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故”的形成和发展

2019-01-20李雯雯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用例语气现代汉语

李雯雯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100)

王海棻谈到“何以故”为询问原因的“何以”与“何故”的叠架形式。她还例举了三个“何以故”的用例,这3 个例子都是与佛教有关[1]。“何以故”和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的用法似乎很相近,“何以故”如何形成,“何以故”是否在佛经以外中出现,“何以故”的发展趋向怎样,笔者立足于汉语史,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何以故”的形成

(一)“何以故”的形成过程

1.表原因疑问的“何以”

《汉语大词典》对“何以”的释义有三个义项:第一个是“用什么;怎么”,第二个是“为什么”,第三个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2]。例如:

(1)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诗·召南·行露》)

(2)监者又言:“叔宝常耽醉,罕有醒时。”隋文帝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南史·陈后主纪》)

(3)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诗·大雅·瞻卬》)

(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5)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汉刘向《列女传·楚江乙母》)

(6)古称名世,何以过之?(明刘基《袭封诚意伯诰券》)

例(1)(2)中的“何以”都是“用什么”的意思,介宾短语“何以”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宾语“何”置于介词“以”前。例(3)(4)中的“何以”都是“为什么”的意思。例(5)(6)中的“何以”都表示一种反诘语气,意为“没有”或“不能”。我们着重探讨的是“何以”第二个义项,即表示“为什么”。

“何以”最早用“为什么”的用例在《诗经》中,即上文的例(3)。下面再举其他用例:

(7)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班固《汉书》)

(8)今大夫国子兴其众庶,以犯猎吴国之师徒,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国语》)

(9)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左传》)

“何以”用以表示对原因产生疑问的时候的组合关系是“何以+VP”。如例(7)中“能久”是一个谓词性成分,由前文“目体不相从”的事实情况,得出了说话者认为这样做并不能维持的结论,因此采用了一个“何以”的反问句表示这种情况并不能持久。例(8)中“使下国胜”意为使得处于下风的国家获得胜利,这句话上的主语是前面的“天”,“何以使下国胜”成为句子中的一个分句。例(9)中,“不如夷之小国”的是鲁国,主语需要从前文中,通过对句义的理解才能补充出来。“何以”在表示“为什么”的时候在从一开始就不能单独使用,在句子中承担的是状语的位置,只能说是一个词组。

“何以”用来表示询问原因,从上古沿用至今,一直很有生命力。例如:

(10)三公鼎司,皇帝有興之禮,何以不設樂?又正位南面,何以不服冕?(杜佑《通典》)

(11)然有极异者,如懿文太子既有谥号矣,何以少帝仍名允炆?盖当时已改尊称为兴宗康皇帝,犹为有说。(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12)中国女蓝对韩国何以大失水准?(谢凯南《中国体育报》1994-10-08)

(13)然而原始人的月亮文学只限于月亮本身的变动;月何以东升西没,何以有缺有圆有蚀,原始人都给了非科学的解释。(茅盾《谈月亮》)

例(10)为唐朝时代用例,例(11)为明代用例,例(12)是《中国体育报》1994年10月8日的一则新闻标题,例(13)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何以”在现代汉语中的高频使用和下文谈到的“何以故”在现代汉语中的低使用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表原因疑问的“何故”

“何故”意为“为什么”周代就已经出现,一开始“何故”通常与句首语气词“夫”连用,组合成设问句,后引出作者的观点。如:

(14)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五十章》)

(15)关尹子曰:“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夫何故?水无源无归。圣人之道,本无首,末无尾,所以应物不穷。”(尹喜《关尹子》)

“何故”也可用在会话之中。例如:

(16)景公笑曰:“子家習市,識貴賤乎?”是時景公繁於刑。晏子對曰:“踴貴而屨賤。”景公曰:“何故?”對曰:“刑多也。”(《韩非子·难二》)

(17)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于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吕氏春秋·不侵》)

例(16)和例(17)中的“何故”都是在话轮之中,说明了“何故”在上古时期的口语中是常用的,表示询问原因。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何故”的用法逐渐复杂化。“何故”由最初的独立成句逐渐成为句中的一个成分。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何故+VP”的用法。例如:

