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冀东民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9-01-20单洁
单 洁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作为民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民歌无疑是民族文化最经典、最贴切的呈现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紧紧把握住新时代的新机遇,重视对民歌人才的培养。
一、新时代冀东民歌人才的培养体系
民歌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培养出会唱民歌的歌手,而应围绕着“唱”这一环进行全方位地人才培养,以体系化、系统性的工程来对待,具体培养以下几种人才。
1. 创作人才
民歌诞生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源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刻画与向往。活跃于 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歌歌手,尽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却能够现编现唱,仰山而歌,临水而吟,靠的就是自己的创作能力[1]。因此,冀东民歌的人才培养首先应以创作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与基础。如冀东民歌中“老呔儿”味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区别,正是冀东方言的一大特色。曲作者在创作民歌时应尽可能地将其这一特色巧妙地体现出来,让听众一听就知是冀东民歌。在新时代,随着审美观念的改变,演奏乐器的多样,演奏条件的改善,冀东民歌不论要保持纯粹还是融入当下,其创新性创作正迎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国家与政府在培养冀东民歌的创作人才时,既要给予人才充分的创作空间,又应重视创新性思路的开拓,鼓励和支持创意性,让冀东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
2. 表演人才
表演人才,指的是将民歌演绎出来的人才,他们直接决定着民歌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效果。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歌歌手,多是在田间地头、村野街巷为乡亲们表演。后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乡镇、城市甚至登上国家级的舞台演唱。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演唱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冀东民歌要求演唱者要达到字字清晰的标准,但同时因为“老呔儿”的特点,整首歌曲又多了不少“哇”“咧”“呗”“嗯哪”等上挑下滑的腔调装饰词,这需要表演者把握好这两者的平衡。在新时代,民歌的表演方式随着乐器的发展、舞台形式的多样有了更大、更广的展示空间。因此,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对冀东民歌表演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表演人才来感受到冀东民歌的魅力。
3. 教学人才
在传统的民歌教学中,更多靠的是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式不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为有限,即使是最有能力的民歌传承人,也只能带几十个学生,而学生里面能长久坚持学习的又有限,如此一来,到最后真正能学到冀东民歌精华的人屈指可数。与此同时,传统的民歌教学较为随机随意,主要取决于传承人的个人风格和教学习惯,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学习,这也导致不同人拜师学艺后水平良莠不齐。如冀东方言有儿化音,在口口相传的传承中,老一辈的艺人们逐级形成了卷舌音、嘟噜音、滑音、颤音、控音、重尾音等多种特殊的演唱技巧,如何将这些演唱技巧整理成更具有规律性的,更利于传播的教学内容,考验的就是教学人才的功夫和技巧。因此,在新时代中,冀东民歌应重视培养教学人才,让更多对冀东民歌有兴趣的人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到精华,从而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发展下去。
4. 传播人才
在培养冀东民歌的人才时,除了关注于核心的创作人才与表演人才,关注于传承发展的教学人才外,还应从文化大视野的角度来思考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思考如何能够让冀东民歌这一地方区域性文化走向中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够认识冀东民歌,喜欢冀东民歌,在我国百花齐放的文化园中赢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冀东民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还应思考如何能够让传统的民歌从小舞台走向大市场,从中国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文化产业浪潮中争得一份光彩,因此,国家和政府还应当培养冀东民歌的传播人才[2]。2017年在唐山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就是一个旨在推动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在大会上,唐山师范学院教师演唱的冀东民歌《回娘家》让在场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唐山工业旅游及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传播冀东民歌的有效形式。
二、新时代冀东民歌人才的培养方法
1. 研究与分析民歌文化的内涵
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一种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与历史推进的一个缩影,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与生活状况,体现当时当地的风俗风情,民歌具有非常高的人文研究价值。冀东民歌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的冀东地区以汉族居民为主,同时又居住着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这种多民族共处的环境让这一地区的民歌在多文化的撞击中逐渐融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冀东特色。然而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冀东民歌人才的青黄不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真。因此,应重视对冀东民歌文化内涵的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歌的实践与现实的发展都急需在理论上得到更好的阐释与更快的提升,否则实践的发展就容易陷入盲目、无序、重复的困境当中。如果离开了对冀东民歌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一是培养创作人才无从谈起,因为人才在无法把握冀东民歌的前提下,无法创作出具有冀东特色的民歌;二是培养表演人才无从谈起,因为歌手无法通过自己的演唱技巧或嗓音特色展示出冀东文化的风采;三是培养教学人才和传播人才也无从谈起,因为缺乏底蕴的文化,其传承与传播的生命力都会极其有限。因此,研究与分析民歌文化的内涵,是培养一切人才的起点与基石[3]。2018年3月唐山市路北区文化人才交流系列大讲堂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东民歌赏析”,邀请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唱家、民族音乐理论家、民歌冀东民歌传承人刘荣德老先生讲述了冀东民歌的发展历史与独特内涵,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歌人才的培养。
