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糖尿病的传说,有几个是真的?

2019-01-19蔡劲薇

大众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降糖粗粮降糖药

蔡劲薇

我国糖尿病患病形势也异常严峻,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14亿。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关于糖尿病的防治,坊间却流传着不少不靠谱的传说。经常有患者带着这样那样的传说前来求证,一方面怀着满心期待,另一方面又害怕被误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梳理一下关于糖尿病的那些传说,希望广大糖友在糖尿病防治路上能少走弯路。

传说一: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病

专家答:这种说法不全对。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机制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蛋白、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有许多种类型,临床上最多见的是2型糖尿病,占到糖尿病总患病人群的90%。其次是1型糖尿病,占总患病人群的5%。最后,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占5%。

在遗传易感基因的背景下,如果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静坐不运动,暴饮暴食,摄入过高热量的含糖、高脂食物,以及体型肥胖,都将大大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所以,糖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单纯理解为“吃出来的病”并不科学,但吃得不健康确实是很大的诱因。

传说二:多吃粗粮就能降糖

专家答:不科学,粗粮本身并不降糖。粗粮其实也是淀粉类食物,粗粮进食过多一样会升高血糖。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摄食的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占总能量摄入的45%~60%、≤20%和25%~35%。具体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糖尿病并发症及严重程度进行调节,并兼顾患者的食物偏好。

糖尿病患者进食可以参考各种食物的血糖指数。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是有益的。粗粮血糖指数较精粮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状态。我们鼓励患者每天摄入2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所以补充粗粮可以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量的控制,少量有益,过量反而升高血糖,过犹不及。

传说三: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

专家答: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传统医学,正规的中药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和代谢,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但中药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就目前医学发展的现状来说,尚没有世界范围内公认并成熟应用于临床的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糖尿病仍然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及有效控制。任何标榜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均有夸大和欺诈的嫌疑。请患者朋友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损害身体。

传说四:口服胰岛素已经出现

专家答:有的患者因病情需要,每天必须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对有创的胰岛素注射存在心理障碍或因不便利而不能长期坚持,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一些标榜“口服胰岛素”的药物。这是不科学、不真实的表述。

首先,胰岛素本身是一种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环境中,在2℃~8℃的冰箱冷藏柜中可以保持活性,在温度不超过25℃或不低于2℃的冷藏环境中可以储存。过冷过热、酸碱环境刺激,均会导致胰岛素失活,所以胰岛素是不能口服的,使用方式为皮下或静脉注射。

温馨提醒大家,已开启的胰岛素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个月,开封后请及时使用。乘飞机旅行时,应将胰岛素开具医疗证明后随身携带。

传说五:打胰岛素容易上瘾

专家答:胰岛素注射成瘾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有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无法停下,使用量越来越大,必须终身使用,这是对胰岛素的误解。

首先,胰岛素是我们自身本就具有的一种激素,当我们因为各种病因导致自身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作用不足,引起血糖升高时,即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治疗中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其他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决定的。如果患者罹患的是1型糖尿病,即代表自身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满足身体需要,因而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的起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首选口服药单独或联合治疗,适时启用胰岛素。若病情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仍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干预。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也是可以根据病情,在分娩后及病因改善后停用胰岛素的。

胰岛素注射并不会引起躯体或心理上的成瘾依赖。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发现胰岛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是因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因而会出现体重增加的副作用,而体重的增加则加重了胰岛素抵抗,所以才会出现胰岛素使用的过程中用量越来越大的情况。

这样的副作用,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和联合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口服药来缓解。

传说六:口服降糖药越贵效果越好

任何标榜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均有夸大和欺诈的嫌疑。

专家答: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不少,这些口服药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都有相应的使用适应证,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并发症、肾功能、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制定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而且,这些药物中绝大部分在国内已经正式上市流通,并不需要在国外购买所谓的“降糖神药”。许多患者拿着日本產、欧洲产,甚至泰国产、印度产的“降糖神药”到我这来咨询,事实上成分都是国内已流通的6大类口服降糖药。提示患者,降糖药无须从国外刻意代购,以免购买到假药劣药。

传说七:保健品能代替降糖药

专家答:保健品当然不能代替降糖药。市面上许多号称可以降低血糖的保健品,实际上都是在各种中成药或中草药的基础上,加入价格低廉的降糖西药,然后以远高于正规口服降糖药的价格出售。其中真正起到降糖效果的是上述提到的口服降糖药,而不是其他中草药或中成药成分。并且,因为加入的西药剂量不详,可能会导致患者服用后出现降糖效果不理想,诱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引起严重低血糖,请勿以保健品代替正规口服降糖药。

传说八:打胰岛素无需口服降糖药

专家答:不对。在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联合口服降糖药,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在特定的病情条件下,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可以辅助减轻胰岛素的副作用或减少血糖波动,增强降糖效果,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请在专科医师的综合评估下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切勿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编辑 余运西)

猜你喜欢

降糖粗粮降糖药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粗粮没吃对会越吃越胖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吃“粗”粮有讲究
粗粮不宜细加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