(18)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管子·大匡》)

(19)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韩非子·说林上》)

(20)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治也?(《墨子·鲁问》)

例(18)中的“何故”和谓词性成分“不出”组合,意为“鲍叔为什么不出来见我?”例(19)中的“何故”和谓词性成分“不予”组合,意为:“您为什么不给智伯土地?”这两例都是“何故+VP”组合成的,表达对原因进行询问的疑问句。

紧接着“何故”后的“VP”也逐渐复杂化。例如:

(21)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战国策·赵四》)

“何故”还可以紧接着小句。例如:

(22)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庄子·杂篇·盗跖》)

3.“何以故”的形成

“何以故”连用最早出现在东汉,如:

(23)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其汗。何以故?此为营气不足,血气微少故也。(张机《金匮玉函经》卷二)

例(23)中,“此为营气不足,血气微少”后连接了“故也”,所以“此”前面的“故”时和“何以”连用为“何以故”表达“为什么”的意思。

“何以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用在佛经之中,独立使用,用来设问,后面引出说话者对前文描写的事物或现象出现原因的看法。例如:

(24)七为近恶知识,名为恶知识,已作恶便反坐。何以故?坐不离恶知识故。(釋道世《法苑珠林》)

(25)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说般舟三昧经》)

“何以故”还可以接一些语气词,例如:

(26)患起膏肓,疴兴府俞,虽欲尽其治功,思无所出,何以故然?本不素习,卒难改变故也。(严可均《全梁文》)

(27)弥轩道:“你不要嫌到京里跑一趟辛苦,只怕老弟就去跑一趟,受了辛苦,还是无用。”龙光道:“何以故呢?”(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8)“以人品论,是要好点。何以故呢?强盗虽然犯法,大半为饥寒所迫,虽做了强盗,常有怕人的心思。(刘鹗《老残游记续》)

“何以故”是由“何以”和“何故”糅合而成的。糅合可以分为词法层面的词语糅合和句法层面的句式糅合等[3]。所谓词语糅合,特指两个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A 与B 通过删略重叠成分合并成一个新的词语C 的过程或现象。所谓句式糅合,特指两个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式A 与B主要通过删略重叠成分合并成一个新的句式C的过程或现象[4]。无论是词语糅合还是句式糅合,都要遵循同级原则,即发生糅合的两个语言单位必须是同级的,要么都是词语,要么都是句式。如同义词“眼前”与“面前”糅合成新词语“眼面前”[5],属于词语糅合现象,遵循糅合的同级原则;被动句式“(NP 受)被NP 施VP”与主动句式“NP 施VPNP 受”糅合成新句式“被NP 施VPNP 受”[6],属于句式糅合现象;“果不(其)然”是由肯定形式的确认事实义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果(其)然”与否定形式的确认事实义反诘句式“不其然乎”类糅合而成的,同样遵循糅合的同级原则。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7]。“何以故”虽然可以独立成句,但是仍然可以视作一个短语。同理,最初能独立成句的“何故”也能视为一个词组。“何以”和“何故”同是词组,符合糅合的“同级原则”。

(二)“何以故”形成的机制

“何以故”用来表示原因疑问是肯定的。笔者认为,“何以故”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表达原因疑问的“何以”和同样表达原因疑问的“何故”糅合而成的。这一糅合过程可以表示为:

“何以”+“何故”→“何以故”

无论是词语糅合还是句式糅合,都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语义相近原则、时代先后原则和成分蕴含原则。

无论是词语糅合还是句式糅合,都要遵循语义相近原则,即源词语或源句式A 与B 的语义必须相同或相近[4]。“何以”和“何故”都能表示“为什么”,二者语义相近,因而遵循了语义相近原则,具备词语糅合的语义条件。

无论是词语糅合还是句式糅合,都要遵循时代先后原则,即语义相同或相近的源词语或源句式A 与B 必须先于糅合词语或糅合句式C 而存在,或者与糅合词语或糅合句式C 同时存在[4]。表“为什么”的“何以”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何故”在《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而“何以故”最早出现在东汉张机的《金匮玉函经》中,因此“何以”和“何故”糅合成“何以故”一说能满足时代先后原则。