2. 保护与帮扶民歌文化的传承
新时代培养冀东民歌人才,可通过保护与帮扶民歌文化的传承做起。如刘荣德先生长期活跃在劳动人民当中,在冀东民歌的记录、研究、搜集、演唱、传播中做了大量贡献。他创作歌曲千余首,著有《冀东民歌演唱方法与技巧》《冀东吹打乐》《冀东民歌研究》《冀东地秧歌》《冀东民歌演唱方法》等。对于老艺术家的这些珍贵著作以及日常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应对著作予以保存与推广,号召更多的艺术家来研究与品读,分享心得见解,加深对冀东民歌的了解,同时营造一股良好的人才交流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另一方面,应积极支持并鼓励艺术家的活动,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号召更多的学生加入冀东民歌的传承之中,帮助他们在实现个人音乐梦想的基础上推动冀东民歌的发展。政府还可以与社会组织或机构合作,如联合成立冀东民歌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冀东民歌演绎联盟等,让关注并致力于冀东民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借此沟通与交流。
3. 重塑与优化民歌教学专业
学校无疑是培养冀东民歌人才的主阵地与大舞台,对于有开设民歌专业的高校来讲,应做好冀东民歌教学专业的重塑与优化。首先,调整与优化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位,提升学生对冀东民歌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对喜爱并专注于冀东民歌创作、表演及宣传推广工作的学生进行强化培养,实现教学规模、教学效益、教学质量三方面的协同配合,实现专业招生、专业培养、专业就业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冀东民歌的教学教育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的系统中;其次,优化当前的教学体系。冀东民歌的文化内涵需要被更好地研究与分析,冀东民歌的传承工作需要被更好地保护与帮扶,应与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再次,充分与新时代的新特征相结合。时代的发展会催生很多新型的教学资源,如互联网的发展让“掌上学习”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多样,高校可以想方设法地进行创新,让学生能更便捷、更高效地学习。同时,考虑到以冀东民歌为代表的民歌正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高校应思考如何让冀东民歌融合时代气息与时代特色,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被学习与被展示,从而为冀东民歌赋予更多的时代灵动性。
4. 搭建与打造师资队伍
冀东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教学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社会上,冀东民歌的教学人才多为艺术家,在学校里,冀东民歌的教学人才多为教师,政府与学校应合力搭建与打造出一支师资人才队伍。高校可以主动邀请民间的冀东民歌艺术家来学校开设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课,让冀东民歌的文化精粹被更多的青年教师所熟悉,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艺术家做学术“领头人”,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搭建民间艺术家与高校教师之间的教学传承工作。高校还可定期组织教师到民歌基地进行采风学习,主动与冀东民歌的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双方可以探讨如何将冀东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之中。针对青年教师可成立各种项目小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文化内容,有效开展冀东民歌的教学教育工作。
5. 组织与设计民歌传播活动
通过组织与设计冀东民歌的传播活动来实现对冀东民歌人才的培养工作。新时代正值“互联网+”时代,数字存储方式正逐渐替代以机械复制为主的媒介传播方式,因此,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冀东民歌的传播,为人才在学习与传承冀东民歌的过程中有更多外部资源的支持与辅助。2018年初,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恩施州政府签订了《交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130亿打造世界民歌小镇,这是一种将特色民歌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作为民歌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培养冀东民歌传播人才的方式,冀东民歌如何被更好地包装、更好地推广、更好地被展示,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方法和渠道。可以通过举办冀东民歌大赛,参与媒体举办的音乐节目等挖掘冀东民歌人才,包括挖掘创造人才与表演人才等,同时也可以提高冀东民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喜欢冀东民歌[4]。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建设民歌博物馆,如2018年5月在榆林开馆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是一座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这类博物馆既可承载对外宣传推广作用,又可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教育教学基地,不失为一种创新性尝试。
三、结语
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世代传承的民间歌唱艺术。当前,许多具有非遗属性的民歌日渐式微,究其原因,除了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外,民歌人才的青黄不接成为制约其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若让冀东民歌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保留其主体特征和重要元素的情况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大潮当中,应从人才的培养这一根本层面入手。而在人才培养上,可将冀东民歌视为一个产业来对待,从创造到表演、从教学到传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应当储备人才,唯有多角度、多层级的培养,才能保证冀东民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宝贵的价值与独特的魅力得以最大程度绽放。在具体的培养实施上,从国家到政府、从社会到高校、从公众到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由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冀东民歌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