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集》词语拾证
2019-01-20侯玉贵
侯玉贵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资料,专家学者对其中方俗词语进行了考释注解。除了路大荒先生校编《俚曲集》土语注解部分附注方俗词语近三百条,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的《聊斋俚曲集》对书中数千余条方俗词语作了详尽严谨的注释外,姜宝珠、张金霞、张泰、吴进珍、雷汉卿、都兴宙、董淑慧等学者的几十篇词语考释论文也对《聊斋俚曲集》的一些词语、特别是方言词语的考释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聊斋俚曲集》中尚未注解或注解未确之处进行探讨,违失之处,望方家指正。
《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四回:“张大说:‘因先父有银子全没吩咐,王大叔必然晓得。您是一个人,又每日去化银,必然你就知到信。朝朝饮酒谈心腹,细话从来不昧音,想到这才来把你问。若还是有点眼,俺两个好去跟寻。’”[1,p40]
按: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邹注)注为“锹眼,等于说线索、门路”[1,p47],是,未释其内在理据。董遵章认为“”为“锹”之误,当释为“窍门”[2,p375],但“眼”作何义未释。雷汉卿先生认为“”当是“豁口”的“豁”字的记音所造之字[3,p197],两字的读音差别较大,恐不确,但先生在论证过程中提到的“豁口”义对确定“”的本字及理清其引申发展过程有一定启发意义。
“锹眼”不见于文献,其当为“窍眼”方言记音,有“窍门;线索”义。在明清白话典籍中尚有其他用例。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说了一大篇,到了最紧要的窍眼,却不点出来。”[6]《聊斋俚曲集•富贵神仙》第四回:“方二爷待下手老马,正找不出个窍眼门来,一日北直的按院来见公子,公子留他吃饭,就叫方二爷去陪。”[1,p628]“门”亦有常义“途径,诀窍”义,此处不再赘述。
窍、眼、门三个词都可表示孔、洞、口等意义,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相对抽象的方法、线索。这三个词在早期文献中可以分别独立使用,随着汉语双音化倾向,出现并列连用的情况,如窍门、窍眼、窍门眼等。从“锹眼”出现的语境来看,可以解释为线索、踪迹等意义,与文献中“窍眼”一词意义相同,“锹”与“窍”音近,显然“锹”为“窍”的同音替代字。此外,“”的本字虽不是“豁”,但雷先生提到的“豁口”义,则是“窍”“眼”“门”等词引申出线索义的基础。
从文意上来看,张家老大怀疑去世的父亲在地下埋了银子,就去找其父生前的好友赵银匠打听消息,希望能得到一点关于银子的信息,如果真能得到消息的话,也就为进一步寻找银子的去向留下了关键的信息,即相当于“线索”。
《聊斋俚曲集•俊夜叉》第一回:“铁拐李把眼挤,若是休了便宜你,狠狠一下了你的生,倒还割了这块癖。”[1,p404]
“周”有“结束,了结”义。《毛诗正义•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7,p298]。正义曰:‘大夫役当有期而反,但事尚未周了故也。’”[7,p299]此言事情尚未结束。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十九回:“周了这些架数,白羝羊却不在三丈高的竿子上?”又下文:“周了这些架数,白羝羊却不在四丈高的竿子上?”[8]“周了”即“结束了,了结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两口子都成个人么?这孩子到他手里,不消一个月,打的象鬼似的;再待一个月,情管周了生!”[9,p819]此谓保管了结了晁琏的命。
在文中尚有其例可证。《聊斋俚曲集•俊夜叉》第一回:“不如捞头一棒槌,杀老婆破上个充军罪。”[1,p404]“杀老婆”与“了你的生”文句同义一律,正是指了结老婆的命。
《聊斋俚曲集•穷汉词》第一回:“俺长了这么大小,从没枉费分文,是怎么化钱的自是有钱?”[1,p417]
《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一回:“看他那人物丑甚丑,他倒跟个俊的,要打就打要骂就骂,汉子总像有了仇。”[1,p456]
在山东方言中尚有此用法。《山东方言词典》:“寇,性情凶狠,脾气暴躁:李三的媳妇可寇了。(济、宁、阳、枣、临、滨、恒、寿、新、平、高、曹)。”[22]
五、沉
《聊斋俚曲集•富贵神仙》第五回:“官人听说是个狐狸,就沉了一沉。”[1,p634]
按:邹注为“面色板了一板,心中微觉不满的意思”[1,p640],不确切。“沉了一沉”,此处“沉”指脸部表情停止,实由于吃惊不知所措愣了一愣的意思,而非心中不满。“沉”是“沈”的俗体,亦同“沈”,此处指“停滞,止息”义。《玉篇•水部》:“‘沉’,同‘沈’。”[15,p347《]广雅•释诂三》:“沈,止也。”[23]《后汉书•袁安传》:“肃宗诏报曰:‘久议沈滞,各有所志。’”[24]《国语•周语》:“为之六闲,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韦昭注:“沈,滞也。”[25,p118]
“沈”的“停滞,止息”源于其“潜伏、隐藏”义的引申。《国语•周语下》:“气不沈滞,而亦不散越。”韦昭注:“沈,伏也。”[25,p93]《说文解字•水部》:“沈,陵上滈水也。”[19,p233]《说文》所说非本义,其甲骨文“”像牛羊投于水中之形,本义是古代祭祀水神的仪式。“沈”的“潜伏、隐藏”义源于其本义的引申。把某物置于某处不显露出来,其实意味着潜伏、隐藏在某处,也就意味着停滞、停留在某处。
