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称呼,提高阅读评鉴能力
2019-01-19福安市实验小学阳泉校区赵丽菊
■福安市实验小学阳泉校区 赵丽菊
阅读评鉴,是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文章的表现形式等进行是非、优劣的价值判断,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阅读审美的高级境界。称呼语无疑就是撬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是培养提高评鉴能力的促发点,在经典名家名篇中,称呼语往往是他们精心着意的安排。若能在教学中抓住人称,细品称呼,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极有好处。
一、比较中品评,悟情感变化
比较是提高阅读评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比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品之间的异同关系,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评鉴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在学生和文本间搭建起比较的桥梁,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主题。称呼语无疑就是这个巧妙的桥梁,称呼语的变化往往可以看出感情的变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细细品评,领悟人物情感变化。
《长江之歌》的歌词写得很美,特别是使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使整首歌词充满深情。教学《长江之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使用第二人称的妙处,我拿台湾歌手杨培安演唱的《黄河长江》的歌词作比较。台湾歌手杨培安演唱的《黄河长江》歌词是这样写的:“我是中国的母亲,我孕育中国的肉体,牵系千百年的呼吸。我是中国的生命,我是中国的血液,停不住汹涌的运行,伴随着千百年的呐喊,我是中国的生命……”
“如果把《长江之歌》中的‘你’改成‘我’读来会有哪些感受?”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品评中,孩子们体会到《黄河长江》歌词用第一人称显得不够自谦,《长江之歌》用第二人称,把长江看做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生机勃发的生命体,直接抒发了作者心中对长江无限的热爱、依恋、赞美之情,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显得更真挚诚恳,感染力很强。就是在这样的比较中,称呼语成了孩子阅读评鉴能力促发点,促进了阅读评鉴能力的提高。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要适当引导学生读关注称呼语,做好比较,体会作家的匠心独运。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称呼语的变化,折射出哥哥一家人对于勒的感情变化。起初,称于勒为“坏蛋”“ 流氓”“ 无赖”,是因为他把家产花光后,还占了哥哥的部分,哥哥一家人对他是恨透了。后来,称于勒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因为他来信说在美洲发了大财,愿赔偿哥哥的损失,哥哥一家人在情感上就原谅了他。再后来,称于勒为“贼”“讨饭的”“流氓”,是因为他此时已沦为穷水手,哥哥一家人都不愿认他为亲人了。可见,对于勒三次不同的称呼,折射出哥哥一家人对他的情感变化,也使情节发展一波三折。
二、在思辨中品鉴,悟人物形象
称呼语还可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促进深度学习的促发点。结合具体作品,让学生在思辨中细品称呼,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高阅读评鉴能力,感悟人物独特的形象的巧妙方式。
有位教师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辨、去品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孙悟空还有哪些称谓?
学生:刚出世时称“石猴”。
学生:在水帘洞当大王时称“美猴王”。
学生:大闹天宫之后称“齐天大圣”。
学生:观音和唐僧常称他“泼猴”。
学生:八戒生气时常带着轻蔑的口吻称他“弼马温”。
教师:孙悟空平时最不喜欢被称作猢狲。可否把这里的“猢狲”改为“齐天大圣”或“孙大圣”?
学生:不可以。铁扇公主听了可能会想,这臭猴都这般欺负我了,你还称他齐天大圣,你到底是不是这臭猴子变的?
学生:铁扇公主正在气头上,只有跟着她一起骂孙悟空,才能帮她解气。
教师:称他为猢狲,也就是跟铁扇公主有了同理心,消除了她的戒备之心。那可以称“泼猴”吗?
学生:观音菩萨称悟空“泼猴”,虽是责骂他,但是其实不是真的骂,含有嗔怪的意思,又气又疼爱。
学生:唐僧称悟空“泼猴”是生气了,含有长者对晚辈的责怪。
教师:孙悟空但在铁扇公主面前,假扮成牛魔王的他却两次自己称自己“猢狲”,这是为什么?
学生:为了获取铁扇公主的信任。
学生:消除铁扇公主的戒心。
教师:从他称自己猢狲,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我体会到孙悟空心思非常缜密,聪敏机灵。
学生:我体会到他一心向善,意志坚定。
学生:我体会到他忠心耿耿。
教师:是啊,从这称呼中我们读出了孙悟空丰满的人物形象。读书就是这样,要在无疑处生疑,带着思考去读书才有收获。
三、在朗读中品味,悟真情流露
钱钟书先生十分赞赏称呼语的妙用,他在《管锥编》中说:“夫私家寻常酬答,局外事后只传闻大略而已,乌能口角语脉以至称呼致曲入细如是?貌似‘记言’,实出史家之心摹意匠。”这话道出了称呼语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名家名篇中,这样饱含真情的称呼语,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才能体会称呼语中蕴含的感情,领悟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冯骥才先生对珍珠鸟的爱蕴含在字里行间,特别是对小珍珠鸟的称呼,透出了作者浓浓的爱。作者亲昵地称小珍珠鸟为“小家伙”“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一个感叹号,一个“小家伙”几多欣喜,几多惊喜,几多欢欣,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这三个字中了。“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地境界吗?”在反复朗读中,就能体会到“小家伙”这个称呼,多么亲昵,多么像大人在叫唤孩子,多么亲切的感觉,充分表现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在读读悟悟说说议议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普普通通的“它”在名家笔下也有了特别的“神韵”。看看老舍先生写的《猫》。老舍笔下的“它”简直就是调皮可爱的孩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通篇文章,除了开篇“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及“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之外,其余的称呼都是“它”。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它”,但这些语段读来,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老舍先生就像一个父亲正在絮絮叨叨、满心欢喜地像别人介绍或者说是夸赞自己的孩子。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全都蕴含其中,如果把“它”换成“猫”或者给猫取个什么名字,读来就缺少这个味。而个中的味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品悟。《珍珠鸟》的第四自然段,写小鸟儿一步一步与“我”相近相亲的过程,也多次用到“它”“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段话中,第一句称小鸟儿“小家伙”,后面的句子都用“它”代替。一共用了6个“它”。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含有“它”的句子,让学生读读谈谈感受。文中的“它”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它是那么有灵性,那么活泼可爱。这里的“它”在作者眼中,已然不是小鸟儿了,而是像自己的孩子那样,作者正津津乐道地跟人家分享他家的宝贝(珍珠鸟)的种种淘气及可爱呢。“情动于中而发乎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称呼语中蕴含的感情。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名著中,对人物的称呼可谓是匠心独运,如《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简爱》《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中的称呼都值得玩味。“宝玉挨打”这一章节,称呼语的变化就特别丰富。贾政听了忠顺亲王府的长史官的话,又惊又气,逮着宝玉便骂“该死的奴才,……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可见贾政当时怒不可遏。王夫人见宝玉被打得不能动弹了,在贾政面前劝贾政时称宝玉“孽障”,当她看到宝玉的“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不争气的儿!”所有对宝玉的疼爱、心疼都在有些称呼里了。指导学生阅读时,可做一次横向比较,不同的人对贾宝玉的不同称呼,不但蕴含着不同的感情,也这是出他们在大观园里的地位、人物间的复杂关系,特别值得品鉴。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适当契机,以行文中的称呼语为促发点,指导学生在比较、思辨、反复朗读琢磨中细细品鉴,让学生有思考、有深度的阅读,定能提高阅读评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