah,that’s fine.I just want to call you,that’s okay.
根据Wei-Lin Melody对该语料的研究分析,80%的台湾受试者将Wayne关于爽约行为的道歉评价为不礼貌,理由是他的道歉非常简短,事务繁忙这样的理由太模糊,虽然Wayne提议另补宴请,但并未落实宴请的具体时间,明显是一种敷衍和没有诚意的表现。而60%的澳大利亚受试者并不认为Wayne的道歉是敷衍和没有诚意。他们认为既然该道歉是在随意的框架内引发的,Wayne在道歉中采取的非正式立场是得体的。[ 13 ]411-439由此可见,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由于对对方道歉的文化规约缺乏了解,导致对同一行为的评价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最终导致交际不畅,心生芥蒂。
(二)没有准确把握语境意义导致无法推导不礼貌隐含意义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交际失败源于对社会文化规约的违背,是一种规约性不礼貌言语行为,那么,源于语境和认知因素缺乏引发的非规约性不礼貌言语行为则是导致交际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非规约性不礼貌言语行为即隐性不礼貌,指与话语的表层形式与语义不匹配或与行为的象征意义不匹配的不礼貌现象。[5]155-156说话人以间接而隐蔽的方式有意或无意传达不礼貌信息给听话人,需要听话人通过具体语境、认知知识等推断不礼貌信息。如果听话人仅依赖话语的字面意思,对交际语境、社会角色、话语序列、交际活动类型传达的语境意义缺乏清晰的把握,就无法准确推导对方话语中隐含的讽刺、批评或者调侃等不礼貌信息,最终导致交际失败。Kecskes认为,真正的语境意义产生于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一个方面是所激活的以实际情景语境为表征的世界知识,另一个方面是基于前语境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解码而获得的意义。两种语境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实际的情景语境通过前语境来观察,反之亦然。[14]
1.忽视实际情景语境对话语的推导影响
实际情景语境是指以现实语境为表征的世界知识。一般的世界知识包括天气、景色、人物关系等,但大多数实际语境因素是某一语言和文化所特有的。[14]
例3.福州机场的一名服务员询问一位澳大利亚旅行者是否还需要添咖啡,此时这位旅行者正坐在桌边与其他两名旅行者交谈,边喝着啤酒和咖啡,边吃着东西:
Chinese waitress:Can I get some more coffee,sir?
Australian traveler:Who is stopping you?
Chinese waitress:You want to stop me?
Australian traveler:Oh no,just bring me the damned coffee.
在此例中,从中国服务员对“who is stopping you”(谁拦着你吗)的回答“you want to stop me?”可以看出,她只是加工了该问句的字面意义,忽视了实际的情景语境对该句的影响。基于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平等关系,顾客对于服务员询问是否添加咖啡的反应应是痛快答应或礼貌拒绝。而该顾客非但没有明确表示同意或拒绝,反而以质问的修辞问句回应。“谁拦着你吗”隐含了对服务员没有眼力、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的批评。而该服务员并未注意到顾客说话时的实际语境,表面上她对顾客的提问做出了及时回应,但并没有意识到顾客此刻的质问显然带有强烈的指责意味。在这样的语境下,回应只会使双方的误解进一步加深,而不回应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此时服务员却做了不恰当的回应,导致顾客以“dammed”这一典型的不礼貌程式语表达对服务员的不满,也反映了该顾客傲慢自大的态度。
2.忽视前语境对当前话语的影响
前语境是指我们脑海中的世界知识。[14]对于非本族语者而言,前语境比实际的情景语境可能对意义的构建和理解有更大的影响。由于忽视了前语境,会话人有时可能没有意识到隐含传达的或通过副语言方式传递的礼貌或不礼貌。
例4.Jerry和Bob要去看电影,他们想叫姓张的中国朋友一同去:
Jerry(smiling):Hey,duschbag,wanna come with us?
Zhang:What did you call me?
Jerry:Forget it.Do you want to come with us?
姓张的中国人听到自己被称为“duschbag”时感到尴尬,他可能不知道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但还是感觉受到了冒犯。而Jerry实际上是把这个表达当作调侃,以此显得诙谐和表达一种友爱亲密关系。当他发现此举没有奏效,马上换了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姓张的中国人在理解语言时没有考虑之前就已与Jerry建立的朋友关系,以及Jerry使用wanna一词所传达的轻松口吻和期望提升关系的意图。因为对方没有注意到前语境和前经历对当前话语的影响,使话语失去了原本该有的传递亲密关系的语用作用,从而造成不礼貌言语现象。
四、提高对跨文化不礼貌言语行为理解能力的途径
通过上述语料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跨文化不礼貌言语行为现象发生的原因,不仅在于对语言的浅层理解,而且在于对文字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规约及语境的陌生。因此,避免跨文化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而且要熟悉该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语境框架,不断增强对语境的敏感性和认知度,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一方面,跨文化学习者要了解和掌握交流对象所处社会的文化规约,要对交流对象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交际准则,以及由社会文化规约所决定的言语行为、表达方式、语用策略和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了然于胸,并将其社会文化规约植根于学习者的语用知识体系中,转化成为学习者的一种言语自觉和行为自觉。
另一方面,跨文化学习者还需要不断提高对语境的辨析和分析能力,对自我拥有的前经历和前语境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根据当前实际语境下,与交流者的关系变化、谈话主题和展示的言语行为,不断对交流者话语所传递的语言符号进行深层加工,在信息交互中构建起共同的认知语境,避免交际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