在清代典籍中亦有他证。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安老爷听了这话,沉了一沉,说:‘克斋这话,既承你以我为识途老马,我却有无多的几句话,只恐你不信。’”[26,p180]第十七回:“只见那尹先生听了这话,沉了一沉,说:‘这话却不敢奉命。’”[26,p253]佚名《绣像桃花庵鼓词》第十九回:“王婆闻言,沉了一沉说道:‘这就是本府苏老爷的公子么?’”[27]以上三例均指听到消息后短暂沉思愣了一愣,从而导致说话中断。从文意上看,张鸿渐得知施舜华是个狐仙,心中只是吃惊愣了一愣,并没有不满的意思。下文:“(张鸿渐道)你说的是哪里的话!我怎肯舍的你就去了呢?”[1,p634]
六、棋子
《聊斋俚曲集•富贵神仙》第八回:“娘子出的房来,听了听天交三鼓,便回房来炖了一壶茶,盛了一碗棋子送来,说道:‘我儿略歇歇再念。’”[1,p659]
按:邹注为“一种面食,把面和好擀薄后切成或撕成小片,下在开水锅中煮食”[1,p660],不确切。黄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释为“小菱形薄面片”[2,p364],是。《汉语大词典》释为“状如棋子的食品”[14,p6145],不确切。《汉语大词典》所引例证第二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棋子、寄炉面饭之类。”[28,p430]此处“棋子”是面食类的一种,正是指“用刀切成的方形或菱形面片”,但“棋子”常时多指下棋的圆形棋子。《汉语大词典》通释为“状如棋子的食品”,释义恐亦误,当释为“状如棋子方形的食品”。《汉语大词典》“棋子”条第一义项释为“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下棋用的小块。通常用颜色分为数目相等的两部分或几部分,下棋的人各使用一部分。”[14,p6145]此义项亦未说清“棋子”的形状,那么“棋子”第二义项在第一义项基础上释为“状如棋子的食品”,则亦未述清其形状的方圆。
“棋子”在古代典籍中有“方形”义。《颜氏家训•勉学第八》:“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29]“棊”就是“棋”。《汉语大字典》:“棊,同棋。”[30]文中“棊子方褥”是指织成方格图案的绮,制成的方形坐褥。“棊子”本指以棋枰罫目来形容方格。《文选•博弈论》:“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务不过方罫之间。”[31]“罫”是指棋盘上画的方格子。《正字通•网部》:“罫,棊局线间方目。或作。”[16,p1736]
“棋(棊)子”又可指方形(菱形)的食物。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卷四:“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石髓羹、白肉、胡饼、软羊、大小骨、角犒腰子、石肚羹、入炉羊、罨生软羊面、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棊子、寄炉面饭之类。”[28,p431]又秋社条卷八:“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28,p807]
文中的“棊子”即“棋子”,正是指用刀切成的方形或菱形面片,其做法是将面加水揉成硬而光滑的面团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而圆的饼状面片,然后切成长条,最后用刀再切割成两厘米见方的菱形,下水简单煮熟即可食用。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四回:“尤聪一向跟随尤一聘经南过北,所以这煮饭做菜之事也有几分通路,所以卖凉粉,切棋子,都是他的所长。”[9,p785]在古代典籍中亦有详细做法。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挼饼粗细如小指大。重萦于干面中,更挼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碁。簸去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着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挼散,勿令相粘。袋盛举置须即汤煮,别作臛浇,坚而不泥。”[32]“碁”本指“围棋。亦特指棋子”。《汉语大字典》:“碁,同棋。”[14,p2607]《战国策•秦策四》:“臣闻之:‘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碁是也。’”[33]“方碁”即“方棋”,指“方形的围棋棋子”,此处指切成的方形(主要是菱形)面食。“棋子面”在典籍中也叫“切面粥”“碁子面”“粸子面”“子面”。“棊”“碁”“粸”“”本字当作“棋”,其实与棋子的方形形状相同而得名。
“棋子”也可以油炸后再炒着吃。《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八回:“连春元叫人送了吃用之物:腊肉、响皮肉、羊羔酒、米、面、炒的棋子、焦饼。”[9,p556]这种食物在山东民俗食谱中仍然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棋子,〈名〉小菱形薄面片。冀鲁官话。山东。”[34]
七、黑头哇唔
