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新论
2019-01-20黄春燕疏仁华
黄春燕 疏仁华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2)
早在1999年,《中国文化概论》就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刚要》)中更是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明确的指示和规定,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和遵循。同时,《刚要》提出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其中大学阶段的目标是:“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并进一步明确:“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在教育部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此大力推进部署下,全国各高校陆续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成为通识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作为授课教师,能自主、快速、有效运用的教学改革手段不多。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点应该放在自主把控性强、可行性强、实现速度快的新举措上。从授课实际来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学内容设计改革,二是教学课程设计改革。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选取原则,二是教学内容选取范围。
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尚未成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规定,一些高校也并未在全校普及,或将之作为任选课或讲座课,课时有限。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100多种同类教材。其内容基本囊括了中国文化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文化交融、表现形式、文化类型、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等各个方面。需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语言文字、典籍、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和价值系统①。这些内容,每一个方面都各成体系、各有沿革。然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课时不允许教师将每一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呈现、详尽讲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做到不失原旨地有所取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明确要求: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注意把握三大原则。
(一)略且博
在授课伊始,简要地、全面地总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而有机的把握。一方面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重要方面以网状形式系统而有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中国的语言文字、典籍、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宗教、哲学,每一个都自成体系,都有各自的沿革,又同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是一个繁杂宏大的网,教师要把这个网拉起来,纲举目张,放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是要简洁扼要。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是一门通识课就能全部交给学生的。教师必须把这个文化之网简而化之,把一个繁复厚重的大网改造成一个简约轻灵的小网,让学生能快速把握住。
(二)略古详今
同样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繁复,在授课过程中不可能将语言文字、典籍、文学、史学、科技、艺术、宗教、哲学等如此多的系统知识从古至今讲述完备、叙述详尽。只能按照教育部《刚要》的指导,尽力达到某种教学效果,即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这些要求更多地是强调古为今用,由“古”而创“新”。所以,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略古详今的原则。
(三)略远相近
所谓“远”和“近”,有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繁复,地域文化圈多,能通晓每一个地域文化的也不多。所以,一般来说,每个教师了解的、擅长的只囿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从这个方面说,教师授课时,要多讲授自己精通的文化,离自己近的知识。而那些离自己远的、又非必要讲授的,与其花时间和精力从头学起,不如将时间精力花在自己熟悉的方向,成为精深专家,更可能讲授出精彩的课程来。
另一方面,学生也是有“远”和“近”。每个学生是不同的,有是有相同点的。正如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事务更感兴趣、更容易掌握,学生也同样如此。离他们“近”的文化,他们兴趣更足;离他们“远”的文化,他们兴趣相对也就小一些。例如,同样是玩乐,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总更能吸引学生,而从前的斗蛐蛐、走狗遛马,对一般学生来说,提不起来兴趣。又如曾经的古龙、金庸涵养了几代人的精神生活,却不能如抖音那般打动而今的00后们。
所以,老师在讲授课程时要把握两个主体的“远”和“近”,要遵循略远详近的原则,否则,事倍功半,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选取范围
按照上述的三个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教学内容选取的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具体如下五点。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髓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精髓能够指导学生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上的自信心。按照教育部《刚要》的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精髓,指导学生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指导学生树立起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的信念。这就需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是,有所甄别,有所侧重。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树立和完善具有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自信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第一个教学内容选取标准。
(二)当今社会正能量热点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看社会上的正能量,洒下更多的正能量种子。另一方面,教师要就这些正能量,乘势讲授事件背后深层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更自然、随意而简单。例如2018年元月9日,仅用9小时就完成了福建龙岩站的大改造,完成新老站房之间的线路转场大施工。这样卓越的“中国效率”、“中国速度”,让国外媒体忍不住惊叹。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颇为时髦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找工作,适应了中国的生活。由此切入,教师乘势讲解中国文化的域内外交融交汇问题。继而对比国内外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三)地方特色文化
每个人都出生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被五千年的中国人吟咏不绝,她叫“故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农耕文化中共同的梦想:叶落归根。“故乡”这个词,只有中国人明白她有多么沉重和亲切。国人对她饱含的情感是外人无法体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就必然要学习和发扬地方文化。教师要重视讲授地方文化,让学生心中有“故乡”这个根、扎下这个根。作为安徽人,教师授课时必然绕不开徽文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徽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对故乡产生兴趣和自豪感,种下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
(四)教师研究领域的前沿
前沿领域一般是在授课过程中被忽视的版块,其实不应如是。一方面,科研天生应该与教学结合在一起。这种将自身研究的前沿领域讲授给学生,是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最佳体现。科研成果不再是纯理论,不再是无用于社会生活,而是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发挥了它的价值,科研得其所用。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熟悉的领域,教师的讲授更有积极性,也更加深入浅出、详尽细致。学生更容易吸收所学的知识,更容易形成有机的整体,更容易把握某个领域的整体和细节,有助于从点到面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见一叶而知天下秋。
(五)身边的文化现象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总是更容易触动和影响人们。同样,发生在校园内的、师生身边的事情,更能让学生受到触动、产生感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全面观察、深入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的基础上,顺势将文化现象引导至文化传统上,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最具形式化的例子是每年校园优秀学生代表。近几年高校中开展了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入选的优秀学生就具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自强”二字可以追溯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精髓,将之作为人生的准绳。教师可以把握适当时机,在学生对事件集中关注时,加以引导,将身边的文化现象延伸扩展,顺势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
以上五个方面是教师通过在教学内容选取范围上的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为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有效把握的除了上述的教学内容选取原则、选取范围之外,就是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改革
(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
目前,传统教学手段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但不可否认,它够更容易地为教师所把控,其教学效果也能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当然,传统教学方式也正在不断革新中。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课堂也在教学中得到普及,PPT也普遍地运用在传统教学中。精美的图片、简短有力的音频和视频,直击学生的感官,收到了比黑板和粉笔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以展示、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增强学生辨析、探究等能力。
(二)引入新型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多种新型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被推广,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运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慕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智慧课堂”等,都是将多媒体、互联网引入教学中,增强师生的自主性,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折衷的办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翻转教学”的概念和部分思路,鼓励和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走上讲台、讲解专题,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思想。
(三)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广义的文化概念包容性巨大,吃穿住行用,乃至娱乐,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实际上,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主题公园、文化体验馆、文化遗产馆等传统文化交流场所。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方便合适的场所,带学生实地观摩文化遗产、体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氛围。
当然也要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强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方法。出门之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引导学生对观摩对象进行课前学习。回来之后做好后续强化学习,指导学生对观摩对象进行由点及面系统探索,由单个文化对象入手,挖掘出文化对象的发展脉络、成因以及影响等。
(四)鼓励个性化教学方式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直观地带入某种情景体验之中开展教学工作,以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茶文化的时候,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将不同的茶叶展示给学生,在用热水冲出来,让学生自己品味茶。在这种恍如茶座般的轻松氛围中,学生也更新奇、惬意,更能够感受到茶的文化。
以上四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把控的教学设计改革。其他诸如教学基地建设等改革创新,就授课教师而言,无法快速有效把握。总体而言,授课教师可主动、快速、有效把控的教学改革主要在上面论述的三个方面,即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教学内容选取范围,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上。
注释:
①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