无论是词语糅合还是句式糅合,都要遵循成分蕴含原则,即糅合词语或糅合句式C 必须蕴含源词语或源句式A 与B 的主要成分,甚至是全部成分[4]。“何以故”蕴含了“何以”和“何故”的主要成分疑问代词“何”和“何以”中的“以”以及“何故”中的“故”。

因此,“何以故”是“何以”和“何故”通过删略重叠成分“何”糅合而成的。

(三)“何以故”形成的动因

“何以故”是说话者为了增强疑问语气,将“何以”和“何故”糅合而成,产生的新的词组。“何故”的用法分作两种,一种是说话者先描述完当前的局面,再用“何故”引发疑问,比如例(14)和例(15);另一种是说话者先说明事情发展的一些条件,再用“何故+VP”引出疑问。笔者认为“何以故”是由“何以”和“何故”的第一种用法糅合而成。说话者在说话时,脑中浮现出“何以+VP”的用法。然而,说话者将目前的状况说明完毕后,再用“何以”会造成语句的重合,这违背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说话者的大脑中会联想到“何故”,“何故”可以直接加上疑问语气表示对原因进行询问。这样,“何以”和“何故”就糅合成了“何以故”。“何以故”是两种表原因询问的短语的糅合,还有加强说话者疑问语气的作用。因此,部分说话者会有意将“何以”和“何故”糅合,突出对原因的疑问。在实际语言现象中,为增强设问句后说话者对原因说明的正确性,用“何以故”也是很常见的。

二、“何以故”的发展

“何以故”最初都是独立使用,随着使用频率的升高,“何以故”的用法也有复杂化的倾向。例如:

(29)以其汝若於我无室家,何以故召我而狱也?(孔颖达《毛诗正义》)

(30)今日国母遭此灾难,因何不与朕分忧,何以故意推辞不办?(李雨堂《狄青演义》)

例(29)引自《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里的“正义”部分,可见唐时“何以故”后就已经能接谓词成分,而且是比较复杂的谓词性成分。例(30)中“何以故”后面接了连谓结构。可见“何以故”的用法确实更加多样化了。

“何以故”通常用作疑问语气,在诗词中也有陈述语气用法。例如:

(31)子心月其明,子术星之数。(文天祥《赠余月心五首》)

(32)山园何寂寥,秋声起竹树。西郊远尘境,更在山崦住。自应亲友绝,休问何以故。(滕岑《次韵乐天村居卧病》)

在陈述句中,“何以故”可以理解为“原因”的意思。例(31)中“为月诘众星,不知何以故。”就是说为月亮问问星星,不知道星星数量这么多的原因。例(32)中说的就是作者在山居中卧病在床,居住的地方清幽而偏僻,与亲人和朋友都失去了联系,不希望别人问与亲友失联的原因。

然而,“何以故”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却没有这么复杂。经过我们对语料的分析,“何以故”在现代口语中基本不出现,在书面语中出现时,直接增加疑问语气,独立成句。例如:

(33)达尔文可称科学家,难道我李宗吾不可称科学家吗?二者相较,我的学力,还在达尔文之上,何以故呢?(李宗吾《厚黑学》)

(34)假使他做篇文章论雪莱,你在他的文章里找不出多少雪莱……据说这三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就是雪莱。何以故?风不会吹熄了火,火不至于烤熟了云雀,只能算是奇迹罢。(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何以故”在现代汉语中是以文言成分使用的,而且,“何以故”在现代汉语中的用例都能用“为什么”进行替代。更重要的是,在使用频率这么低的情况下,“何以故”很可能会慢慢消失。

三、结语

“何以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表示对原因的疑问。“何以故”是由表示“为什么”的“何以”和“何故”糅合而成的,糅合的动因是增强疑问语气。“何以故”通常可以独立成句,后者在前后添加语气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何以故”的用法有复杂化的趋势,可以和谓词性结构连用。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能够完全替代“何以故”的地位。语言具有经济原则,随着时间推移,“何以故”会慢慢成为一种历史的语言现象,消失在活的语言之中。

猜你喜欢

用例语气现代汉语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语气不对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