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

2019-01-19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二幼儿园李小霞

天津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学化天性幼儿教师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二幼儿园 李小霞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仿小学教育方法,利用传授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并利用考试和测评的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这种完全照搬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违背幼儿天性,影响幼儿人格健全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正常发展有较大的危害。具体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幼儿产生厌学心理。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教育部门提供乐学教育模式,特别是对于幼儿的教育更应该遵循其天性,实施快乐教育。幼儿阶段的学生天性就是玩乐,他们从玩乐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他们在大人的帮助下学会直立行走、学会语言沟通和穿衣吃饭。所以,教师必须对幼儿采取乐学的教育方式。乐学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听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不是进行计算、写字等枯燥的学习,而是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从而构建积极的自我,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宝贵经验,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2.剥夺幼儿快乐。学前教育必须要顺应幼儿天性,同时在学习中构建幼儿自主的人格,但是幼儿教学“小学化”现象压抑了幼儿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甚至导致一些幼儿早熟。学前教育不遵循儿童发展次序,人为地打乱这种次序,使儿童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导致儿童郁郁寡欢,生活压抑。

3.打击幼儿自信心。自信心是健全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构成。自信心对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都比较重要。幼儿的自信心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必须要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而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年人的评价,所以在这个时期必须要让幼儿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二、学前教学“小学化”现象的成因

(一)教育观念滞后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读书、上学就是为了考入好的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幼儿教育中也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制性地逼迫幼儿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这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影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教师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考试的重要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打压幼儿天性。这种现象不断趋于低龄化,最终渗入学前教育阶段。

(二)教师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普遍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学前教育的教师学历普遍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一些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招收一些专业不对口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数对幼儿教育工作不了解,在工作中也不关心幼儿的学习,对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依据幼儿实际情况做出回应,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材施教,比较容易忽略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

(三)家长不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期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成为人中龙凤,所以很多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为了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顾幼儿的天性和身心发展需求,强迫孩子接受各种教育,拔苗助长,让孩子在学前班就接触小学的知识,这种现象加速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对策

(一)转变学前教育教学观念

面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加剧,必须要转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教学观念。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幼儿教育机构接受并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在办学中要真正地做到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幼儿教育机构的领导必须要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其次,要转变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通过培训方式宣传学前教育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家长拔苗助长的教育观念,矫正家长错误的育儿观念,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到科学育儿新理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要想更好地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必须要注重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幼儿教师选拔入职到入职后不同时期的培训,都要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是学前教育专业,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其次,入职后要注重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依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给予差异化、多样性培训;同时也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培训方式,帮助一线幼儿教师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要积极构建学前教师文化氛围,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合作意识。

四、结语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容易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建立。基于此,社会、学校、家长等必须要重视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认识到这种现象给幼儿带来的危害,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在实践教学中提出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措施,以此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化天性幼儿教师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