《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二十三回:“家人说:‘你这个瞎狗啃的!养汉老婆不脱裤,——人不找你,你又找人;人来找你,你又作势!请走请走,快去快去!天下少你这黑头哇唔哩!’”[1,p828]
按:邹注为“山东方言,指被视为玩偶的人。含贬义。哇唔,一种可以发声的玩偶”[1,p832],所释不确切。雷汉卿《近代方俗词丛考》释为“‘黑头怪物’或‘黑头玩意儿’”[3,p195],有待商榷。
“黑头”是戏剧中的花脸角色。《汉语大词典》:“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因勾黑脸而得名。起初专指扮演包公的角色,后来泛指大花脸。”[14,p18139]①徐珂《清稗类钞•阉寺类》:“李莲英雅善音律,工演山门、伏虎、别母、惨覩等齣。演京剧亦佳,能串须生、老旦、黑头,而黑头戏尤擅胜场。”[35]粤东渔夫、惜华楼主《皇清秘史》第一百五回:“小太监道:“那不是唱黑头的何桂山吗?外号叫做老何九的便是他。”[36]“黑头”也俗称“黑脸”。《汉语大词典》:“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通称黑头。因勾黑色脸谱,故又称‘黑脸’。”[14,p18141]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零一回:“总因打戏的窠臼,要一个三髯,一个红脸,一个黑脸,好配脚色。”[37]
“哇唔”在山东方言中也叫“哇呜”,在民间游戏中指在雨后儿童常玩的游戏。其玩法是:玩时每人均分胶泥一团,并用胶泥团捏成各式各样的“泥碗儿”,然后用力将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泥碗儿”内空气冲破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哇呜”一声,其底部亦被碗内气体顶破成窟窿,然后听谁的声音最响、裂口最大来定输赢,输的一方则拿泥来补,直到把对方的泥赢完。这种玩法在山东方言中叫作摔泥凹凹,也叫“摔哇呜”。
文中“黑头哇唔”一词,“黑头”指戏曲中的角色,装扮花脸卖艺之人;“哇唔”指发出声音的东西,也就是卖唱之人;“黑头哇唔”是“扮戏说唱的艺人”的蔑称。张合庵为了缓解母亲的烦恼,特意让家人去找会唱的先生。下文:“这两日没法可治,着人去找个会唱的来,解解母亲的烦恼。来的极好,宅里太太不大欢喜,代找个会玩的解解烦恼,您两个运气极高。”[1,p827]王丙和李二两人因自己才艺装腔作势惹怒张的家人,张的家人才说“天下少你这黑头哇唔哩”,即天下并不缺你们这样拿班作势的卖艺说唱之人。
八、低操
《聊斋俚曲集•增补幸云曲》第六回:“浑身衣服不值一个低操,赢他命么?”[1,p926]
按:“低操”一词,邹宗良、黄遵章等均未释。“操”当为“钞”的方言记音字,“钞”有“纸币”义。陶宗仪有:“赵松雪尝为罗司徒奉钞百锭,为先生润笔,请作乃父墓铭。”[38]《明史•食货志五》:“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39]
“钞”其后泛指“钱”。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两下又吃了一大回酒,起身会钞。”[40]俞达《青楼梦》第四十五回:“拜林欢喜,便将赢的会了船钞,另外又赏了他一两,船家欢喜称谢。”[41]“会”指(在饭馆、茶楼等)支付钱财。“会钞”即“付钱”。文中“低操”指“低钞”,即明清典籍常出现的“低钱”,实是指薄小成色低劣的铜钱②。“浑身衣服不值一个低操”指全身衣服连一个低劣的薄钱都不值。
在明清白话典籍中尚有此类似用法。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四回:“你要给人,叫人看出破绽来,一个低钱不值。”[9,p1201]李渔《连城璧》卷十二:“他那父母兄弟都是要体面的人,见他做出此事,连自家也无颜,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上官氏说得满面羞惭,半个低钱也不值。”[42]把文中用例对比,其义将更加明确。《聊斋俚曲集•增补幸云曲》第十二回:“万岁爷嗤的声笑了,这奴才不值个低钱。”[1,p954]又:“赤淌脸儿半栏脚,若在山沟顶席栅,你的生意比他兴。看起你千般扭捏,这可就不值个操哄。”[1,p956]“这奴才不值个低钱”是万岁爷对丫鬟“金墩”假扮的二姐佛心动的评价;“这可就不值个操哄”是万岁爷对丫鬟“玉座”假扮的二姐佛心动的评价,文中“低钱”与“操哄”对文,可知两者都与钱相关,“操哄”即指不值得花钱。
九、结语
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小说中受方音影响显著,往往存在大量方言记音字、讹字。《聊斋俚曲集》作为清代山东方言背景的一部白话小说,亦受方音影响显著,书中存在不少待考字词。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书中存疑词语综合考辨,探清词语的语源,不仅可以把书中意义难明或难懂的词语特别是方言俗语解释清楚,为古籍整理提供校勘依据,还可为大型辞书编撰、增补、订正提供文献依据。
[注释]
①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18 139页释“黑头”为“戏曲中花脸的一种。”例证首引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按,书证过晚。
② “低钱”是由“低劣铜料”制成的薄钱。(清)李渔《连城璧》卷九第 133页:“低铜铸低钱,好土烧好瓦;要生上相骡,先拣好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