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9张文秀
摘 要:本文以《细胞的增殖》一课为例,介绍了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其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增殖;分析;有丝分裂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68-02
引 言
《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减数分裂”学习的基础,其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在该节内容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该实验无论是在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在高考中,都是命题专家的“宠儿”。那么如何把这节课上得更高效呢?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改变了往日的常规方法,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习内容变得整体、系统,让学生易于理解,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一、大处着眼,整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在学习有丝分裂时,学生对染色体和染色质间的相互变化,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变化难以理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利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亲代细胞要把它的遗传物质分给两个子代细胞,这两个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要一样,与亲代细胞也要一样,那亲代细胞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呢?学生则会想到亲代细胞需要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两份。(2)亲代细胞中的染色质呈什么形态?学生回答出细长的丝状。(3)亲代细胞的染色质丝乱如团麻,要均等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容易吗?如何才能均分等长的两份?学生在已有“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的经验的基础上,自然想到染色质转变成杆状棒状则易于平均分配。(4)如果遗传物质均分好了,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需要和亲代细胞处于相同状态,染色体又该如何变化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即染色体需要转变成染色质形态。
以上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学生对有丝分裂间期的物质准备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两套遗传物质分别移向两极的意义,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小处着手,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顺序,依次教学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再进行实验。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相关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从小处着手,仅依据课题中的几个关键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1)观察有丝分裂,观察什么?学生在学习了有丝分裂的过程之后,知道了判断有丝分裂时期的依据是: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和分布。(2)如何才能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体或染色质呢?学生自然想到要染色。(3)染色质因何而得名呢?学生得出答案,即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4)常见的碱性染料有哪些?学生回答龙胆紫、醋酸洋红液和卡宝品红等。(5)如何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需要制作观察装片。(6)为何要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呢?因为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
这样从课题入手,针对关键词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使其了解实验原理,这实际上也就完成了实验的初步设计。基于此,学生对实验的每一个流程,都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操作起来,亦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提升学习效率自然水到渠成。
三、找准节点,条分缕析,引领学生绘制系列数目变化曲线
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故而关于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图、柱形图识别和分析,历来是学生的易错点和失分点。如果学生能自主绘制出这样一系列曲线,那么识别和分析曲线,自然不在话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先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找准变化节点,然后逐项分析,最终成功绘制出了三类曲线。(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怎样才能加倍?DNA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DNA数量怎样才减半?减半又发生在什么时期?学生根据所学得出答案,即DNA的数量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复制而加倍,在末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而减半。(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怎样才能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呢?染色体数目怎样才减半?减半又发生在什么时期呢?学生得出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在末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而减半的结论。(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怎样才能形成?形成的时期是什么?什么时期又因何而消失呢?学生根据所学得出答案,即染色单体因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而形成,因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针对以上三种物质或结构,通过笔者设计的若干问题,学生基本都能绘制出各自的变化曲线。虽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四、开发“随手模型”,开发微观结构与学生体验的抛锚点
模型不仅是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得力助手,更是学生开启生物之门的钥匙。教师巧妙运用模型进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能力。对于一些较为微观的结构,模型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夠把模型构建和学生的切身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其优势更是不言而喻。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微观结构甚多,许多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把这些微观结构和学生司空见惯的宏观结构进行类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氨基酸结构通式”时,笔者先出示几个氨基酸的结构简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其中共同的部分,进而总结出氨基酸的通式。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将氨基酸通式和人体的结构进行类比:R基相当于人的“头部”,中间的“C”原子相当于人的“躯干”,“H”相当于人的双腿,而氨基和羧基则相当于人的“左手”和“右手”。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在迅速记住该通式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了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只是它们的“头部”不同所致。
再如,在讲述“染色体组”概念时,笔者先请每位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将其中的每个手指看作一条染色体,则左手的五个手指便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右手的五个手指自然也构成了一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然后笔者让他们将两只手的手指一一对应,便有了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模型。
又如,在讲述“神经细胞结构”时,笔者同样请学生伸出自己的手臂,将手掌看作是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五个手指则变成了较短的“树突”,长长的手臂则类似于神经元的“轴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一系列“随手模型”,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一些难以理解的微观结构,而且能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开发“自身模型”的欲望。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结 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难”“繁”之处,从不同的纬度,通过由“问清楚”到“析明白”的策略,做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让“多角度分析”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彭小明.教学板书设计再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7):41-43.
作者简介:张文秀(1975.3—),女,江苏吴江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