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信仰与水文化关系探析

2019-01-20张海明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神明崇拜信仰

张海明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1 民间信仰与水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深远的文化背景,其中“水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一直以来受到重视与推崇,而我国民间信仰中也流传着诸多与水文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内容,其中涉及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

1.1 什么是民间信仰

信仰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他们认为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宗教、神明等方面的信奉与尊重。而民间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它从根源上来说是人们自发的行为,这其中既包括着原始宗教传播时在民间的推广与传承,又有着人为的宗教习惯和信条等内容在民间的渗透,同时还可能是民间长久流传的一种迷信思想和俗念,是某一个地区民众所普遍接受的意识和规矩。民间信仰其实更适合被当作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本文所讨论的民间信仰,主要指的是中国民间信仰,其内涵是指俗神信仰,通俗来看就是非宗教信仰,主要包括神明信奉、民间仪式和象征性意义这三个层面。

1.2 什么是水文化

“水文化”这一名词,应该是从“文化”这一概念派生而来的,首先,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起源并有关于江河湖海等与水有关的事物所派生的文化,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水始终孕育着文化,也滋养着生命,许多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也都是源自于水,因此,理解什么是水文化,不仅仅应当从概念和内涵的角度去认识一个名词,而是应当注意到,水文化是一种具有水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来看,水文化是与中华文化同源的,从存在状态来看,首先是物质的存在,即“水”——一种液态化的物质,它的诞生要先于人类,而人类的生命离不开水,其次,水赐予了人们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发展,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后,经过人类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水无数的象征意义,水文化因此得到了扩展和升华。

1.3 中国民间信仰与水文化的变迁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水”的诞生要早于“人”的诞生,地球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演变,在人诞生之前就有许多先于“人”的有生命的物种,而这些物种的生存演变都离不开水。

自人类诞生起,文明尚未发生前,水对于人的价值就已经凸显,人类自类人猿演变而来,身体超过70%以上都是水,可见水构成了人体最重要的部分,并且滋养着人的生命,而人为了不断的生存,要饮水,要吃动植物,这些都离不开水,所以人类的发展足迹始终依水而生,也因此得以种族的繁衍,原始农耕文化的诞生也伴随着水文化的发展。

渐渐地,人类文明开始出现,人们也开始对懵懂的、未知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民间信仰”,而早期的民间信仰产生,大多与人们对“神”的崇拜有关,其中就包含着人们对“水”的神格化,认为有“水神”、“龙王”等神明的存在,并且为这些神明设立了不同的信仰仪式,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更是比比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一时期,民间信仰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而水文化的内涵为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民间信仰从根本上来说存在着迷信的色彩,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民间信仰被科学的解释所打破,这也使得民间信仰中关于“水”的神格化被越来越公正的进行了论述和判断,民间信仰中关于“水”的故事和仪式也因此成为了许多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为“水文化”蒙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但总体来说,水文化的发展逐渐开始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2 中国民间信仰和水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且比传统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等)更具有民间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具有一个十分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人们把传统所信仰、供奉的神灵与当时社会宗教所产生的供奉神灵进行反复的比较与筛选,淘汰与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杂乱无章的神灵信仰体系,或许最终组成的这个神灵存在来源上的逻辑混乱,但是人们仍然相信这样的神灵是能够保佑自己的。这恰巧鲜明地反映出了中国世俗信仰中存在的多元性与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虽然如此,但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变过程中却无一例外地与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以其原始的自然力量,首先改变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又以其深厚的思想精髓渗入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和意识,在神明信奉、民间仪式和象征性意义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

2.1 水文化与神明信奉

神明信奉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最具有突出特色的一部分内容,而基于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水”有关的神明,透过这些神明故事,我们能够深切的看到中国“水文化”渗透其中,并不断随之发展和延伸。

2.1.1 水文化诞生之初表现为民间信仰中对“水”的崇拜

水文化诞生之初,水被看作是流动的液体,是一种物质化的存在,在民间信仰中也以物质化存在。但已不难看出,人类对于水的崇拜。中国民间流传着“盘古开天地”这样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就将水的诞生与神明的血液、眼泪画上了等号,可见对水的崇拜。相传宇宙尚未诞生之时,外形像一个大鸡蛋,而盘古就孕育其中,数万年后,盘古劈开了这一片混沌,自此才有了天地。他的身躯各个部分化作了世界的初始之貌,他的血液化作了江河湖海,滋润了大地。也有传说提到,盘古去世之前,每哭一次,天空就会电闪雷鸣,他的眼泪才是江河的前身。无论是他的血液还是眼泪化作了江河,当时的民间神明信奉中,的确将“水文化”诞生之初的“水”看作是一种液体,一种物质化的存在,同时也将水视作是神明身体幻化的一部分,可见人类诞生之初就看到了水的价值。

