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9张金花费中海
李 英,张金花,费中海,刘 文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 637000)
随着电阻抗、高频电导、激光散射、细胞化学及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等检测技术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越来越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血细胞数量的准确性;(2)血细胞形态的准确性。前者的质量保证可通过室内质评、室间质评及仪器比对得以实现[1-2],而后者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血细胞形态的检查没有实现自动化或标准化的主要原因是离体标本的细胞形态受患者疾病类型、涂片染色技术和检验人员细胞形态识别能力的影响,而细胞形态的准确识别依赖涂片及染色良好的血片。传统的手工涂片染色受检验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较大,不同检验人员对同一患者进行推片染色效果不一且重复性差。本研究对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涂片染色效果及镜检结果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随机选择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贫血患者30例、白血病患者20例及儿科患者30例(其中EB病毒抗体阳性者3例,阴性27例)共100例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样本,随机编号,样本处理在2 h内完成。
1.2仪器与试剂 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Olympus CX21显微镜、Olympus图像采集系统等。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均进行校准及性能评价,各仪器均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及质控品,使用当日室内质控在控。瑞氏-吉姆萨染液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
1.3.1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推片染色法的推片及染色效果评价 100例标本随机编号后采用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和手工方法推片染色各1张,由2名有细胞形态识别经验的检验人员对推片效果(推片有明显头体尾形成,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为推片效果好)及染色效果(成熟红细胞颜色为淡红色,粒细胞质中3种颗粒颜色易于识别为染色效果好)进行评价。
1.3.2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涂片镜检结果一致性分析 由2名检验人员在Olympus图像采集系统的辅助下对2种方法制备的血涂片在油镜下的细胞形态进行识别,每例标本识别100个白细胞,共10 000个白细胞,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3],分别记录2名检验人员的辨认结果。
1.3.3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异淋)镜检结果准确性分析 通过对儿科患者30例标本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与镜检异淋检出率进行对比,比较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涂片镜检结果的准确性。异淋涂片镜检结果阳性为>5%[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种方法间的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推片染色法的推片及染色效果评价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手工推片染色法的推片及染色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推片及染色效果均优于手工推片染色法。见表1。
2.2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涂片镜检结果一致性分析 2名检验人员对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制备的血涂片中血细胞形态识别的符合率较高(90%~98%)。而对手工推片染色制备的血涂片中血细胞的识别率在原始细胞及原始细胞等同细胞、中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异常形态的识别符合率低于90%,与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制备的血涂片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涂片异淋镜检结果分析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制备的血涂片对淋巴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结果较准确,而手工推片染色法制备的血涂片对淋巴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大,异淋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假阳性,2种方法的镜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推片染色法的推片及染色满意率比较(%)
表2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涂片染色法的镜检符合率比较(%)
注:*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
表3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与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涂片异淋阳性率分析
注:与手工推片染色法比较,*P<0.05
3 讨 论
血常规检查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患者体内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在血液系统和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初诊、治疗及效果观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起到一定的辅助诊断及诊断鉴别作用。但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的局限性,目前,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仅限于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分析和对正常外周血细胞进行分类,对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相关疾病所导致的造血系统中异常释放到外周血的细胞,如各种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等同细胞、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的分类准确性较差[4-9],且仪器对成熟红细胞的形态仅能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红细胞平均参数进行初步反映,不能代表真正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血小板的形态异常或有抗体依赖的血细胞聚集的标本也需进行涂片镜检[10-12]。
一直以来,手工推片染色的方法是复检的主要方法和较可靠的方法[13],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手工推片染色镜检对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大,推片的手法、涂片干燥的方式、染液和缓冲液的比例及染色时间均对细胞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对淋巴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而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由于有细胞核型的变化和典型的颗粒等特征较易准确识别,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本研究结果也说明只有当检验人员在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没有或受到标本制备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很小的时候,其形态检验结果才是准确、可靠的,而这一点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被忽略而导致部分细胞形态检查结果不准确。通过对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和手工方法进行对比发现,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推片效果和染色效果稳定,且优于手工方法进行血涂片的制备。在细胞形态的观察中,2名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分析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和手工方法制备的同一份标本,前者的结果一致性也优于后者,这与标本制备的质量有很大关系。本研究也对2种方法制备的标本中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形态观察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手工推片染色法较易导致异淋(形态似Ⅱ型异淋为主)的假阳性,这一点在对30例儿童患者标本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后得到了证实。30例中只有3例为EB病毒抗体阳性,采用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进行血涂片制备后镜检异淋阳性4例,而手工方法进行血涂片制备后镜检异淋阳性达20例,虽然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淋会增加外,其他如巨细胞病毒(CMV)病毒感染、小儿肺炎等也可引起外周血异淋不同程度升高,但就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来看,同一标本手工推片染色法检出异淋的阳性率确实比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高很多,虽然目前未有基础研究证实推片的手法会导致假阳性的异淋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不同检验人员对同一标本进行推片染色时异淋的检出率相差很大,说明手工推片染色法制片效果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标准化推片染色方式在标本的制备过程中对淋巴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结果更为可靠。
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主要体现在红细胞大小、中央浅染区、异常红细胞形态如球形、泪滴形、靶形及红细胞碎片等,皱缩红细胞是常见的在标本制备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红细胞形态,在本研究的30例贫血标本中,仅有1例中度贫血患者用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制备的标本镜检为满视野的皱缩红细胞,而手工推片染色法却完全正常,说明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可能对少数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造成影响,但此影响易被发现并可与手工推片染色法涂片镜检进行比较确定。2种方法对其他的红细胞异常形态的检出率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SC-120 全自动推片染色机推片染色效果稳定,重复性好,适于临床工作进行血细胞形态的检查,也可用于检验人员形态识别能力比对,如与读片机合用将大大提高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