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魂、中体、西用”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9-01-20杨婷婷李永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杨婷婷,李永山

(安徽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注重中华文化的民族主体性,面向世界和未来,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种文化建设方针与方克立先生的“马魂、中体、西用”论是高度契合的。

一、“马魂、中体、西用”论内涵解析

“马魂、中体、西用”论,即“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2],它是2006年方克立先生在经济学家杨承训先生提出的“马魂、中体、西用”思想启发下,在综合张申府、张岱年先生的中、西、马“三流合一”和“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基础上,思考“五四”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尤其是中、西、马三大学术资源之间关系时提出的中国文化发展现实道路。

“马学为魂”,即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一方面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是指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方克立先生用“魂”来描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位置,符合“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社会,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学为体”,即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积淀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作为生命主体、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这里的“体”不是晚清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论中以中国封建伦常名教为“体”,而是作为文化发展载体,即具有生命特征、创造特征、接受特征之“体”,突出强调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和中华文化的生命整体。“西学为用”,即要汲取包含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并且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西学为用”具有两重含义,对于作为“魂”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是原则的具体运用,即“应事之方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对于作为“体”的中华文化来说,是为我所用的“他山之石”,是可以涵养中华文化的丰厚外来资源。

方克立先生的“马魂、中体、西用”论合理定位了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是对张申府、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魂、体、用三元思维模式更是对传统体用二元论以及中西对立思维模式的超越。它高度概论和总结了“五四”后一百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并且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术界建立一种新的学术范式。

二、“马学为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前提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极大推进了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3]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已经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定位在“魂”的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关乎它的建设道路和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马学为魂”为基本前提,要求人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自20 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社会,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历史眼光,提高政治立场,才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否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做法,会带来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和践行者,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界定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本源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和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孕育出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后,中国用60 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凸显出来。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实现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文化建设要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时代精神,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比如宣称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比如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下搞自由主义的“颜色革命”。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既可以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马学为魂”的具体践行。

三、“中学为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客观要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不仅包含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培养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用烈士鲜血孕育出的中国革命文化,以及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熔炼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发展与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关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这要求人们既不能墨守成规,啃祖宗的本;又不能忘本逐末,抛弃中华文化。在实践中,要始终保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因此,“中学为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这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既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要注重中华文化的民族主体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骨血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精神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继承、发展与弘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且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转化与创新,让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新时代,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化人、育人,帮助人们构建起思想堤坝,自觉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猛烈冲击,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体系。同时,也要坚持不忘本来、辩证取舍的原则,坚决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充分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以德立人、以诚待人、和而不同、勤勉奉公、居安思危、仁者爱人等精华思想观念,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以及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借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重中华文化的民族主体性

“中学为体”的“体”突出强调中华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即中华文化在与其它文化交流融合时不能丧失其独立性和主体性,这也是我们党历来的文化发展主张。习近平指出:“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4]其实也就是要打造好中华文化的明信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保持中华文化在东西方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碰撞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同时,也要注重在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让优秀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新时代逐渐将我国建设成21 世纪的文化强国。

四、“西学为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选择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它们都植根于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土壤中,呈现出不同特点。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展进步的规律,只有维护好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明才能发展,世界才会进步。人们应尊重各国和各民族的文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要致力于推动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坚持相互学习与借鉴,坚持求同存异和取长补短,通过文化的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西学为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这要求人们既要汲取包含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也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5]历史证明,文化之间需要相互汲取养分,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孤立存在。中华文化有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开放包容的、不断发展创新的文化。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从未中断、未被其他文明消融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西学为用”的同时,绝不能囫囵吞枣、全盘照搬,而应该善于辨别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批判继承。比如可以借鉴西方文明中丰富的民主与法治思想来指导中国的法治建设,以此弥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薄弱之处,应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防止其危害我国的文化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重要原因。在开放中,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中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对外开放,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对外开放。如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在文化影响力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越是迫切需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越应在坚持中华文化民族主体性的基础上借鉴其它优秀文明成果,将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博弈体现在方方面面。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主导国际规则,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也在谋求更多的战略利益。然而,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文化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占有率并不高。面对这种形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继承和吸收优秀中华文化的营养,同时借鉴西方和其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走“马魂、中体、西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渐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