2.1.2 “水”在民间信仰中逐渐成为了“滋养生命”的代表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与水的关系不断亲厚,在民间信仰中,“水”开始具有了滋养生命的意义。正如法国哲学家、科学家、诗人加斯东·巴什拉在他著名的作品《水与梦》中所谈到:“水,是所有民族、所有时代、所有场合崇拜,奉若神明和圣化的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都诞生于水的怀抱。正如古代埃及人崇拜尼罗河、印度人供奉恒河为圣河,中国古代,人们更是依水而居,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长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区更是孕育出富饶的土地,青藏高原藏地少数民族甚至对水进行膜拜。人们逐渐在漫长的岁月中,将更多的情感负载寄托于水,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当然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比比皆是,其中女娲作为上古神话中的造物之神,被认为用水和土赋予了人类以生命,并且有民间传言说人的等级之分、性别之分,甚至是两性的结合,都是源自女娲对生命的塑造。从这里不难看出,古代民间信仰已经开始关注水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1.3 “水”在民间信仰中的多神崇拜满足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古代神话传说的诞生,从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民间信仰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更是为了弥补民间信仰中对于“多神崇拜”的需要而诞生,其中也不乏对于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我国古文化的神话系统中,水神是传承最广影响最大的神祇。据古籍载,江河海湖甚至水井水潭中都有职司不同的水神。在水神的称谓上亦有变化,如《拾遗记》就对水仙有如下的描述:“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之思慕,谓之水仙,立祠。”除此之外,许多民间典籍中,还为水神标记名讳。诸如:苟芒、祝融、共工等,皆是水神的名讳。《太公金匮》中就有“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苟芒,北海之神曰玄暝,西海之神蓐收”这样的记载。

另外,民间信仰中还将水神格化,他们认为,水的兴起和衰退都是受到神明控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龙王庙”遍布我国的各个地方,并且许多文学著作和民间故事中都常见对于龙王的描写,比如《西游记》中,龙王打个喷嚏、咳嗽两声都能够下雨,四海龙王守卫着四海安宁等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又将龙王的形象与水紧密挂钩,由此也可见,人们对于水的深刻崇拜。而正是这种虔诚道德崇拜,也从某种意义上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了水文化的发展。

2.2 “水文化”与民间仪式

民间仪式是民间信仰的一种独特表达,人们将对于信仰的尊重和对于神明的崇拜寄托在民间仪式中,往往还希望通过这些民间仪式求得太平、长寿、健康、子嗣绵延等美好的愿望。

2.2.1 通过对关于水的民间仪式,表达美好愿望

提及“水文化”在民间仪式中的渗透,其实根源仍然是人们对于“水”的信奉与崇拜。上文提及在中国,龙王庙遍及各地,与龙王庙有关的龙王祭祀仪式古来有之。祭祀龙王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祈求降雨或是保佑风调雨顺、出海平安,这算得上是中国最为传统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同时,人们熟知的“赛龙舟”,其实也与水的祭祀仪式颇有渊源。“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而且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而在我国福建、台湾地区人们信奉妈祖,也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事事如意,出海平安归来。这些祭祀仪式,在古代通常会摆上香火贡品,并伴以虔诚的祷告,其中寄托了人们对于“水”的崇拜与敬仰,也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寄予的愿景和祈祷。

2.2.2 在少数民族的民间仪式中,水能扫除厄运

一些与水相关的祭祀仪式和特殊节日出现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而在民间仪式中,“水”通常具有扫除厄运,带来平安喜乐的含义。比如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聚集地,每年6月会有祭祀青海湖的仪式,并且在祭祀中会有表示对龙王的敬畏与崇拜的龙鼓舞,这是一种发自于原始崇拜的信仰表达。泼水节是我国云南省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泼水节期间,当地人们清早沐浴礼佛之后,用代表纯净的清水,在彼此之间进行泼洒,越是关心喜爱的人,越要多泼洒一些,为他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厄运与不幸,同时也祈祷来年的幸福与顺利。

通过与水相关的民间仪式,能够看出人们通过水延伸出美好的愿景,并将这样的愿景寄托在民间信仰中,以仪式的方式进行表达,水的文化内涵因此得到拓展,民间仪式也水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启发。

2.3 民间信仰与水文化的象征性意义

水,从人类诞生之初被视作一种液体的单纯物质化存在,到不断的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水文化随着民间信仰的演变而不断丰富,不断由物质化向精神化演变,这其中变的除了水的象征意义,还有民间信仰对于水文化不断拓展的意识外延,其中不乏对于文化的影响,对于认知的看法,以及对于水的性格化等。

2.3.1 民间信仰中“水”是一种文化的探索象征

人类在文明诞生之初,将水视作一种液体,因此在中国的汉字发展中,我们看到,大部分与液体有关系的字,都被加上了“三点水”这样的偏旁,以此来强调他们的可流动性。当人们开始开始探索未知事物的时候,水也同样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比如中国的五行学说中“水”就作为一项重要的元素存在,与“金木水火土”划归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思想、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也是扎根于民间信仰的土壤中不断发展的,在这发展过程中,水的文化探索价值也不容小觑。水以其无形的特质,可以适应任何容器,以器型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胸怀和气度。所以,无数的思想先贤将“水”作为一种智慧和胸怀的象征,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深刻地说出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于水博大胸怀的褒奖与赞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体现出了对于水本身智慧的无上肯定,认为有智慧的人,都喜欢水,认定水是充满智慧和适应性的存在。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歌颂水的文章更是数之不尽,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也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志向,更不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惜别之情。在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水文化日渐丰富和博大,而丰富这种博大的,绝对离不开人们通过民间智慧对水文化不断的衍生和扩展。

2.3.2 水在民间信仰中是生命源泉,更是文化之源

人们之所以依水而居,是因为有水的地方,滋润了万物,原始的农耕得以发展,中华民族作为典型的农耕民族,繁衍生息、男耕女织,世世代代从水的滋养中不断发展。有民间传说,有一条子母河,女子饮其水便能诞下孩儿,以此作为生命的繁衍,这样的故事在《西游记》中也有同样的内容出现。水作为文化之源,体现在方方面面。“水”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个起源较早的古老姓氏,据《姓氏五书》中记载,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都是水这一脉的姓氏。据民间传说,水这个姓氏最初的起源,就是源自于人们对水的认知。众多歌颂水之美的艺术形式皆来源于民间信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中著名的一篇,表达了男子所追求的女子远在水的那一边,男子心生向往的美好意境。这里其实透露出了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种婚姻风俗,相传中国古代就有隔水相亲的习俗,男女双方因为较为保守的两性观念,不能直接面对面相亲,而是隔着水,远远的相互观察,反而隔着水雾,女子显得更加妩媚飘忽,更令男子心动。而我们在婚宴酒席上至今为止都在喝的“喜酒”,也是源自于“水”的变型,水加以特殊方法发酵而成,取了“水”的美好、甜蜜之象征意义,象征着新婚夫妻能够开启美好的婚后生活,来往的宾客也可以沾染到新婚夫妻的喜气,讨个好彩头。以此衍生出的水的变型文化还有许多,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

2.3.3 民间信仰对水进行了性格化的象征延伸

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人类逐步发现了水身上兼具“善与恶”的特质。善时,水在人们的意识中象征着善良、柔和,可以滋润万物,可以荡涤邪祟,可以带来好运,可以随遇而安。恶时,水在人们的意识中象征着肆虐、席卷,可以淹没一切,可以风起云涌,性情捉摸不定。因此在古代,中华民族对水产生依赖、喜爱和崇拜的同时,也产生了敬畏和防范。这样对水的双面看法,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可见一斑,比如前文提到的《山海经》中记载的共工就是这样的,共工又名龚工,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被称为洪水之神。传说中共工不仅面向凶恶,而且充满野心,长期与黄帝部落对峙。“水火不容”这个词的出处就是共工与火神祝融的大战。然而,在传说中,这样的水神依然为了治理水务不辞劳苦,以“堵”的方法来治水,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却为后代治水提供了经验,被后人推崇为最早的水神。显然在共工身上,有残暴的一面,也有勇敢坚毅的一面,正是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水的象征意义的双重认知。

2.3.4 民间信仰将水与民族精神之间建立了共通的渠道

水在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中还象征着一种民族精神,民间信仰往往就体现着人们对于水的精神崇尚。炎黄子孙从远古时期就依水而居,将生命的繁衍寄情与水,将人类的发展依附于水,当水患肆虐时,人类为此奋斗而产生了与水抗争的民间故事和抵御水患的水利工程,在对抗水患、治理水环的过程中衍生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代代传颂,延伸出优秀的民族美德,代代传承。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众多治水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大禹治水废寝忘食,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体现的是一种超脱凡人的大智、大勇、大仁的民族精神,更作为了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直至今日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3 余 论

民间信仰从根源上来讲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其中包括一些愚昧的思想和遗留的历史认知误区,这些理论上来讲都是其不可取的部分,但是民间信仰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的,它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发展中,也许解释了人们的某些认知缺陷,并从中衍生出许多颇具价值的内容,因此我们说,民间信仰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而对于水文化而言,从诞生之初就与民间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包括人们对于水的认知和从水诞生的一些思想、习俗等。关于水的民间信仰,既包括对生命的信仰,对自然的信仰,对生活方式的信仰等诸多方面,也包括对水的不断利用和演变付诸的改造,以及衍生出的猜测和文化嬗变。总体来看,民间信仰没有因为历史的发展而停止,它只随着历史的变化在不断地趋向更科学、更人性化、更可传承的方向发展,而中华民族对于“水文化”的喜爱和延伸,更不会因为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被取代,只会逐步地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靠近。民间习俗与水文化的发展将会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而逐步向着更科学、更体系化、更多元化的方向延伸和趋同,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同步,越来越紧密。

猜你喜欢

神明崇拜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画地为牢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王的神明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